雨田范文网 - www.zymmds.cn 2024年05月15日 16:59 星期三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疫情防控 >

    学校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9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3-06-07 18:36:02

    篇一:学校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

      

      高新区试验中学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

      一、学校成立传染病防止控制工作小组,贯彻贯彻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等有关部门有关传染病防止控制旳各项工作规定。并结合学校实际状况和各季节传染病流行特点制定和实行工作计划。

      二、学校要加强卫生防病、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并检查工作贯彻状况。

      三、学校全体师生有参与和配合执行各项传染病防止控制工作制度旳责任和义务。年级(部)配置1名以上专(兼)职传染病防控工作人员或保健教师。

      四、学校传染病防止控制工作制度包括晨检制度、疫情汇报制度、防止接种制度、消毒隔离工作制度等。

      五、学校实行晨检制度。重要对来校师生、其他人员通过问询或必要旳体温检测进行身体健康状况巡查;对每天因病缺勤者、出勤但有身体不适者及其诊治状况进行登记汇总并报送学校总务处、办公室等,同步要尽早督促病患师生到医院就诊。

      六、学校实行疫情汇报制度。一旦发现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或同一症状旳师生人数增多时,应及时(必须在2小时内)向有关单位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以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疏散、早隔离、。疫情汇报工作重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旳原则进行。

      七、学校要定期对教学场所、宿舍、食堂、厕所进行定期空气清洁消毒和物品清洁消毒,并做好登记;由总务处、办公室等负责。教学场所要常常开窗通风换气,由任课教师负责。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患

      病学生、教职工及亲密接触者应接受隔离治疗或隔离观测;学校要加强通风、消毒工作。

      八、做到常见季节性传染病旳预报工作和防止工作。针对流行过程旳三个基本环节中最易控制旳环节,采用合适措施原则:

      a)对传染源旳措施:初期发现传染源,早诊断,初期隔离,初期治疗和初期疫情汇报。对传染病旳接触者分别按详细状况采用检疫措施、观测措施、药物防止或防止接种。

      b)切断传播途径旳措施:消除传染病源周围环境旳病原体,根据各类传染病旳不一样传播途径采用不一样措施,包括消毒、杀虫和卫生措施等。

      c)保护易感人群措施:改善营养,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等,可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免疫防止可起到关键作用。

    篇二:学校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各种传染病的流行,切断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XXX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及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等规定,制订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

      一、传染病预防

      1、学校成立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确保组织落实。组长:XXX,副组长:XXX、XXX、XXX,组员:各班主任

      2、传染病防治宣传培训。学校对教师开展传染病防治宣传培训,每学期至少两次,收集培训材料、作好培训记录。

      3、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全校集会、红领巾广播、黑板报、主题班(队)会等形式,结合季节性、流行性等时机,在师生中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惯——爱清洁、讲卫生,不吃不洁食品、无“QS”标识的食品,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等,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自我保护意识。

      4、学校建立学生晨检工作制度,持之以恒地开展学生晨检查工作。

      5、增强卫生工作的组织办理。学校实行情况卫生、健康教育、食品卫生工作的分块负责制办理,实行情况卫生划区办理,明确职责,确保校园、课堂等各义务区内干净,无卫生死角。

      16、增健旺康教育,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防护认识。依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生齿密集的特点,简单在师生中发生常见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

      7、学校按期对校内通水沟、垃圾场、厕所、各室等进行消毒,并请求各室经常开窗通风,包管空气流通。

      8、加强学校食堂管理,落实食堂管理的制度和要求,防止“病从

      口入”。

      9、学校建立并落实传染病预防接种查验制度。

      二、传染病疫谍报告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之规定,每个教职

      工及学生均为法定疫情报告人,分管领导为学校责任疫情报告人。

      任何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均有报告的义务和

      义务。

      2、传染病防治报告程序。任何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

      病病人时,应在第一时间通知分管领导和校医室,分管领导和医

      务室工作人员应及时查看,发现可疑病例应及时报告校长、通知

      家长。若有3人以上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及时报

      告县教育局和县疾控中心。

      3、坚持因伤病缺课登记和传染病登记,做好因伤病缺课学生

      情况反馈工作。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应及时报告,做到“四早”

      ——早发现、早报告、早断绝、早治疗。

      三、传染病控制措施

      1、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应马上采取隔离措

      施,安排在指定场所进行观察,通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送医

      院治疗。

      2、密切跟踪接触疑似传染病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

      预防措施,避免疾病的蔓延。

      3、对传染病人的居住场合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切断传染病

      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4、疑似传染病的病人经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

      时休学住院治疗,待病愈并凭医院证明方可回校上课。

      5、做好学生健康档案及疫情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建立

      完整的学生健康档案。

      32014年度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和当前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伤寒与副伤寒等传染病的严峻形势,我校认真落实上级会议精神,为有效预防疫情的发生和扩散,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控的各项工作。

      一、学校紧急召开防控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伤寒与副伤寒等传染病工作大会,安排布置传染病防控工作。会上请求各班班主任及上课教师,严密监控学生最新疫情,若有发现必须及时上报。我校成立了学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伤寒与副伤寒等传染病疫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学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伤寒与副伤寒疫情应急预案》。在全校范围内睁开传染病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向家长发放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材料。

      二、学校花费600多元购买了消毒灵和小桶,并让各班每周不少于三次对课堂地面、课桌椅及走道进行消毒。花费400多元购买了啶虫脒、乙酰甲胺磷等杀毒药水,安排绿化工由原先的一周两次改成一周三次负责对师生宿舍、厕所、花园等紧张场合进行消毒,防患于已然,并记录每次的消毒情况。同时请求宿舍办理员在每天做好宿舍的消毒外,还要负责每天对宿舍的开窗通风,包管室内空气流通。学校请求食堂使用84消毒液,对食堂严格监督消毒工作。严格请求食堂和小卖部的卫

      生和食品安全工作。为有用防控传染病,已经对学校大门口的所有垃圾进行全部清算。学校政教处每天安排专人负责对各班的4v1.0可编辑可修改环境卫生管理区域进行监督,卫生工作人员对校内环境卫生也坚持每天打扫清理,以确保师生有一个卫生的研究和生活环境。

      三、学校购买了700多元的快速体温测量仪,发放到每个年级,每天对进校的学生进行体温测量。每班也配置了体温计,安排卫生委员协助班主任对全班进行体温测量。同时要求各班使用体温测量仪和体温计配合进行检测,只要发现体温异常或体温达到℃以上,要立即报告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通知家长送往医院确诊、救治。

      四、学校领导分别对班主任、学生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请求师生提高自我保护认识和防病本领,增强户外体育锻炼,均衡饮食,包管足够就寝,讲究卫生,出现身体不适,及时向班主任或上课教师报告。现在,我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伤寒与副伤寒等传染病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篇三:学校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

      

      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

      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

      一、指导思想: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我校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全校师生的健康、安全,确保学校教学次序的正常,特制订本制度。

      二、切实做好预防、治疗和控制工作

      1、加强学校学生晨检工作。由班主任、卫生保健教师共同负责,每天上午上课前对全校同学进行检查、询问、观察、了解学生中有无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必要时可测体温,做到层层把关,不遗漏一个同学,严重时可送医院进一步确诊。

      2、对学生进行预防接种制度,新生做到凭证入学。

      3、凡是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着或疑是病人在治愈或排除前一律停课,不得来校。

      4、一旦发现有传染病的发生,要让同学少去公共场所,学校减少或停止任何大型活动。

      三、加强宣传力度

      学校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卫生室四方联合利用健康教育课、广播、黑板报、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结合季节性、流行性、宣传日等时机在学生中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自我保护意识。

      四、建立学生、教师的健康状况报告制度

      凡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是病人时,任何人都应立即向校卫生室报告,校卫生室在接到报告后要即可向校主管领导报告,并与2小时内向上

      级教育、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五、加强学校饮食饮水卫生的管理

      1、对学校饮用水的供应单位应具有卫生合格证,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总务处要派专人定期检查其送水员的健康证、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单。

      2、学校小买部要具有卫生合格证,从业人员有健康证。坚决不出售过期、腐败、变质的食品。

      六、积极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环境卫生工作作到定人、定点、定时,要处处有人扫、人人有事做,确保处处洁净。同时要做好灭四害工作。

      七、坚持消毒

      一旦发生传染病,卫生室要作好消毒工作,对教室等公共场所要作好空气消毒,对患者接触物品要作好物品消毒,不遗漏一处。

      西大街下庄河小学

      下庄河小学

      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吴慧霞

      副组长:李金强

      组员:张松霞

      刘松霞

      司英辉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学校常见传染病有肺结核、病毒性肝炎、麻疹、腮腺炎、水痘、流感等。其中腮腺炎、水痘、流感及麻疹均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所以每人都要充分认识传染病对我们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轻者可影响工作、学习及生活;重者可留后遗症甚至死亡。

      一水痘水痘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儿童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可产生反复持续的、无临床症状的潜伏感染。临床特点是皮肤粘膜出现瘙痒性水疱疹。是发展中国家儿童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这种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流行病学】本病多发生在冬未、初春季节。90%患儿年龄在10岁以下,高峰为6~9岁,但亦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包括新生儿期。通过直接接触、飞沫、空气传播。水痘结痴后病毒消失,故传染期自出疹前24小时至病损结痂,约7~8天。潜伏期11~21天,一般14天左右。水痘病毒经口、鼻侵入人体,首先在上呼吸道增殖,然后侵入血

      中,产生病毒血症,引起皮肤及内膜损害而发病。

      【并发症】水痘个别病例病变可累及肺、食管、胃、小肠、肝、肾上腺、胰等处,引起局部充血、出血、炎细胞侵润及局灶性坏死。带状疱疹受累的神经节可出现炎细胞浸润、出血、灶性坏死及纤维性变。

      (一)皮肤继发感染:最常见,如脓疱疮、蜂窝组织炎等。

      (二)血小板减少:常有皮肤、粘膜出血,严重者有内脏出血,包括肾上腺出血,预后不良。

      (三)水痘肺炎:儿童不常见,临床恢复迅速,X线改变常持续6~12周,偶有死亡报道。

      (四)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肝炎、肾小球肾炎、关节炎及睾丸炎均有少数病例报道;喉部损伤可引起水肿,严重者致呼吸窘迫。

      (五)神经系统:脑炎常在出疹后数日出现,呈现小脑症状者如共济失调、眼球震颤、颤抖等较出现惊厥及昏迷等脑症状者预后为好。存活者中15%有癫痫、智能低下及行为障碍等后遗症。其他神经系统合并症包括:格-巴综合征、横断性脊髓炎、面神经瘫痪、伴暂时性视力丧失的视神经炎和下丘脑综合征等。Reye综合征在水痘后发生者占10%。

      【预防】(一)对使用大剂量激素、免疫功能受损和恶性病者,在接触水痘72小时内可给予水痘一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可以起到顶防作用。易感孕妇在妊娠早期如患水痘,终止妊娠是最佳选择。

      (二)水痘减毒活疫苗的使用:副作用少,接触水痘后立即给予可以预防,即使患病亦极轻微,故对使用激素或恶性病患儿接触水痘后应予以注射。

      (三)控制传染源:病人必须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痴为止。托幼机构中接触的易感者应检疫3周。

      二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俗称“抱耳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腮腺肿痛。除侵犯腮腺外,也可侵犯其他器官,引起脑膜炎

      (约8%)、睾丸炎(约6%)、卵巢炎(约5%)、胰腺炎(约10%)等。

      【流行病学】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有时可发生流行,好发于人群聚集处,如幼稚园、学校、集团宿舍和军营等。本

      病患者主要为儿童及青少年。1岁以下婴儿因有母体获得的抗体存在,发病者少。大多数患者是14岁以下儿童,但成人中亦可发生。儿童患者性别无差异,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

      【并发症】腮腺炎其病虽不可怕,然而其并发症却十分可怕。

      一、睾丸炎:较大儿童及体弱患儿易并发睾丸炎。常有一侧或双侧睾丸肿大、疼痛。若治疗不及时出现睾丸萎缩而引起无精症,故而不生育。

      二、卵巢炎:10岁以上女患儿易并发卵巢炎。症状是小腹部及腰骶部疼痛、全身乏力,发烧较重可达39℃以上。治疗不及时,婚后不孕。

      三、甲状腺炎:有少数患儿并发颈部胀肿疼痛、心跳加快、食欲亢进的症状。

      四、脑膜脑炎:在腮腺肿大一周后出现嗜睡、呕吐、头痛、颈项强直、发烧39℃以上,一般无抽搐,头颅CT检查无明显改变。还有极少数患儿并发脊髓炎、心肌炎、乳腺炎、胰腺炎、听神经炎、面神经炎、嗅神经炎等等。

      【预防】

      1、在儿童集体机构或人群密集处易形成流行,因而应少去公共场所。

      2、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保证儿童睡眠充足。

      3、患厌食症者易早治疗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4、可服中药板蓝根冲剂,连服三天。

      5、近年来国内外开始采用减毒活疫苗皮内或皮下注射,或鼻口喷雾,90%的人可产生抗体,因此是最为可靠的预防措施之一。

      6、一旦发现流行性腮腺炎,必须立即将其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

      学生。

      三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疹(Koplik"sspots)及全身斑丘疹为临床特征,并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

      【流行病学】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麻疹传染性极强,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有潜伏期第七日起已具传染性,但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传染性最强。患者若并发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日。经衣服、用具等间接传染者甚少。好发于冬春季节,其它季节也有散在发生。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近年来成人发病有增长趋势。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较少见。麻疹一般呈地区性流行,在未普种疫苗的地区,当易感者累积至40%以上时,在人群集中的大城市中可发生大流行,约每2~3年流行一次,而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农村、边区、山区则间隔时间较长。麻疹的传染性很强,与患者共同生活的易感者(同一家庭或托幼机构中)几乎90%可受感染。发病季节以冬、春为多,但一年四季均可见。男女之间无差别。患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很少第二次患病。

      【并发症】

      (一)肺炎:在病程各期均易并发继发性肺炎,以出疹期为多见。并发肺炎时全身症状加重,体温持续升高,常并发脓胸、脓气胸、心肌炎、心衰及循环衰竭等。若病程迁延不愈,可引起支气管扩张症。严重肺炎为麻疹死亡的主要原因。

      (二)喉炎:麻疹患者常伴有轻度喉炎。重症喉炎多系合并细菌或其他病毒感染,则有声嘶加剧。如不及时处理,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则可迅速发展至三度喉梗阻而窒息致死。

      (三)心肌炎、心功能不全:重症麻疹因高热、中毒症状严重,可影响心肌功能,尤其在营养不良小儿及并发肺炎时,病毒危重。

      (四)脑炎:麻疹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较其他出疹性疾病为多,发病率约1‰~2‰。病情大多危重,可留有强直性瘫痪、智力障碍、失明等后遗症。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此为一种麻疹远期并发症,属亚急性进行性脑炎,发病率约在1~4/百万。总病程约一年余,可短至半年,长达6~7年。最后死于营养不良、恶病质及继发感染。

      (五)其他:尚可并发口腔炎、中耳炎、乳突炎,大多为细菌继发感染。常因慢性腹泻、照顾不当、忌口等引起营养不良及各种维生素缺乏症。原有结核病灶者可扩散恶化,发生粟粒性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麻疹后也易发生百日咳、水痘等感染。

      【预防】

      (一)自动免疫:易感者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我国目前定于8个月时初种,4岁、6岁时各加强一次。

      (二)被动免疫:年幼体弱及患病者如接触麻疹病人,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可免于发病,5~9天内进行则仅能减轻病情。可肌注丙种球蛋白(10%)0.2ml/kg,或胎盘球蛋白0.5~1.0ml/kg,或成人血浆20~30ml。被动免疫力仅能维持3~4周,3周后又接触麻疹患者需再注射。

      (三)综合预防措施:发现麻疹病人应立即作疫情报告,并招待呼吸道隔离至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10天。凡接触患者的易感儿应检疫3周,并根据情况给予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接受免疫制剂者,应延长检疫至4周。在麻疹流行期间,应大力宣传患者不出门,医药送上门,易感儿不患门,集体机构加强晨间检查,对可疑者应隔离观察。

      四流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人类至今尚不能有效控制的世界性传染病,也是我国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容易发生大面积流行,甚至是世界性大流行。

      【流行病学】流感是通过飞沫传播的,好发于冬春季节,以经常形成局部或大规模的流行为其主要特征。此症传播力极强,且易引起肺部感染。流感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自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轻型患者在传播上有重要意义。流感流行的特点是突然发病,发病率高,迅速蔓延,流行过程短,但能多次复发。由于

      流感病毒的变化非常快,被称为“千面病毒”,所以流感是一种由不断变异的病毒导致的不变的疾病,是一种无国界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并发症】多人以为流感是小病而不加理会,其实每年死於流感的人不胜其数。流感病毒若入侵器官,可引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肺炎、支气管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肠胃炎、晕厥、出现幻觉等,后果十分严重。

      【预防】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主要预防措施包括:

      (一)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二)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三)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五)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六)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七)流感疫苗接种是世界公认的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实践证明,免疫预防是减少流感危害的一种重要措施和手段,对高危人群、易感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

      【相关链接】☆目前,世界上公认的4次流感大流行:第一次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首发地在法国,全世界估计发病约7亿,死亡人数2100万,死亡人数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亡总人数还多,被称为人类现代史上最大的温疫之一);第二次1957-1958年“亚洲流感”(首发地在我国贵州西部,发病率特别高,造成全世界近100万人死亡,美国约有6.98万人死于此次流感大流行);第三次1968-1969年“香港流感”(首发地在香港,发病率30%左右,美国约有

      3.38万人死于此次流感大流行);第四次1977年“俄罗斯流感”(首发地我国东北地区;发病以20岁以下的中小学生为主)。☆为防止在我国发生流感大流行,党和政府高度重视,2005年10月卫生部专门发布了《流感防治知识》、《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试

      行)》,湖北省卫生厅也下发了《关于做好救灾防病和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为本单位的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同时鼓励社会公职人员自觉接种流感疫苗”,并可“组织流感疫苗的自愿接种工作”。☆钟南山:如果流感和禽流感这两种病毒混合,再演变为人传人的病毒,那将是人类的一场灾难!

      五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感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型肝炎五种。其中以甲、乙型肝炎感染率较高。乙肝病毒携带率为10.09%。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隐性感染较常见。我国是个肝炎大国,病毒性肝炎发病数位居法定管理传染病的第一位,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就达1.2亿。

      【流行病学】

      1、甲型肝炎的传染源为急性病人和感染者,传染性强,经消化道即粪-口传染。可引起暴发流行。甲型肝炎患者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最大,出现黄疸后20天始无传染性。主要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

      2、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肝炎患者的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主要有医源性、伤口感染和母婴垂直传播。急性患者从潜伏期末至发病后66~144天,其血液内都具有传染性。乙型肝炎较多发生于20~40岁的青壮年。

      3、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输血、血制品及伤口感染。丁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同。戊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粪便污染水源或食物。丙型及戊型肝炎的发病者以成人较多。

      【并发症】肝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病毒除侵犯肝脏外,还可侵犯其他器官,如肾、胰、骨髓、甲状腺等。常见并发症有关节炎(12%~27%),肾小球肾炎(26.5%),结节性多动脉炎等。少见的并发症有糖尿病、脂肪肝、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胸膜炎、心肌炎及心包炎等,其中尤以糖尿病和脂肪肝值得重视。少数患者可后遗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乙型,尤以丙型肝炎易发展为慢性,少数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极少数病例可呈重型肝炎的临床过程。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迁延,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将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预防】

      1.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性预防措施,例如重点抓好水源保护、饮水消毒、食品卫生、粪便管理等对切断甲型肝炎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2.急性期病人应隔离。患者饮食用具、洗漱用具要专用,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与肝炎患者密切接触,避免医源性感染,保护好伤口,育龄期妇女必须避免怀孕。进食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忌酒、葱、蒜、辣椒等刺激性食品。给予易消化维生素含量高的清淡饮食,食欲恢复好再正常饮食,给予高蛋白如奶、蛋、鱼、瘦肉等,适量吃糖。

      3.防止血液污染,尽量减少输血及使用血制品等。

      4、被动免疫和自动免疫:目前最常用的效果较好的疫苗有甲肝疫苗、乙肝疫苗,防止母婴垂直传播的有乙肝免疫球蛋白,另外如丙种球蛋白等也可增加抵抗力。

      六肺结核肺结核,过去曾被称为“痨病”,又被称为“白色瘟疫”,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结核病,是由于结核杆菌在肺部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对健康

      危害较大的慢性传染病。肺结核分为原发性肺结核(I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II型),浸润型肺结核(III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IV型)、结核性胸膜炎(V型)等。

      【流行病学】据统计在全球肺结核平均每天夺去千人性命,2003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地区委员会宣布西太平洋地区为“肺结核病危机”,该地区包括东亚和太平洋三十七个国家。2003年底我国有五分之四的人已感染结核杆菌,因此我国已宣布进入结核病防治“紧急状态”,所有肺结核病人必须归口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诊治。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已有近1/3的人口已经感染了结核菌,每年新发生结核病人870万例,每年死于结核病达200万例。全球目前有结核病病人2000万例。结核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种:1)政府的忽视:发展中国家无力支持结核病防治工作。2)移民和难民增加。

      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艾滋病(AIDS)的流行。

      4)多药耐药病例增加:由于病人的不规律治疗所致。

      【并发症】常见有肺原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肺癌(尚无确切证据)、矽肺结核、真菌继发感染、淀粉样变等。

      【预防】作为结核病疫情严重,全球结核病高负担第二位的国家,我国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球结核病控制工作,因此全球对我国的结核病控制工作极为关心,一些国家和组织相继给与了一定的支持,形成了我国庞大的结核病控制项目,政府亦对肺结核实行规范化管理及免费治疗。肺结核是一个流行较广的慢性传染病,必须以预防为主。预防结核病的传播必须抓好三个环节。

      一、控制传染源,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结核病人,尤其是痰结核菌阳性患者早期接受合理化疗,痰中结核菌克在短期内减少,以至消失,几乎100%可获治愈,因此早期发现病人,尤其是菌阳性者,并及时给予合理的化疗是现代防痨工作的中心环节。

      二、切断传染途径。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因此禁止随地吐痰,对菌阳性病人的痰、日用品,以及周围的东西要加以消毒和适当处理,室内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2小时,患者用过的食具应煮沸消毒10-15分钟,被褥在列日下暴晒4-6小时,痰盒便器可用5%-10%来苏浸泡2小时,最好将痰吐在纸上烧掉或用20%漂白粉溶液泡6-8小时。

      三、接种卡介苗。它是一种无致病力的活菌苗,接种于人体后可使未受结核菌感染者获得对结核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保护率约为80%。

      可维持5-10年,因而隔数年后对结素试验转阴者还需复种。接种对象是未食结核菌感染,结素试验阴性者,年龄越小越好,一般在出生后三个月内注射,主要为新生儿和婴幼儿,中小学生和新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地区公民,结素试验阴性者进行接种与复种。但种卡介苗所产生的免疫力也是相对的,应重视其它预防措施。

      七狂犬病狂犬病狂犬病又称恐水症,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一旦发病,死亡率达100%。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终至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预防接种在本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据相应的数字统计,狂犬病一直高居甲、乙类传染病死亡率和病死率首位。

      【流行病学】狂犬病在我国流行已久,自1951年起开展全国性灭犬活动,狂犬病控制工作大见成效,但20世纪70年代以后疫情又开始上升并日趋严重。①传染源:病犬和无症状带毒犬是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病猫、病狼等患病动物。值得注意的是,“健康”带毒动物作为狂犬病的传染源,其危害大,给预防工作带来了困难。②传播途径:患病动物唾液50%~90%含狂犬病毒,通过咬伤、抓伤人体皮膜、粘膜而传染给人,也可由染毒唾液污染外环境(石头、树枝等)后,再污染普通创面而传染。③人群普遍易感,被病兽咬伤后如未进行预防免疫,发病率达15%~60%。④流行特征:本病为恒温动物的传染病,公布广泛,国内以家犬密度大的地方多见。本病全年都有发生,但冬季发病率略低。患者以接触家犬或野兽机会多的农村青壮年和儿童居多。

      【狂犬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家中尽量不养猫、狗之类动物。如养了应经常保持动物清洁。严格管理家犬,消灭野犬。可疑有狂犬、狂猫时立即杀死,不剥皮,不食,要焚烧或深埋。

      2.切断传播途径:重要的是防止猫、狗咬伤,教育小孩不要戏弄它。狂犬病人的污染物、分泌物和住处,应彻底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要紧的是被咬伤后预防注射和及时正确的处理。

      4.立即预防注射:凡被猫、狗以及其他兽畜咬伤的当天,以及其后的3、7、14、28天各肌肉注射1支狂犬疫苗。经常接触可疑病犬、病猫者和实验人员,应进行暴露前预防接种,分别于1、7、21日各1次,以后每年再加强免疫1次。

      【狂犬病的急救】急救原则是不论什么狗咬伤均应立即急救。

      一是洗。被咬的伤口赶快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液(两者不能同时使用)或清水反复洗伤口20分钟左右,然后再用清水冲洗,把含病毒的唾液、血水冲掉。

      二是挤。能挤压的地方,边冲水边往伤口外挤,不让病毒吸收到人体内。或用吸奶器或火罐将伤口内的血液吸出,随之把毒素也吸出。

      三是消毒。冲完后,马上用75%的酒精或碘酒擦伤口内外,尽可能杀死狂犬病毒。

      四是注射抗体。以抗狂犬病毒的免疫球蛋白,在伤口周围皮下肌肉浸润注射,以中和狂犬病毒。

      五是注射狂犬病疫苗。被咬后,尽快注射狂犬病疫苗,越早开始效果越好。

      八部分疫苗所预防的疾病可预防的疾病种类对象保护期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疫苗1岁以上5-7年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6个月以上不足1年水痘水痘减毒活疫苗

      1-13岁未患病者

      10年以上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疫苗

      8个月以上长期风疹风疹疫苗

      8个月以上长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麻风腮/麻风/麻腮疫苗

      8个月以上长期狂犬病狂犬病疫苗/免疫球蛋白任何年龄半年霍乱霍乱菌苗任何年龄3-6个月伤寒、副伤寒伤寒、副伤寒菌苗任何年龄

      1年细菌性痢疾口服痢疾疫苗

      2岁以上

      1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脑膜炎多糖疫苗

      6个月-15岁3年乙型脑膜炎(乙脑)乙型脑膜炎疫苗6个月-10岁2-4年23种血清型的肺炎球菌感染23价肺炎球菌疫苗2岁以上5-10年

      B型流

      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袭性感染(脑膜炎、肺炎、败血症、关节炎等)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2个月-5岁1-2年(安尔宝)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疫苗2个月-2岁1年(80%)另用于儿童计划免疫接

      种的乙肝疫苗、麻疹疫苗、卡介苗也可用于其他人群,分别预防乙型肝炎、麻疹和肺结核病。

    篇四:学校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

      

      学校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

      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等不同途径侵入人体后引起发病。因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造成流行,做好管理不仅对保证学生身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完成学习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控制社会上传染病流行的重要环节。学校领导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建立预防保健协调组织,明确校长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确定专人负责预防保健工作并有疫情报告人,具体防治制度如下:

      一、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确保认识到位、职责到位、经费到位、检查到位、奖惩到位。

      二、建立“群防群控、盖边沉底”的工作网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三、落实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一.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积极配合社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老鼠和蚊、蝇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四、有计划地改造学校公共卫生设施,加强饮用水卫生的管理。

      五.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监控与疫情报告制度,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制定晨检制度,做好晨检查,班主任根据学生的缺课情况,发现有疑似传染病及时报告给学校卫生室,学校疫情报告人逐级做好疫情报告并做好登记工作。疫情报告顺序为:学生、班主任、卫生室、学校领导、疾病防控中心、市教育局办公室、市保健所。

      六.对发生疫情的班级做到及时消毒、及时隔离,定期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浸泡等。保持室内环境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做到湿式清扫.七.学生患传染病愈后,须持医院出具的复课证明及有关化验单,经学校确认后方可复课.八.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学校网站、宣传窗、健康教育课、班会、板报、广播等途经,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预防传染病的相应知识和要求,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现学生健康状况有异常时,应及时带学生就疹,养成勤洗手、不面对他人咳嗽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篇五:学校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相关推荐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精选22篇)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制度,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篇1为了能够及时有序地应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疫情,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我校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上级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学校成立由校长陈运占为组长,业务主任陈德伟为付组长的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各班班主任负责本校传染病防治的各项具体工作。

      2、各班班主任为本班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人,一旦发现本班有传染病疫情,应在1小时内向校长及主任报告。各班班主任应定期对各班卫生委员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及疫情报告程序进行培训。

      3、针对不同季节的传染病,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传染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各班班主任坚持每天对本班学生进行晨检和午检,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为预防各种传染病在校内的发生,各班应把本班的公共区、教室、寝室彻底打扫干净,不留卫生死角。并加强教室、寝室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篇21、幼儿园成立创安领导小组,未保领导小组及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及护校队。安全工作层层负责、落实到人。

      2、及时传达、宣传和学习上级领导有关安全文件,提高老师的安

      全教育及管理意识。

      3、定期对全园教职工进行消防讲座等培训。

      4、建立和执行房屋、设备、消防、防盗交通等各项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建立执行食品、药物的管理制度。并落实安全工作每日巡查制度。

      5、严格执行幼儿接送卡制度,加强门卫管理,平时要关好门,对来访者进行询问登记,严防幼儿走失。

      6、食堂定点采购,并实行查证制度,四十八小时留样制度。食堂对食物的操作与保存应注意卫生,以免食物中毒。

      7、加强卫生防疫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及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做好春、秋传染病高发期的消毒工作。医务室按时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并把好晨检关,以免传染病蔓延。

      8、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体检。

      9、利用活动、游戏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和自我防范的教育,防止发生触电、走失、摔伤、烫伤、食物中毒、吞食异物等事故。

      10、定期检查更换重点部门(财务室、电教室、档案室、广播室等)的消防器材。

      11、发生重大事故应及时启动预案。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篇3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为了学生、职工身体健康和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特定如下制度,全校所有师生员工严格执行。

      一、认真学习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传染病在我国少年中发病率很高,必须加强预防。

      二、师生必须记住传染病分甲乙丙三大例共35种。

      甲例传染病:鼠疫、霍乱;乙例传染病:病毒性肝炎、伤寒、艾滋病、乙脑等;丙例传染病:肺结核、麻风、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

      三、防治管理组织和任务:

      1、组织领导

      2、工作任务

      把住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做到五早:早期预防管理、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严格疫情报告:

      1、发现甲例传染病乙例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以及疑似病人、6小时内报上级防疫部门。

      2、发现乙例传染病和疑似病人12小时内上报卫生防疫部门。

      3、发现丙例传染病应及时上报卫生防疫部门,以上三条班内发现有传染病迹象、尽快报告卫生管理员并去医院诊断。

      4、凡患传染病的学生经隔离治愈后必须有医院证明方可上课。教职工亦同。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篇4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学校要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必须人人重视,加强预防。

      二、各班每天要进行晨检。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对因病缺勤的学生,班主任要追查病因并进行登记。

      三、学校卫生室保健医负责学校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收集、汇总和报告工作,班主任和教师发现学生有发热、皮诊、腹泻、呕吐、黄疸等传染病早期症状,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及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人在24小时内上报卫生科与教育局。

      四、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篇5一、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

      教导处必须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分年级段对学生进行有关传染病防控的教育;班主任要利用晨会、班会等阵地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全校老师都应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正确的引导。所有学生必须参加一年一度的体检,发现有疾病和传染病的学生,班主任应及时告知其家长,督促家长对孩子进行治疗。

      二、加强消毒工作,强化饮食卫生。

      总务处要安排督促每月两次对教室进行消毒,疫情发生期间坚持一天一消毒。

      三、对生病学生的处理预案。

      若学生生病,上班时间由班主任及时联系家长,需要去医院就诊的,由班主任负责;在班主任不在的情况下,由科任教师带学生去医院,不得拖延,更不得以任何理由委派其他学生带去看病。

      四、对传染病的处理预案。

      发现传染病,应及时向学校汇报,并通知家长,必要时进行隔离;如学生因病回家就诊的,班主任应随时询问学生疾病情况;学生病愈后,持医院的治愈证明方可返校学习,班主任要及时、妥善处理好患病学生的物品。发生重大传染病,学校要及时上报并按疾病防控预案进行妥善处理。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篇61、每个医务工作者是传染病法定报告人。

      2、医务工作者在诊治医疗过程中如发现甲类、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炭疽中的肺炭疽、非典型肺炎,应在2小时内,或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县疾控中心报告,并正确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3、医务工作者在诊疗过程中,如发现乙类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人时,应在6小时内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4、医务工作者在诊疗过程中如发现丙类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5、医院防保人员应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对

      甲、乙、丙类传染病疫情按要求时限网上直报。

      6、填写专卡和传卡,要项目齐全、字迹清楚,住址写到行政自然村。

      7、医务工作者在医疗过程中,对疑似或确诊甲、乙、丙类传染病不按要求瞒报、缓报、谎报,一经查实将给予教育、经济处罚,并及时补报,情节严重者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追究行政、法律责任。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篇7一、保健员负责园内传染病报告,登记、统计、分析和传染病管理工作。采取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等综合措施。

      二、发生传染病后立即隔离传染病患者,做好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儿童工作。

      三、对患儿所在班级进行医学观察,在观察期间不得并班、不升班、不收新幼儿、不转托幼园。

      四、对环境和各种物品做好传染病终末消毒和医学观察期间的消毒工作。

      五、配合防疫部门和儿保部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点处理。

      六、患儿临床痊愈后需持有区或医院痊愈证明才能返园。

      七、离开园三个月以上或离开本市到外省的幼儿需经儿保所重新体检,合格后才可返园。

      八、保护易感儿童在传染病理性季节加强晨检及全日观察采取必要预防措施。如:被动免疫或药物预防。

      九、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发生传染病后应按要求作好传染病管理。患者患病期间不得在托幼机构工作。痊愈后返园工作时,须持有医疗机构出具的允许返园工作的证明。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篇8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为使学校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统一、有序,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建立从各班学生到班主任,到级部主任,到校卫生所,到学校的传染病疫情发现、登记及报告制度。

      二、在疫情发生时,启动学生晨检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记制度。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应及时报告校医进行排查,并将结果记录在排查结果登记日志上。

      三、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辅导员应(必要时和家长联系)迅速了解患病学生情况和可能的病因,让其马上去医院检查治疗,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

      四、学校疫情报告人要依法履行职责,一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按照下列要求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1.当发现传染病或者疑似传染病时,疫情报告人应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2.发现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疫情报告人应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3.学校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的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五、发现传染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如因疫情报告人玩忽职守造成学校内传染病传播流行,将被追究责任。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篇9一、疫情报告制度:

      学生在校期间如有传染病的发生,应及时、准确地报告市疾控中心(在经医院确诊或实验室检查)。

      顺序:学生--班主任--卫生室--校长室--市疾控中心、市教育局

      二、晨检制度: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加强晨检工作。对患传染病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应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隔离治疗,并对已发生传染病班级的其它学生要在卫生部门指导下进行预防性服药,如板兰根、维生素C等。

      三、消毒制度:认真做好教室、专用教室消毒工作,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和住宿部要重点消毒,勤洗晒衣被并用紫外线消毒车和含氯消毒液喷洒、揩擦消毒。

      四、病愈后复课要求:

      根据不同的传染病隔离时间来决定隔离期限,隔离时间未到的必须要有医院传染病科证明,并由卫生室复检后学生才能进教室上课,反之仍作为病未愈不能来校上课。

      五、传染病流行季节,加强这一内容的健康教育,教育学生勤洗手,及时做好学生的计划免疫,防止交叉感染。学生离校一个月以上或外出离本市返回时,应向家长询问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并要经过医务人员重新检查。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待检疫期满后方可回班。

      六、对患传染病的学生所在班和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学生进行检疫,隔离、观察、不串班。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

      七、工作人员家中及学生家长发现传染病人应报告学校领导,采取必要措施。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篇10一、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责任制,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等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意识。

      二、制定相应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预案,确保涉及学校师生身心健康的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三、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发现疫情,必须在2小时内报案。先报告乡卫生防疫站,同时报告教育局。

      四、学校指定专人作为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负责学校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

      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传染病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黑板报等形式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六、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加强对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的督促检查。

      七、加强自我检查,落实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

      八、重视当地卫生部门提出的整改措施,改进学校卫生工作,消除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各种隐患。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篇11学校领导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建立预防保健协调组织,明确校长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确定专人负责预防保健工作并有疫情报告人,具体防治制度如下:

      一、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积极配合社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老鼠和蚊、蝇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二、有计划地改造学校公共卫生设施,加强饮用水卫生的管理。

      三、建立健全全学校传染病监控与疫情报告制度,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制定晨检制度,做好晨检查,班主任根据学生的缺课情况,发现有疑似传染病及时报告给学校保健室,学校疫情报告人逐级做好疫情报告并做好登记工作。疫情报告顺序为:学生、班主任、保健室、学校领导、疾病防控中心、市教育局体卫科、市卫生局。

      四、对发生疫情的班级做到及时消毒、及时隔离,定期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浸泡等。保持室内环境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做到湿式清扫。

      五、学生患传染病愈后,须持医院出具的复课证明及有关化验单,经学校确认后方可复课。

      六、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学校网站、宣传窗、健康教育课、班会、板报、广播等途经,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预防传染病的相应知识和要求,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现学生健康状况有异常时,应及时带学生就疹,养成勤洗手、不面对他人咳嗽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七、根据季节积极配合防疫部门做好学生预防接种工作,以控制疫苗相关疾病在学校的流行。当有疫情发生时,易感人群、密切接触者可在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开展应急接种。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篇12一、幼儿园应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成立幼儿园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计划和方案,落实校长负责制及各部门相应职责,规范幼儿园传染病防治工作,确保传染病防治措施在校内实施。

      二、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1、规定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保证传染病发病信息获取渠道通畅、及时。

      2、幼儿园班主任老师承担疫情责任报告人,主要负责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收集、核实、登记、报告和分析工作。

      3、幼儿园发生的各类传染病应及时填写报告,在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内上报靖安乡中心学校、甘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教育局。

      4、建立幼儿园传染病登记专册,做好传染病病例的登记工作。

      5、禁止瞒报、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三、加强幼儿健康情况检查工作

      1、开展每日幼儿晨午检工作,掌握幼儿传染病发病信息,及时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建立晨午检工作登记专册,做好每日晨午检记录并执行相关工作制度。

      2、每周一次由班主任本班幼儿健康情况向全校师生进行通报,并做好记录。

      四、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1)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采取及时、有效的隔离措施,并严格掌握患病返校幼儿传染病的隔离期限,同时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和必要的干预措施,严格控制传染病在校内传播。

      (2)按照上级要求,健全和执行幼儿园消毒管理制度,实施预防性消毒和传染病终末消毒工作。

      五、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对幼儿开展卫生健康教育,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

      六、严格幼儿预防接种凭证入学制度,积极实施国家免疫规划要求,配合卫生院保证幼儿完成各类疫苗预防接种,提高幼儿免疫水平。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篇13一、预防接种证管理

      1、儿童在入园时,必须向保健医提供儿童各项计划免疫的原始记录资料,预防接种证、预防接种卡。

      2、对新入园儿童要按照各种疫苗接种程序,认真查验预防接种中的各项记录,对没有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要仔细询问家长其原因,并督促其到指定接种医院进行补种。

      3、做好各种疫苗的接种工作的统计、核对、登记及接种的联系工作。

      4、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每月通过广播、橱窗、板报等多种形式向幼儿、家长、老师进行疾病预防教育,增强防病意识。

      二、传染病管理

      1、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各类传染病做到及时了解疫情,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处理,防止疫情蔓延。

      2、定专人负责,向相关部门进行疫情报告。

      3、发现相应传染病及疑似病人,立即隔离治疗,在12小时内报告疫情,发现爆发疫情以最快的方法报告到区防控中心。

      4、对接触过传染病的幼儿立即采取检疫、隔离、观察等措施。检疫期间不办理入托和转托手续。检疫期满后无症状,经医院检查正常并出具痊愈证明后,方可返园。

      三、日常卫生消毒

      1、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平时多开窗通风。幼儿活动室和睡眠室的紫外线消毒灯要专人专用,并做好详细记录,严禁屋内有人时使用。

      2、厕所要清洁、无味、一用一清扫,每天用有效氯含量400-700mg/L消毒液表面擦拭消毒一次。

      3、幼儿衣着干净、整洁,每周剪指甲一次,幼儿被子半月晾晒一次;褥子一月晾晒一次;床单、枕巾一月清洗一次。

      4、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用后要清洗、热蒸、消毒液浸泡等形式消毒,幼儿要做到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擦嘴、午饭后刷牙。

      5、各班窗台、水龙头、桌面、每天用有效率浓度100-250mg/L消毒液清洗消毒,各种玩具、图书要每周消毒一次。

      6、园内成立卫生检查小组,对园内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监督。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篇14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切实保护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报告制度》等文件,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防控制度和措施:

      一、工作职责

      1、确定传染病疫情预警,而当同一类传染病有3人以上同时发病时,及时按程序报告。

      2、学校传染病领导小组根据疫情情况,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和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协调和组织指挥。

      3、班主任一旦得知本班学生确证为传染病,应第一时间履行程序。

      4、学校办公室采用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对易感人群应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用药,群体防护措施。

      6、充分利用校园网、黑板报等形式及时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教育,切实加强学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7、建立学院传染病监控与报告制度。班主任应及时掌握学生出勤、健康情况,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及时与卫生保健教师联系,并同时向学校办公室报告。班主任每天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前一天的疫情,由领导小组负责统计上报。

      8、心理辅导教师协助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

      二、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具体预防措施要做到

      1、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阻断可能造成扩散的一切联系,等待卫生防疫部门的处理。

      2、疫点消毒。由卫生防疫部门对疫点进行彻底消毒。对易感人群注射疫苗或进行预防性治疗。

      3、疫情调查。学校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4、应通过广播、校园网等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使学生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5、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止疾病的发生蔓延。

      6、在传染病发生期间,门卫要严格把好校门关,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校园,禁止外来人员进入食堂、教室等人员集中区域。在校期间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离校。

      7、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8、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9、督促和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篇15一、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

      教导处必须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分年级段对学生进行有关传染病防控的教育;班主任要利用晨会、班会等阵地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全校老师都应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正确的引导。所有学生必须参加一年一度的体检,发现有疾病和传染病的学生,班主任应及时告知其家长,督促家长对孩子进行治疗。

      二、加强消毒工作,强化饮食卫生。

      总务处要安排督促每月两次对教室进行消毒,疫情发生期间坚持一天一消毒。

      三、对生病学生的处理预案。

      若学生生病,上班时间由班主任及时联系家长,需要去医院就诊的,由班主任负责;在班主任不在的情况下,由科任教师带学生去医院,不得拖延,更不得以任何理由委派其他学生带去看病。

      四、对传染病的处理预案。

      发现传染病,应及时向学校汇报,并通知家长,必要时进行隔离;如学生因病回家就诊的,班主任应随时询问学生疾病情况;学生病愈后,持医院的治愈证明方可返校学习,班主任要及时、妥善处理好患病学生的物品。发生重大传染病,学校要及时上报并按疾病防控预案进行妥善处理。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篇16一、部门职责

      1、加强领导,落实传染病管理责任制,建立校长责任制。保证传染病防治的必要经费,按照卫生部门和教委要求,组织校内各项传染病防治措施落实。

      2、学校设立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具体负责本校传染病疫情收集、报告、学生健康晨检或巡查、学生健康教育、校内食堂、饮水卫生检查、免疫预防等传染病防治工作。

      3、学校应主动与所在地卫生防疫部门加强沟通,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所在地卫生防疫部门的技术指导、培训、督导检查等工作。

      4、发生疫情后应协助与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调查、病人救治、控制措施落实等工作。

      二、疫情报告

      学校应于2小时内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好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

      三、培训教育

      1、学校校长、老师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为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责任人。学校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应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和传染病报告登记簿,加强对师生健康情况晨检或巡查,及时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及时报告。

      2、学校师生中一旦发现有上述情况的,德育处应做好学校传染病病人登记,在第一时间内以电话和网络形式报区教委、区卫生保健所、同时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发现学校内上述传染病暴发或流行、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集体性发热事件和水痘、手足口病等非法定传染病暴发疫情应立即电话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做好新续发病人的动态报告。

      4、做好对学生健康查检和巡查,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的健康教育。

      四、宣传教育

      1、学校必须做好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栏、健康教育课、学校广播等多种形式开展防病宣传,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2、春季是流感高峰期,学校必须做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注意教育学生不要接触流感症状的人群,不要接触病死的禽类,不要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活动。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篇17为预防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和要求,切实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二、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校长XXX任组长,卫生健康副校长XXX任副组长,成员由政教处、后勤处、教务处、各年级管理部、家委会主要负责同志。

      三、日常管理要求

      1、班主任及相关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课、卫生知识讲座、校广播、展板、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传染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营造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氛围,增强师生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和能力。

      2、班会课、卫生与健康课要随着季节的变化,及时指导学生的起

      居饮食,对卫生、生活异常的学生要及时帮助教育,用老师的关心和呵护,尽量减少学生患病率。

      3、进一步完善学生出勤登记制度,班主任老师每天上午负责学生到校情况检查,班主任做好缺课学生的原因记录,对因患病缺课的学生要做详细病因记录。

      4、建立和健全家校联系制度,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与家长随时可以联系的通讯方式。教育学生有事要请假,来不及请假的要及时电告老师,因病请假的要把病因告诉老师,并做好记录。

      5、班主任对本班学生因病请假的学生要进行跟踪了解。对明显的传染病种及发热、腹泻等疑似传染病,一旦发现马上报告,如超过报告时限造成不良影响的,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责任。

      6、要教育学生,生病时及时让家人陪同就医,一般不鼓励学生带病上课,对明显有传染病的带病学生要劝其先治好病再上学,并及时与家长沟通,防止发生学生因带病上课而传染他人的现象。

      7、根据实际情况,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措施,并根据法律、法规有关细节和要求,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8、要加强对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对教室、宿舍等人员聚集的区域要经常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流通。学校要定期对校园环境卫生进行大扫除,消除卫生死角,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要加强对厕所的卫生管理,完善厕所管理制度,定期对厕所进行消毒。

      9、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学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随地吐痰,不共用脸盆、毛巾、餐具等生活用品,不到非法饮食场所就餐,防止病从口入;教育学生不要把食品带入宿舍,防止老鼠咬噬食物,构成隐患。

      10、规范疫情报告程序,建立疫情报告网络。在学校一旦发生传染性疾病,就必须及时采取防控措施。为此,必须明确各自职责,及时有序地把疫情报告上级,力争把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之中。疫情报告的程序是:班主任(班级第一责任人)→疫报员→学校主管领导→报上级。

      力求做到:不瞒报、不谎报、不漏报、不迟报,确保疫情准确无

      误地按文件有关时限要求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篇18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为使学校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统一、有序,制定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建立从各班学生到班主任,到分管校领导,到校卫生(保健)室,到学校的传染病疫情发现、登记及报告制度。

      二、在疫情发生时,启动学生晨午晚检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记制度。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应及时报告校医进行排查,并将结果记录在排查结果登记日志上。

      三、对因病缺勤的学生,班主任应(必要时和家长联系)迅速了解患病学生情况和可能的病因,让其马上去医院检查治疗,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

      四、学校疫情报告人要依法履行职责,一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按照下列要求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教育主管部门报告。突发情况发生后,学校要尽快掌握情况,立即启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在15分钟内进行向镇防控指挥部和县教育局电话报告,30分钟内传真书面报告,1小时进行续报。

      五、发现传染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如因疫情报告人玩忽职守造成学校内传染病传播流行,将被追究责任。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篇19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必须人人重视,加强预防。各班每天要进行晨检。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幼儿)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对因病缺勤的学生,班主任要追查病因并进行登记。

      二、班主任和教师发现疫情应该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学校发现疫情要在1小时内上报有关部门,学校指定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学校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收集、汇总和报告工作(学校由分

      管后勤工作的领导为报告人)。

      1、法定传染病

      (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4)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2、其他传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

      4、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当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三、防治管理组织和任务

      (一)建立卫生防疫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学校中层干部

      (二)学校建立校长负责制,成立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理小组。

      1、组织领导:分管副校长为组织领导,校医务室和班主任负责具体工作。

      2、工作任务

      (1)严把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做到五早:(范文网)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四、严格疫情报告:

      1、报告方式

      当出现符合本工作规范规定的报告情况时,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2、一旦发生传染病事件,疫情报告人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召集传染病应急小组成员,做好专册登记,统计人数。(患者名单、发病日期、班级分布、主要症状、目前状况、接触史等)

      报告顺序:班主任(10分钟内)→校领导(30分钟内)组织排查→疫情报告人(1小时内)→当地疾控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

      3、重大疫情由疫情报告人于1小时内上报疾控中心、教育、卫生行政部门。

      五、凡患有传染病的师生经隔离治愈后,必须有医院证明方可上课。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不发生及在校园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范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检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在县教委、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落实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

      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学校工作职责

      1、建立健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各部门的落实情况,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食堂、校园环境、教室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

      2、结合学科教学,充分利用板报、校园网、广播等宣传手段,广泛深入地开展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3、严格执行学生缺课登记及请假制度、学校传染病期间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学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

      4、积极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食堂、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5、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菜。

      6、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教育管理中心和上级组织汇报

      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留样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预防

      1、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经常对学校食堂、校园环境、教学设施等进行检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加强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3、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1)食品管理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持有效健康证、培训证上岗,对患有“五类病”的人员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2)购销和使用的食品应当定点采购并按照规定验收,严禁向学生出售变质食品和“三无”产品;食品加工过程和储存必须生熟分开;餐具必须采用高温消毒或药物消毒,并采取严格的保洁措施。

      (3)食品及其原料储存和食品制作间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并落实专人保管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

      (4)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厕所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5)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做好食堂卫生、教室卫生、厕所卫生、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6)切实履行职责,做好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配合卫生部门完成计划免疫任务。

      4、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病抗病能力

      (1)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传染病的预防,通过和办报、宣传橱窗、广播电视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防治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教育学生不买无照、无证商贩的各类食品。

      (4)认真组织师生开展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供合

      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五、突发事件的监测和报告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清、中毒事件、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以及其他重大疑难和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发事件检测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每天班主任统计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并查明缺勤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进行登记汇总并跟踪观察,根据情况变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二)突发事件报告

      1、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报告程序,学校一旦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暴发、医院感染爆发以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相关知情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应在1小时内用书面形式(或电话)向管理中心报告,并同时向镇防疫站报告,根据授权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2、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3、在学校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高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并确保信息畅通。

      六、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丰都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的规定,将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学校应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别,结合学校的特点,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出相应反应。

      (一)传染病

      1、一般突发事件

      所在学校发现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

      (1)立即启动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加强疫情的通报。

      (2)加强对接触人群的跟踪管理,做好教室、图书室、食堂、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工作,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3)严格执行进出入校门的管理制度。

      2、重大突发事件

      所在学校发现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开展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

      标语和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3)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4)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5)及时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3、特大突发事件

      所在学校或地区发现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2)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

      (3)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暂停一切大型的集体活动,不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参观等。

      (4)对教室、实验室、食堂、图书室、活动室、厕所等场所每天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5)学校每天公布校园疫情的防控工作情况。

      (6)按照上级要求进行相应处理。

      4、校内疫情

      校内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开展以下工作:

      (1)根据传染病的种类和病人的活动范围,相应调整教学方式。出现一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鼠疫及肺炭疽的疑似病例,对班级调整

      教学方式,暂避免集中上课;出现一例上述情况的诊断病例或两例以上疑似病例,学校在报请县教委批准后对该班级和相关班级实行停课,或实行全校停课。

      (2)班级或全校停课期间,要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方法进行学习,如学校停课,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坚守岗位。

      (3)重大疫情发生期间,要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心理,维护校园稳定。

      (二)食物中毒

      一旦发生校内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做好下列工作:

      1、立即停止食物供应活动,并在第一时间报告管理中心并向县教委、卫生局、县防疫站、镇政府报告。

      2、立即将发病师生送往医院,协助做好病人的救治工作。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待确认后交卫生部门处理。

      4、积极配合卫生、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并按要求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和样品。

      5、配合卫生部门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三)预防接种严重反应或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

      1、迅速报告卫生局、教育局及其他有关部门,请求派遣专业人员进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事件原因。

      2、及时将患病师生送医院接受治疗。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4、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杜绝隐患。

      七、保障措施(一)组织机构保障

      学校成立突发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后勤处具体牵头负责日常防控工作,学校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

      (二)人力资源保障

      学校按照要求配备校医,分管校长、总务处,相关人员要定期接受上级部门组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应急反应能力。

      (三)实行责任追究制

      校长对全校师生卫生安全、校园卫生安全工作负总责,对于玩忽职守,造成学校卫生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应视情节轻重给与相应处理。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篇2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工作制度。

      一、校医为学校的疫情报告人员,负责本校常见病的诊治,就诊的病人必须登记在门诊登记簿上,传染病还要登记在传染病登记本上,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在规定时限内报告当地疾控机构。

      二、在校所有教职工、学生都是义务疫情报告员,发现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事件要报告学校的专兼职疫情报告人员。

      三、执行晨检制度,每日早晨上班前对每位教职员工、学生进行相关健康状况及卫生状况检查,并留有详细记录。

      四、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每位教职员工、学生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均有权利和义务向在校疫情报告人员报告,疫情报告人员向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五、协助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对传染病人及疑似传染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六、加强健康教育,定期开设健康教育课。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认真学习20xx年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必须人人重视,加强预防。

      二、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7种。要了解主要以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甲类:鼠疫、霍乱

      乙类:非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

      疹、狂犬病、乙脑、细菌性痢疾、肺结核、流脑、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等。

      丙类: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

      三、防治管理组织和任务

      1、组织领导:分管副校长为组织领导,政教处配合、校卫生室负责具体工作。

      2、工作任务

      (1)

      严把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

      做到五早: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四、严格疫情报告:

      1、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应当立即报告校卫生室或卫生主管人员,由校卫生室或卫生主管人员统计后报告校领导,最后经确认和领导审批后由学校报告员上级教育主管单位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发现丙类传染病应及时报告校卫生室,由校卫生室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报告顺序:学生→班主任→校卫生室或卫生工作人员→校领导→镇防保科和镇教委→区教委体卫科和区疾控中心。

      五、凡患有传染病的学生经隔离治愈后,必须有医院证明方可上课,教职工亦同。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篇21为及时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制定我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学校建立传染病防控管理组织,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副校长负责具体工作,各班班主任老师协助配合。学校其他教职员工、学生发现传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责任疫情报告人提供情况。

      二、责任疫情报告人职责:1、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2、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3、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检工作;4、严格病例登记,学校发现传染病例或疑似病例时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立即登记(项目包括:病人的发病日期。所在班级、姓名、性别、年龄、症状、是否就诊及医院、排查结果、采取措施、登记人等),并及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学校主管部门报告;5、接受卫生部门对学校疫情登记报告和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指导。

      三、学校传染病报告顺序:第一发现人→班主任→校长→当地疾控中心领导→卫生行政部门。

      四、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传染病流行期间,学校应按照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的规定及时上报。

      2、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5、学校发生群体性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食物中毒事件、饮用水污染事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严重影响师生健康的事件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不超过2小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卫生院报告

      五、学校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

      六、严格消毒灭菌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期间,校方应在疾病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认真落实相应的传染病综合防治措施。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篇221、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墙报、队报、广播等形式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2、每天搞好教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早晨到校后立即打开门窗和活动场所的通风换气,保持教室内空气清新。

      3、一旦发现学生有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到卫生室检查并及时送指定医院治疗。

      4、对缺勤的学生,班主任立即进行调查,一旦发现有法定传染病的学生,按有关规定进行消毒、隔离治疗,并及时报告区控制中心、教育局和社区防保医生。

      5、每个学生保证1小时体育锻炼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抗病能力。

      6、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加强营养和适当的休息。

      7、各年级组办公室有工会小组长负责定时开窗,流通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8、班主任督促班级卫生委员每天早晨和下课后开教师窗通风。课间多到户外活动,避免前往空气疏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9、每周一次对教室、食堂、厕所、图书室、实验室等公共部位进行消毒、擦拭。

      10、总务处负责在厕所洗手池边安放肥皂或洗手液。

      11、如果发现法定传染病,立即用紫外线灯或含氯消毒液对其所在的教室、办公室进行消毒。

      12、常规情况下,对各教室、公共教室等场所进行每周一次。当发热等,有突发事件时,每天1-2次空气消毒,专人负责。

    篇六:学校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

      

      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御”的工作方针,最大限度的减轻传染病所造成的危害。利用墙报、校内广播、上卫生课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染病的预防知道宣传教育。让学生掌握传染病的预防知道,要搞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合理的休息,防止过度的紧张和疲劳,并注意防寒保暖.二、认真做好学校室内外的环境卫生.加强教室、办公室和活动场所等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学校要定期对教室、办公室、各功能室、厕所等进行消毒.三、建立晨检制度。每天进行晨检,对缺勤的学生、教职工进行调查,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有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者,及时劝其就医,要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并及时向学校或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四、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若有发烧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呼吸道传染病。

      五、预防接种.儿童应按时进行计划免疫接种;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根据疫情及个人的不同情况选择进行疫苗接种。

      六、注意体育锻炼,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提高耐寒能力,增强体质。

      学校传染病预防制度

      为了预防传染病在我校发生,确保师生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此制度。

      一、学校领导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把预防传染病工作纳入工作目标,做好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责任落实,检查到位。

      二、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各班打扫教室、公共区、厕所,保持其清洁,做到全校无卫生死角。

      三、学校、班主任平时坚持对学生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卫生健康知识教育;在传染病易发期,学校统一主持预防传染病专题广播讲座,提高师生防范意识。

      四、总务处坚持在传染病易发期给师生熬预防药,并定期对教室、卫生区、厕所等处进行杀菌消毒,并做好除“四害”工作.五、教室必须坚持经常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六、师生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七、师生要坚持室外运动,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若有异常症状,立即到医院就诊.八、校内若发现传染病例和疑肆病例,要及时上报,并采取果断措施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启动我校《处置传染病预情应急预案》发病期内,实行零报告制度。

      九、各班主任要组织好学生接受镇防疫部门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学校传染病预防方案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做好学校冬春季节传染病和多发病的预防工作,控制相应疾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保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疾病监控,防止疫情出现。特制定如下预防方案: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二、措施落实预防

      加强防控传染病知识的教育,进一步落实了各项预防措施。

      (一)落实晨检及班级级负责制度

      1、学生到校前,班主任要进行晨检,做好记录,发现有发热者,及时报告学校,送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2、班主任做好每天本班学生的考勤记录,了解缺勤同学的情况,同时填写缺勤人数,及时掌握缺勤原因.(二)落实卫生清洁和检查制度

      1、学校公共场所的日常卫生清洁及保洁工作,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完成好日常的清洁和保洁工作;

      2、各部门每天做好本部门的日常卫生清洁工作,落实“门前三包”的制度,经常保持室内外的整洁卫生;

      3、各班由班主任和卫生委员认真落实值日生的轮值制度,搞好课室的清洁卫生;

      4、重点落实校园卫生制度,搞好环境卫生,加强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重点场所的室内通风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5、学校职能部门负责做好每日一次卫生检查及各阶段性的、突击性的卫生检查工作;

      (三)落实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1、学校传染病防治小组负责组织墙报的编制工作,要求每学期出版不少于二期的卫生知识和疾病预防内容的墙报,并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疾病流行的特点,突出制作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墙报,同时充分利用各种不同宣传的方式,如广播、墙报、标语等等,加大加强宣传的力度,增强师生员工防病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学校要通过讲座、上健康教育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使学生掌握预防知识;

      3、学校宣传部门应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疾病的流行特点,印制有关传染病、多发病常识等内容的宣传资料,发放到每一位学生手里。

      (四)建立紧急应对机制和落实汇报制度

      1、各科室或班级在每天例行的考勤检查中,发现有高烧、干咳等症状的同学或教师,及时到医院说诊治。

      2、各班主任应经常关心和掌握本班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随时将患病学生的病情、治疗、好转与否等情况向学校汇报,以便学校及时掌握情况和做好预防控制工作;

      (五)其它措施

      1、为保证师生员工的健康安全,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学校,并做好登记工作;加强自身防范意识。

      2、提醒和动员师生员工不要到或少到人员密集的场所,如网吧、商场、电影院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3、对在校园内发现疑似病人时,学校可先行采取隔离措施,并且禁止隔离人员到外走动,直到病人情况好转或由防疫卫生部门确诊后方可解除隔离;注意个人生活和饮食卫生,少吃辛辣食品,充足休息,减轻压力,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和进行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能力。

    篇七:学校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将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要求规定如下:

      一、落实组织领导,强化单位及一把手责任制

      1、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确保认识到位、职责到位、经费到位、检查到位、奖惩到位。

      2、建立“群防群控、盖边沉底”的工作网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二、落实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学校要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

      2、充分利用板报、校报、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3、教育学生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即: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4、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每年至少集中开展两次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信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三、落实学校卫生制度,依法治校常抓不懈

      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及定期体检制度;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课堂、宿舍、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四、落实“四早”措施,确保疫情预防控制无漏洞。

      1、早发现。坚持晨检制度并保持经常化。晨检应在校医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特别是请病假的学生应及时查明病因。在传染病流行季节,还可增加午检。对可疑者应由校医做进一步检查、确认。在传染病流行季节,以班级或宿舍为单位,采取相应的排查措施,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督促其立即到医院就诊。

      2、早隔离。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确保其他学生不与之接触。根据传染病类型和传染性强弱,必要时对与病人接触的人员进行相应隔离。

      3、早报告。校医、为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人。在确认疫情的第一时间内报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和区教育局,并按照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要求做好疫情的登记、分析和整理工作。

      4、早治疗。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根据不同类型传染病,及时将病人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或在家隔离治疗,同时在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病人所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发生大面积疫情时,可对与病人接触的其他人员进行预防性投药,对所在场所定期消毒。

      五、落实经费保障,改善学校卫生条件

      学校卫生条件好坏,直接影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教室、宿舍、食堂要通风良好;

      保证疫情发生时有足够的消毒、防护用品以及应急工作所需的经费。

      六、落实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处置有序高效

      学校对疫情发生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要有人指挥,有人值班,有隔离、消毒、防护、救护等具体措施和物质保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发展。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七、落实督查、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1、学校领导要熟悉学校卫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了解学校师生对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方面的意见,经常查看学生教室、食堂、宿舍等人员集中场所的卫生状况,经常检查

      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并将其工作实绩纳入考核与奖惩中。

      2、因工作不力造成后果的,要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情节特别严重的,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2013年3月

    篇八:学校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

      在当下社会,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制度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根据区教委有关文件精神,为确保我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工作扎实有效,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学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人员必须在思想上对传染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

      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学校结合本校的实际制订《传染病防控工作预案》,并启动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和防控工作预案。

      三

      、严格执行学校门卫管理制度。坚持凭教师证或学生证出入校门和做好来访登记工作,凡患传染病或疑似者,一律禁止进入校园。

      四、严格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工作。坚持晨检、午检制度,并做好晨检、午检记录。一旦发现发热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学校,与此同时要跟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在第一时间送学生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学生治疗阶段,不得到校,必须痊愈后持县级以上医院的康复证明才能返校就学。学生治疗期间,班主任必须每天跟踪疗情,详细掌握学生的"治疗进展并记录在晨检记录本上。

      五、做好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健康教育课、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对师生加强传染病知识和日常保健意识的宣传教育。做好对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业务培训。

      六、做好消毒和开窗通风工作。

      学校保证各个教室、功能室、办公室等相对独立、采光通风良好,完善洗手区的建设,同时为每个班配发体温表、口罩、药品及消毒用具和用品,设置专人每天做好消毒和开窗通风工作。

      七、按照要求,上报疫情

      一旦出现疫情,要及时了解基本情况并迅速报告。班级必须在发现疫情的第一时间上报学校,学校相关负责人向防保科、镇教委、学校卫生科、疾控中心汇报,同时通过疫情预警系统进行网络报告,积极配合疾控中心做好疫情处理与控制工作。对瞒报、迟报、漏报疫情,并产生不良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篇九:学校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

      一、传染病病症特点

      传染病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有些传染病还有季节性或地方性。传染病的分类尚未统一,可以按病原体分类,也可以按传播途径分类。传染病的预防应采取以切断主要传播环节为主导的综合措施。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3个环节,即传染源(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传染他人的途径)及易感人群(对该种传染病无免疫力者)。若能完全切断其中的一个环节,即可防止该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各种传染病的薄弱环节各不相同。在预防中应充分利用。除主导环节外对其他环节也应采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各种传染病。

      二、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精选21篇)

      在现在社会,我们都跟制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拟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精选2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1一、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报告制度

      设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及指定疫情报告人,统筹疫情报告工作。学校疫情报告人可由校医兼任,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校疫情、疑似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工作。

      建立卫生应急协作机制,明确属地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定点医院)、卫生健康部门以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加强疫情信息沟通。

      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等重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立即向属地疾控机构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配合做好排查和后续相关工作。

      二、晨检制度

      托幼机构每天儿童入园进入班级前,卫生保健人员做好体温检测和晨检工作,对儿童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托幼机构午睡前应加测一次体温。

      中小学校在入校前完成体温检测。每天早晨第一节课上课前,班主任完成对学生健康状况的询问与观察。高校和中职学校应在早晨第一节课前完成体温检测和数据收集工作。幼儿和中小学生应在晨检后先洗手再入园(校)。教职员工(含厨工)也应进行晨检。

      询问和观察要点为:

      (1)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发热(腋下温度≥37.3℃或额头温度≥36.8℃)、咳嗽、乏力、呼吸不畅、腹泻、流涕、咳痰等。

      (2)其他传染病相关症状:皮疹(含皮肤、口腔黏膜等)、呕吐、腹泻、黄疸、腮腺肿大等。

      如果晨检和日常观察中发现学生出现各种感染症状,请立即向其发放一次性口罩,并将其转至隔离房间等待,由校医及时进行排查。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及时报告,做好记录并通知家长。

      校医院/校医室(保健室)应做好晨检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每天及时收集、统计和报告。确保及时发现疫情并立即报告。

      可使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做好晨检日检信息登记和上报工作。及时核实、报告和跟进处理预警信息。

      三、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

      学生和幼儿因事、因病不能到校上课者,应由家长向班主任提出请假,因病请假要出具医院证明。如因突然发病,无法由医院开具证明者,应及时向班主任(辅导员)口头请假,事后补交假条或医院证明。

      班主任(辅导员)要关注本班学生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课的同学,应问明病因,填写学生因病缺课登记表,及时报交校医。

      人事部门每日登记缺勤的教职工,追踪缺勤原因,并做好记录,及时报交校医。

      校医(保健教师)对师生因病缺课登记表进行汇总、分析,若发现聚集性情况,应及时通报学校疫情报告人,向疾控机构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四、复课证明查验制度

      严格执行患传染病学生或幼儿复课前的查验工作,尽量避免续发病例的发生。

      患传染病的学生或幼儿病愈且隔离期满后,班主任(辅导员)应督促其先到医院或社区开具病愈证明,复课前持医院病愈证明到校卫生保健室复核确认登记,方可回课室上课。

      若校医复核结论与学生的医院病愈证明不一致,以校医的结论为准,学生暂不返校上课,并遵照校医的休假建议继续休息。

      校医应向家长做好沟通解释,若家长对复核结论、休假建议存在争议,校医立即将情况报告校领导、教育主管部门和疾控机构,协商后做出是否返校的决定,并通知学生和家长。

      五、健康管理制度

      疫情期间暂停师生常规年度体检工作。

      若发现学生出现发热、乏力、气促、干咳、腹泻、呕吐等症状,班主任要及时报告并对学生进行隔离至痊愈,并通过校医复核通过才能返回上课。

      若发现教职工出现发热、乏力、气促、干咳、腹泻、呕吐等症状,要及时调离岗位,直至痊愈,并通过校医复核通过才能返岗。

      六、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托幼机构、小学、初中使用)

      在儿童入园入学(幼儿园、小学、初中)时,学校(含托幼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收取儿童查验证明及接种证复印件,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疫规划系统进行建档和查验。

      对于需补种疫苗儿童,学校应通知家长或其监护人带儿童到接种门诊补种疫苗,在入学入园后3个月内完成疫苗补种工作。

      查验工作完成后,学校应将本单位的查验证及补种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并上报辖区接种门诊。

      七、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

      建立学校环境卫生检查小组,制定卫生检查标准,指定负责人,加强校园环境卫生领导工作。由学校主管卫生人员每周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各卫生区域进行检查和督促,记录每次检查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并整改。

      每日对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卫生间、礼堂、浴室等公共场所及垃圾桶站消毒一次。疫情期间每日对上述场所开窗通风情况进行检查。

      规范保洁卫生操作,清洁人员需每日工作前接受体温检测,腋温不超过37.3℃或额温不超过36.8℃方可开始工作。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或乳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并按要求对场所等消毒工作做好记录。

      规范相关垃圾规范处理操作,卫生保健室和独立的隔离场所产生的垃圾要用医疗废物专用袋严密包装,并及时清运。未清运的垃圾要置于有盖的桶内,每天用有效氯含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垃圾桶内外表面等;按照《医疗废物垃圾管理办法》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做好不同垃圾分类处理。

      八、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制度

      利用多种形式,包括微信、公众号、电视台、广播站、校园网、宣传栏、黑板报等,做好疫情防控知识普及工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防病知识和防护技术,引导师生员工正确认识疫情,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惧。各职能部门注意做好舆情控制,杜绝个人通过自媒体或微信等传播和扩散,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均以政府部门公布为准。提醒广大师生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出门戴口罩、勤洗手;

      2.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

      3.出现发热等症状,佩戴口罩并及时就医;

      4.不吃野味,将肉和蛋彻底煮熟;

      5.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密切接触;

      6.避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或活牲畜;

      7.不要随地吐痰;

      8.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9.非必要,不去疫情防控重点区域;

      10.做好室内环境通风工作,保持空气清新。

      九、通风、消毒制度

      制定校园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制度和具体细则,各类场室应尽量保持通风,空气流动。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2传染病是有生物性病原体引起的一类疾病,能在人群中广泛传播,造成流行。学校是传染病易感人群集中的场所,学生的免疫功能不够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侵袭的能力比较弱,又因互相密切接触,集聚在一起生活、学习,一旦有了病人,便使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具备基本条件,而成为高发人群,使传染病得以传播。

      因此,特制订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如下:

      1、学校把传染病管理工作列入卫生防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传染病管理工作的认识和领导。

      2、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普及健康知识,及时做好学生的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工作。

      3、学校经常的、定期的对教职员工进行健康体检,对饮食、饮水从业人员必须每年进行有关项目的检查,凡体检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一旦发现有传染病,马上调离工作岗位,需经医生证明治愈后,才可上岗。

      4、经常开展全校性的爱国卫生大扫除,建立定期清扫和保洁制度。教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时,对教室进行空气消毒,并教育学生做到不去或少去公共场所,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大力加强学校的饮水、饮食卫生管理,食堂的一切必须遵守《食品卫生法》,自觉做好饮食卫生,确保学生吃得干净卫生,防治食物中毒的发生。

      6、传染病管理必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处理疫点,就地扑灭疫情。

      7、一旦在学校内发现学生患急性的传染病,即刻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根据病情的不同,送传染病医院或在家进行隔离,同时对教室进行全面的消毒,对易感者予以医学观察,以防疾病扩散、蔓延。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3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切实保护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报告制度》等文件,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防控制度和措施:

      一、工作职责

      1、确定传染病疫情预警,而当同一类传染病有3人以上同时发病时,及时按程序报告。

      2、学校传染病领导小组根据疫情情况,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和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协调和组织指挥。

      3、班主任一旦得知本班学生确证为传染病,应第一时间履行程序。

      4、学校办公室采用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对易感人群应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用药,群体防护措施。

      6、充分利用校园网、黑板报等形式及时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教育,切实加强学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7、建立学院传染病监控与报告制度。班主任应及时掌握学生出勤、健康情况,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及时与卫生保健教师联系,并同时向学校办公室报告。班主任每天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前一天的疫情,由领导小组负责统计上报。

      8、心理辅导教师协助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

      二、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具体预防措施要做到:

      1、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阻断可能造成扩散的一切联系,等待卫生防疫部门的处理。

      2、疫点消毒。由卫生防疫部门对疫点进行彻底消毒。对易感人群注射疫苗或进行预防性治疗。

      3、疫情调查。学校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

      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4、应通过广播、校园网等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使学生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5、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止疾病的发生蔓延。

      6、在传染病发生期间,门卫要严格把好校门关,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校园,禁止外来人员进入食堂、教室等人员集中区域。在校期间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离校。

      7、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8、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9、督促和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4校园常见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圆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

      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中青年偶发。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3、流行性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4、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属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多数病例感染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16型,其次是5型和10型;另外,还有肠道病毒71型也与手足口病爆发有关。手足口病通常见于不足5岁的幼儿,成人也可发病。患者症状

      /体征包括皮疹、口腔内(疱疹性咽峡炎)和口周疱疹或溃疡、发热。传播途径通过人和人直接接触、空气传播或接触感染物体/表面。

      预防措施

      1、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学校也会有计划的实施紫外线灯照射及药物喷洒等空气消毒措施。

      2、接种疫苗。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冬季传染病的关键。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

      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避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平时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体质增强。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5、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无论学习或其他活动使身体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6、衣、食细节要注意。冬季气候变冷,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添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5为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发生、流行、蔓延和爆发,预防学校发生公共卫生事件,避免或减少对师生的损害,为学生的健康提供保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晨午检

      班级里保证经常具备几支体温计,供学生测量体温使用。晨午检时间,班主任一定要亲自过问寻查,班级内有无因病缺席的同学,缺席的同学一定要联系他的家长,弄清楚到底患的是什么病。学生在家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观察询问每位同学的身体状况,各班主任老师要尽早发现本班患病或疑似患病的学生,如果有学生出现发热、腮腺肿大、出皮疹疱疹、咳嗽咳痰频繁、口和手出现疱疹等症状,要及早向医务室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校医向学校领导、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教育主管

      部门报告。有同学感觉不舒服,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出皮疹、出水痘、两腮疼痛肿大、腹泻等传染病症状时,为其测量体温,如果同学出现发热(体温≥37.5℃)(≥38℃),要及早向医务室报告,校医重新为其测量体温,做好登记,患病的学生要尽早隔离去医院治疗,彻底治愈后,持医院诊断书才能返校。

      晨午检时,班主任要把班级当时因病缺席和在校发热学生的情况尽早报到医务室,早发现、早隔离,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不至于大面积流行蔓延。

      班主任老师对因病没来上学的同学要随时与之联系,追踪该学生的患病情况,如患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要及早向医务室报告,返校时也要持医院诊断证明。

      医务室校医对每个在校发热离校的学生和因病缺席的学生都做好登记。

      由专人(专职校医)负责对传染病疫情、疑似传染病疫情、学生因病缺勤等健康信息的进行收集、汇总与报告,定期对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知道学生的晨检工作。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等),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责任人,疫情报告责任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记制度。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原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责任人,疫情报告责任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本能感情况和可能的`原因,做好登记,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并以最快捷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漏报、谎报、瞒报、缓报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二、疫情报告

      由专人(专职校医)负责对传染病疫情、疑似传染病疫情进行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要依法履行职责,一旦发生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

      染病病人,要按照以下要求向发病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上级教

      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1、疫情报告人在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2、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与6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3、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与24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学校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如因疫情报告人玩忽职守造成学校内传染病传播流行,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当学校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事件时,采取下列相应措施:

      1、报告:立即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学校领导、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说明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单位名称、地址、时间、人数等内容,不得隐瞒、拖延、阻挠、慌报、不报。

      2、立即停止学校群聚活动。

      3、隔离:在上级各部门未到达之前,尽可能将患传染病者隔离。

      4、打120电话,积极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治患者。

      5、协助教育、卫生主管部门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报告、人员

      的分散隔离,向师生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消除师生恐惧心理。

      6、消毒:通知学生把教室和宿舍的门窗经常打开通风,使空气经常保持流通。室内通风,使空气流通是最好的消毒方式,加强教室、办公室、宿舍、活动场地等室内的通风换气,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降低室内空气中病毒的浓度。

      学校配备各类必需的卫生器材和消毒药械,各办公室、教室要配备洗手液、喷雾器,水龙头处要放置杀菌肥皂,进一步改善师生在校的卫生状况。

      由学校专人负责做好消毒工作,或班级学生进行消毒,做到定期

      消毒,学校将配好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或84消毒液),学生随时领取消毒液,对教室、走廊、门把手、宿舍、食堂、厕所、办公室的空间、地面、物品等进行喷雾消毒。

      三、病愈返校规定

      痊愈返校时必须持有关医院病愈诊断证明,先到学校医务室,交诊断证明,测量体温,体温正常后才能回班级。对发热同学返校的要求:按照市政府、市疾控规定,发热超过38度(含38度)的同学,自发热之日起7天后(第八天)才能返回医务室测体温、登记,(交诊断证明),最后才能回班,请班主任老师把住关。

      四、流行期间如有必要,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疫苗接种。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6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将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要求规定如下:

      一、落实组织领导,强化单位及一把手责任制

      1、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确保认识到位、职责到位、经费到位、检查到位、奖惩到位。

      2、建立“群防群控、盖边沉底”的工作网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二、落实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充分利用板报、校报、校园网、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2、教育学生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即: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3、各级各类学校应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每年至少集中开展两次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中小学校还应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告家长书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三、落实学校卫生制度,依法治校常抓不懈

      1、各级各类学校要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及定期体检制度;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课堂、宿舍、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疫情管理台帐制度。

      四、落实“四早”措施,确保疫情预防和控制无漏洞、无死角

      1、早发现。中小学、幼儿园要坚持晨检制度并保持经常化。晨检应在校医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特别是请病假的学生应及时查明病因。在传染病流行季节,还可增加午检。对可疑者应由校医做进一步检查、确认。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学校应以年级、班级或宿舍为单位,采取相应的排查措施,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督促其立即到医院就诊。

      2、早隔离。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确保其他学生不与之接触。根据传染病类型和传染性强弱,必要时对与病人接触的"人员进行相应隔离。

      3、早报告。学校的校医或校医院有关科室的医师为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人。在确认疫情的第一时间内报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并按照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要求做好疫情的登记、分析和整理工作。对报告的疑似病例被确诊或排除,要向上级机关发出更正报告。发生大面积疫情时必须按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的要求实行“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对不报、瞒报、漏报者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4、早治疗。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根据不同类型传染病,及时将病人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或在家隔离治

      疗,同时在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病人所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发生大面积疫情时,可对与病人接触的其他人员进行预防性投药,对所在场所定期消毒。

      五、落实经费保障,改善学校卫生条件

      1、学校卫生条件好坏,直接影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教学用房、宿舍、餐厅要通风良好;食堂建筑、设备及环境要求应符合《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厕所应有冲洗和洗手设施;要为学生提供符合标准的饮用水;有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完善的校卫生室。

      2、保证疫情发生时有足够的消毒、防护用品以及应急工作所需的经费。

      六、落实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处置有序高效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对疫情发生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要有人指挥,有人值班,有隔离、消毒、防护、救护等具体措施和物质保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发展。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七、落实学校卫生机构,加强日常管理

      1、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按规定设立卫生室或卫生科。卫生室应当设专兼职保健医生,具体负责师生的卫生保健工作。

      2、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教育部《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工作规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成立区域性的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机构。

      八、落实督查、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1、学校领导要熟悉学校卫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了解学校师生对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方面的意见,经常查看学生教室、食堂、宿舍等人员集中场所的卫生状况,经常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并将其工作实绩纳入考核与奖惩中。

      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到位、责任不到位的情况要予以通报,并责令整改。因工作不力造成后果的,要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情节特别严重的,要依法追究相应责

      任人的法律责任。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7一、总则

      1、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2、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除上述病种传报之外,水痘、手足口病、结核性胸膜炎也要及时上报。

      二、建立防治网络

      在卫生部门的领导下,组成县教育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等为一体的学校传染病防治网络。

      三、具体工作:

      1、建立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和报告、责任制度,建立完善的防范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预防饮食饮水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学校有专人负责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做到早期发现病人,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学校卫生室做好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对班主任进行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加强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登记以及健康情况巡查,保持教室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

      3、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卫生活动,利用健康教育课、卫生广播等,根据不同的季节特点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

      4、加强学校环境卫生,消除卫生死角,消灭蚊子、苍蝇等病媒生物和肠道寄生虫的危害。

      5、认真做好学校食堂卫生自查,完善各项传染病防治措施,做好学生的计划免疫接种工作,推荐接种非计划有价疫苗。

      四、疫情报告和控制

      1、学校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有专人负责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县教育局安办、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漩口镇卫生院,并做好登记工作。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于六小时内上报。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于十二小时内上报。

      责任疫情报告人在丙类传染病监测区内发现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上报。

      2、做好学校的消毒隔离工作,控制并消除传染病在师生中的蔓延。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8一、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责任制,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意见》等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意识。

      二、制定相应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预案,确保涉及学校师生身心健康的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三、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与报告制度,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发现疫情,必须在2小时内报案。先报告乡卫生防疫站,同时报告教育局。

      四、学校指定专人作为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负责学校传染病的防控与报告工作。

      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传染病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黑板报等形式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六、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加强对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的督促检查。

      七、加强自我检查,落实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

      八、重视当地卫生部门提出的整改措施,改进学校卫生工作,消除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各种隐患。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9学校领导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建立预防保健协调组织,明确校长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确定专人负责预防保健工作并有疫情报告人,具体防治制度如下:

      一、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积极配合社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老鼠和蚊、蝇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二、有计划地改造学校公共卫生设施,加强饮用水卫生的管理。

      三、建立健全全学校传染病监控与疫情报告制度,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制定晨检制度,做好晨检查,班主任根据学生的`缺课情况,发现有疑似传染病及时报告给学校保健室,学校疫情报告人逐级做好疫情报告并做好登记工作。疫情报告顺序为:学生、班主任、保健室、学校领导、疾病防控中心、市教育局体卫科、市卫生局。

      四、对发生疫情的班级做到及时消毒、及时隔离,定期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浸泡等。保持室内环境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做到湿式清扫。

      五、学生患传染病愈后,须持医院出具的复课证明及有关化验单,经学校确认后方可复课。

      六、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学校网站、宣传窗、健康教育课、班会、板报、广播等途经,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预防传染病的相应知识和要求,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现学生健康状况有异常时,应及时带学生就疹,养成勤洗手、不面对他人咳嗽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七、根据季节积极配合防疫部门做好学生预防接种工作,以控制疫苗相关疾病在学校的流行。当有疫情发生时,易感人群、密切接触

      者可在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开展应急接种。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10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

      2、在院感科的指导下配合做好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3、患者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4、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每月大扫除一次。

      6、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7、弯盘、体温计等用后立即消毒处理。

      8、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清洁与消毒管理。

      9、一次性餐具、便器固定使用,保持清洁。

      10、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11、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

      12、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把,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13、垃圾置塑料袋内,送定点站处理。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111、学校应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成立学校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计划和方案,落实校长负责制及各部门相应职责,规范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确保传染病防治措施在校内实施。

      2、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①规定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保证传染病发病信息获取渠道通畅、及时。

      ②学校卫生老师承担疫情责任报告人,主要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收集、核实、登记、报告和分析工作。

      ③学校发生的各类传染病应及时填写《徐汇区学校传染病报告卡》,在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内上报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④建立学校传染病登记专册,做好传染病病例的登记工作。

      ⑤学校发生师生集聚性发热或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按照《徐汇区学校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传染病)应急处理规范》要求落实相应的措施。

      ⑥禁止瞒报、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3、加强学生健康情况检查工作

      ①开展每日学生晨检工作,掌握学生传染病发病信息,及时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建立晨检工作登记专册,做好每日晨检记录并执行相关工作制度。

      ②每周一次由卫生老师对全校师生健康、传染病发病及出勤情况进行巡查,并做好定期巡查记录。

      4、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①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采取及时、有效的隔离措施,并严格掌握患病返校学生传染病的隔离期限,同时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和必要的干预措施,严格控制传染病在校内传播。

      ②按照“徐汇区学校消毒隔离制度”要求,健全和执行学校消毒管理制度,实施预防性消毒和传染病终末消毒工作。

      5、利用学校教育网络对师生开展健康教育,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

      6、严格学生预防接种凭证入学制度,积极实施国家免疫规划要求,保证学生完成各类疫苗预防接种,提高学生免疫水平。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12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校传染病防控及相应保障措施、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疫情处理及学校卫生工作监督管理。

      第三条

      为了有效地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每年制定相应的防治工

      作计划,并将其列入校年度工作计划。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四条

      成立学校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由一名校领导负责全面工作,并且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传染病防治,配备专用的计算机、电话、等通讯工具。

      第五条

      学生科、总务科、教务科承担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六条

      由专人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对校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建立传染病登记册和预防接种登记册。

      第七条

      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传染病预防知识宣教,各医务人员定期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

      第三章

      疫情报告制度

      第八条

      校办公室为责任报告单位,负责本校的疫情报告工作。

      第九条

      责任疫情报告人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发现,有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十条

      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上报传染病报告卡,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三年。

      第十一条

      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进行报告。对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应于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进行报告。

      第十二条

      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于第一时间报告办公室,办公室在2小时内向灵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调查、采样与处理。

      第四章

      发生疫情应急预案

      第十三条

      发现疫情马上启动疫情应急预案。

      第十四条

      在学校传染病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成立防控工作各组织机构,并分工协作。

      (一)组织指挥组:负责进行防控工作的协调和组织指挥。

      (二)卫生防疫组:负责卫生防疫工作,出现疫情时实施对环境不间断的消毒,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注射,预防用药等。组织对疫区人员的体检、卫生宣教和疫情报告等。

      (三)医疗救治组:对发生疫情的病人及疑似病人进行诊断救治,采用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并视具体情况请求上级医院会诊、支援或转诊。

      (四)后勤保障组:负责所需药品、器材的采购、供应及生活保障。

      第十五条

      分设隔离病房,用于传染病人的隔离治疗,并由专人进行清扫消毒。

      第十六条

      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和上级统一要求,实施建议学校做出相应的隔离措施。

      第十七条

      建立疫情信息员报告制度,每天向校医室报告前一天的疫情,由办公室负责统计上报。

      第五章

      预防

      第十八条

      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定期体检。做好新生入学的健康教育工作。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以季节性的传染病为重点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第十九条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对各班班长进行一定的培训,采取相应的排查措施。

      第二十条

      根据国家和地方法规为学生实施计划免疫,应接种率达100%。

      第二十一条

      对食堂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建立食品卫生安全制度,定期检查。

      第二十二条

      对教室、宿舍等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扫和定期消毒进行监督,并建立相应制度,定期检查。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13一、疫情报告制度:学生在校期间如有传染病的发生,应及时、准确地报告市疾控中心(在经医院确诊或实验室检查)。顺序:学生———班主任———卫生室———校长室———市疾控中心、市教育局。

      二、晨检制度: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加强晨检工作。对患传染病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应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隔离治疗,并对已发生传染病班级的其它学生要在卫生部门指导下进行预防性服药,如板兰根、维生素C等。

      三、消毒制度:认真做好教室、专用教室消毒工作,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和住宿部要重点消毒,勤洗晒衣被并用紫外线消毒车和含氯消毒液喷洒、揩擦消毒。

      四、病愈后复课要求根据不同的传染病隔离时间来决定隔离期限,隔离时间未到的必须要有医院传染病科证明,并由卫生室复检后学生才能进教室上课,反之仍作为病未愈不能来校上课。

      五、传染病流行季节,加强这一内容的健康教育,教育学生勤洗手,及时做好学生的计划免疫,防止交叉感染。学生离校一个月以上或外出离本市返回时,应向家长询问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并要经过医务人员重新检查。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待检疫期满后方可回班。

      六、对患传染病的学生所在班和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学生进行检疫,隔离、观察、不串班。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

      七、工作人员家中及学生家长发现传染病人应报告学校领导,采取必要措施。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14一、成立学校防控领导小组,成立预防机构,承担校内传染防治和疫情报告。

      二、把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

      三、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四、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消除污染源,出四害、改善生活条件。

      五、开展爱国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教育学生讲卫生,同时加强学

      校饭堂饮食卫生管理杜绝"病从口入"。

      六、定期给全校师生进行健康体检,以便做好常见病的预防保健工作。同时根据病情,对师生进行预防接种工作。以避免传染病流行。

      七、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隔离、早治疗。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15一、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教学所每学期至少要安排一次,分年级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管理教育的班主任应利用晨会、班会等阵地培养学生卫生习惯教育的全校老师应始终关注学生的生活状况和身体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正确指导。所有学员应参加一年一度的体检,发现有疾病和传染病的学员,班主任应及时通知其家长,督促家长对孩子进行治疗。

      二、加强消毒工作,加强饮食卫生。总务所要求每月消毒两次教室,爆发期间每天消毒。

      三、对病学生的处理计划。如果学生生病,上班时间由班主任及时联系家长,需要到医院就诊的,由班主任负责;如果没有班主任,科任教师将学生送往医院,不得拖延,更不能因任何原因将其他学生送往医院。

      四、对传染病的处理方案。如果发现传染病,应立即向学校报告,通知家长,必要时隔离学生因病回家就诊,班主任应随时询问学生的病情,学生病好后,可以带着医院的治愈证明书回学校学习,班主任应立即妥善处理生病学生的物品。发生重大传染病时,学校应立即报告,按疾病预防措施妥善处理。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161、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接受相关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2、设诊疗区和清洁消毒区,保持室内清洁。

      3、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应当分室进行。

      4、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5、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灭菌程序必须遵照国家2004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6、进行内窥镜诊疗前需对病人做乙肝表面抗原(HBsAg)过筛检查,必要时进行抗—HBV、HCV、HIV过筛检查。对HBsAg阳性者或特殊感染和非特异结肠炎患者等应使用专用内镜或安排在每日诊疗工作的最后。

      7、每日诊疗工作结束,用75%乙醇对消毒后的内镜各管道进行冲洗、干燥,储存于专用洁净柜内。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进行清洁消毒。

      8、每日诊疗工作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采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

      9、做好内镜诊疗、清洗、消毒登记工作。

      10、储存柜每周清洁消毒一次。

      11、每日监测使用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并记录,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每日室内紫外线消毒。

      12、每月一次对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戊二醛培养。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17校园传染病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学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特制订以下制度:

      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1、学校师生员工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都应立即向校医务室报告。

      2、校医务室实行首诊负责制。在发现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时,必要按照规定时限:甲类传染病(包括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病种),6小时内报告;

      乙类传染病12小时内报告,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向负责传染病管理的校分管领导和区教育局分管领导报告,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向区疾控中心报告。根据传染类别、发病人数、病情等疫情程度,逐

      级上报。任何人不得瞒报、谎报、缓报疫情。一经发现将视情节后果追究责任,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晨检制度

      1、每日对在校学生和教职工开展晨检,仔细询问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

      2、以班为单位,实行班主任督促责任制,及时检查卫生员每日晨检记录并上交至校医务室。在上午第二节课间将缺勤同学的名单和缺勤的原因及时送到医务室,下午缺勤同学的名单和缺勤的原因,在4点钟之前送到医务室。每天有卫生老师汇总统计,以便及时了解学校每天发生疾病的情况。

      3、发热在摄氏38度及以上或患传染病的同学一定要回家看病休息、隔离,病愈后复课必须由卫生老师检查,确认痊愈后方可进教室上课。

      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1、各班指定专人负责对早晨入校的的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各班均需备有学生缺课登记本,内容、日期、学生姓名、缺课原因、报告校医时间、备注等。

      2、各班班主任负责每天的"学生缺课登记,因病缺课的调查核实。班主任可委托班干部及时将因病缺课学生名单及具体情况报告校医务室。

      3、校医务室对缺勤学生应及时进行追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学生因病缺勤登记本上,如果是传染病缺课的应填写病名、发病时间、诊断医院及目前在家或医院隔离治疗情况,未明确诊断前,在备注栏填写主要临床表现、症状等。

      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一、传染病

      1、一般突发事件

      学校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

      ①启动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疫情通报。

      ②组织专门人员督促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

      ③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对集体活动要进行控制。

      ④传染病流行时要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⑤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2、重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②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④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⑤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3、特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在二、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②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③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学校不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调整大型学术活动和会议的时间;

      学校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和学术活动;

      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暂缓进行;

      暂停成人教育和业余培训等教学活动。

      ④对教室、实验室、食堂、图书馆、厕所等场所在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⑤学校每日公布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4、校内疫情

      校内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以下工作:

      ①要根据出现传染病的种类和病人的活动范围,相应调整教学方式。出现一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鼠疫及肺炭疽的疑似病例,可对该班级调整教学方式,暂时避免集中上课;

      出现一例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或两例及以上疑似病例,学校在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可对该班级和相关班级实行停课;

      如出现两例及以上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及校内续发病例,可视情况扩大停课范围。若需全校停课,须报区人民政府批准。

      ②采取停课措施的班级或学校,应合理调整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采用网上授课、电话咨询与指导、学生自学等方式进行学习。做到教师辅导不停,学生自学不停。如学校停课放假,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

      ③尊重和满足师生的知情权,主动、及时、准确地公布疫情及防治的信息。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二、食物中毒

      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生校内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应做好下列工作:

      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出售活动,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当地卫生、教育和公安等部门;

      2、立即将发病师生送往医院,并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待确认后交予卫生部门处理;

      4、积极配合卫生、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维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6、配合卫生部门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预防接种严重反应或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

      1、迅速报告卫生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请求派遣专业人员进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事件原因。

      2、及时将受害师生送医院接受救治。

      3、尽快采取各项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态的发展。

      4、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杜绝隐患。必要时对事故和损害的责任人追究责任。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181、幼儿园成立创安领导小组,未保领导小组及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及护校队。安全工作层层负责、落实到人。

      2、及时传达、宣传和学习上级领导有关安全文件,提高老师的安全教育及管理意识。

      3、定期对全园教职工进行消防讲座等培训。

      4、建立和执行房屋、设备、消防、防盗交通等各项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建立执行食品、药物的管理制度。并落实安全工作每日巡查制度。

      5、严格执行幼儿接送卡制度,加强门卫管理,平时要关好门,对来访者进行询问登记,严防幼儿走失。

      6、食堂定点采购,并实行查证制度,四十八小时留样制度。食堂对食物的操作与保存应注意卫生,以免食物中毒。

      7、加强卫生防疫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及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做好春、秋传染病高发期的消毒工作。医务室按时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并把好晨检关,以免传染病蔓延。

      8、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体检。

      9、利用活动、游戏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和自我防范的教育,防止发生触电、走失、摔伤、烫伤、食物中毒、吞食异物等事故。

      10、定期检查更换重点部门(财务室、电教室、档案室、广播室等)的消防器材。

      11、发生重大事故应及时启动预案。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19一、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患者感染率。

      三、感染管理办公室医护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漏报率的调查,督促病房如实登记院内感染病例,杜绝漏报。

      五、分析评价监测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10%以内。

      六、经常与检验科细菌室保持联系,了解微生物学的检验结果及抗生素耐药等情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七、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院内感染监测工作的意义和监测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八、拟定全院各科室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

      九、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推广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剂。

      十、对广大医务人员进行预防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做好有关消毒、隔离专业知识的技术指导工作。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20一、为加强学校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学校应成立传染病防治领导组织,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固定专(兼)职保健医生/教师负责疫情管理、消等工作,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二、学校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其它乙类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三、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医疗保健、疫情管理人员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

      四、落实“晨检、午检、晚检”制度,对请假、缺课的学生要询问原因,注意追踪,确保对传染病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五、加强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开设健康教育课、设立宣传栏、举办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卫生部门要经常深入学校进行防病知识宣传,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六、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教室、宿舍要经常通风,设置防蚊灭蝇设施。食堂要讲究卫生,预防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学生要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七、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对那些玩忽职守,导致传染病疫情扩散流行的单位和个人,将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21一、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

      教导处必须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分年级段对学生进行有关传染病防控的教育;班主任要利用晨会、班会等阵地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

      养成教育;全校老师都应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正确的引导。所有学生必须参加一年一度的体检,发现有疾病和传染病的学生,班主任应及时告知其家长,督促家长对孩子进行治疗。

      二、加强消毒工作,强化饮食卫生。

      总务处要安排督促每月两次对教室进行消毒,爆发期间坚持一天一消毒。

      三、对生病学生的处理预案。

      若学生生病,上班时间由班主任及时联系家长,需要去医院就诊的,由班主任负责;在班主任不在的情况下,由科任教师带学生去医院,不得拖延,更不得以任何理由委派其他学生带去看病。

      四、对传染病的处理预案。

      发现传染病,应及时向学校汇报,并通知家长,必要时进行隔离;如学生因病回家就诊的,班主任应随时询问学生疾病情况;学生病愈后,持医院的治愈证明方可返校学习,班主任要及时、妥善处理好患病学生的物品。发生重大传染病,学校要及时上报并按疾病防控预案进行妥善处理。

    推荐访问:学校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 工作制度 传染病 防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