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田范文网 - www.zymmds.cn 2024年05月13日 23:01 星期一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学习强国 >

    人才强国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5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3-06-11 12:50:03

    篇一:人才强国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

      

      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综述及理论阐释

      摘

      要: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国内外相关文献在理论上一般从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能力结构等层面进行界定;实践上一般从政府、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支持措施、培养模式和方法的角度进行研究。从心理学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三个理论视角全面阐释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对于当前科学制定跨世纪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综述

      创新人才培养是21世纪以来我国实施人才强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什么是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创新人才的有关界定及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分别从心理学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对创新人才进行理论阐释。

      一、国内外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研究综述

      国内外相关文献在理论上一般从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能力结构等层面进行界定;实践上一般是从政府、高等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支持措施、培养模式和方法的角度进行研究。

      1.国外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研究综述

      国外文献对创新人才的研究一般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创新人才内涵的理解大都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Guilford)的《创造性才能》和《创造力与创新思维新论》两本著作的问世使创造性人才研究成为一个热门课题。他把富有创造性的人的人格特点总结为8个方面: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强烈的好奇心;知识面广,善于观察;工作讲求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有丰富想象力;富有幽默感;意志品质出众。麻省理工学院强调给学生打下牢固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基础,培养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许多大学都在追求培养创新人才,截止到1998年,仅哈佛大学就已有35名教师、38名毕业生获得诺贝尔奖。英国大学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绅士型领袖和学者。19世纪教育家纽曼认为,绅士型领袖和学者就是“学会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析,情趣高雅,判断力强,视野开阔的人”。德国大学受洪堡的“完人”与雅斯贝尔斯的“全人”教育理念影响,注重完善学生的人格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学术人才与高级专门人才。

      2.国内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研究综述

      1919年,陶行知先生在《第一流教育家》一文中提出:“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人。”国内代表性的观点有:“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它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

      关于具备哪些知识最利于创新能力培养有两种最具代表意义的观点:一是“知识结构三层次论”,以宋彬提出的“胶团模型理论”和创造学家庄寿强提出的“知识层次模式理论”为代表,这两种知识结构理论都认为知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专业知识或核心知识,能够在创造活动中直接解决创造难题,第二类是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第三类是与专业知识相距较远的知识;二是知识结构多层次论,这种观点以彭宗样的“王”牌知识结构模式理论和殷石龙的创新主体基本知识结构理论为代表。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对创新人才界定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强调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国内有比较明确的界定,而国外只有创造性思维、创造型人格等外延较窄的概念;其二,国内理解大多局限于“创新”,对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质关注不够,国外则强调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创新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其三,国内理解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而国外大多把社会对创新的需

      要融入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之中。

      本文认为,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并能够通过相应的创新能力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从社会意义上讲,就是指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以科学探究态度不断实现自我创新和超越,为社会发展做出创新贡献的人才。

      二、国内外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更关键的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发达国家都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根本。

      1.国外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2)英国政府建立高等教育创新基金。英国政府启动了“高等教育创新基金”,与高等教育及企业和社区联系基金相结合,支持在大学周围建立各种科技网络群。同时,该基金还支持各大学内部建立专门机构从事专利申请与保护、公司筹建和市场开发等活动,促进英国大学周围高科技网络群的形成。

      2.国内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2)南京大学:研究生“3+2”创新基金。南京大学推出“3+2”模式的研究生创新工程来激励创新,“3”是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资助基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2”是启动两种经费提升研究生课程质量,即“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资助经费与“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经费。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阐释

      1.心理学理论的解释

      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人人皆有,它是人的智力发展和创新心理的集中体现。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美国心理学家、创造学家吉尔福特(J?Guilford)指出: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发展的只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创造性未得到发挥。心理学研究表明,由于个体心理基础不同,创造力的最佳年龄区会表现出一定差异,培养具有高水平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需要从娃娃抓起。大学生精力旺盛、乐于探索、可塑性强,在知识、智力、情感上具备了成为创新人才的前提条件和素质。因此,高等院校要遵循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展。

      2.人力资本理论的解释

      舒尔茨(1961)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够产生递增的收益;卢卡斯的“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型”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具有通过学校学习积累人力资本的“内部效应”和“干中学”积累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总体来说,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接受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首先,人力资本效能的发挥要求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必须有良好的外部激励机制。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生产过程仅仅是人力资本形成过程,而人力资本中所蕴含的知识和技能的有效使用必须在人力资本主体和客体相得益彰的机制中进行,也即人力资本效能发挥的好坏还取决于是否具有对其构成激励的外部机制。因此,高校必须优化人力资本发展环境,要形成“以制度激励人,以学术氛围吸引人,以资源保障人”的人才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要鼓励创新,支持冒尖,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

      其次,人作为知识的载体,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有更多投资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第一生产要素被列入生产函数中,造成管理者对知识型员工的大量需求。人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这就决定了管理的目标只有依靠人的能动性的发挥才能得以实现,人才资源开发的绩效不仅取决于个人能力、观念和对群体的适

      应性,更取决于高校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管理取向、教学科研及管理机制。高校的管理使命应在塑造人的基础上,以人的知识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本,通过对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科学规划,大力投资、引导人才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使人才获得超越生存需要的更全面的自由发展,实现人才价值最大化。

      3.终身教育理论的解释

      参考文献:

      【2】刘宝存.什么是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中国教育报,2006-10-09.

      【3】冷余生.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高等教育研究,2000(01).

      【4】彭宗祥,徐卫.大学生创新创造读本.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5】殷石龙.创新学引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

      【7】林彩芬.析终身教育理论.温州大学学报,1999(03).

    篇二:人才强国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

      

      建立科技创新机制,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论文(优秀范文五篇)

      第一篇:建立科技创新机制,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探索成效

      论文摘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立开放创新实验室、建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和创新学分等几种措施,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大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形成持久有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对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发展,而且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各大高校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及功利化思想的影响,部分高校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划上了等号,没有专门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管理机构,只有在组织参与国家、省市等各级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时,才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等部门组成临时管理机构,并且仅对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提供资金、场地和技术支持,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缺乏持久性,培养机制与时代要求不符。为了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持久有效,我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进行了大力改革,在建立创新管理机制、开放创新实验室、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和创新学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服务。

      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建立有助于以“科技创新”为中心来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实施内容,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之中,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整合优化成有机的整体,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要由管理部门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两部分组成。管理部门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科研处、招生就业办公室等相关单位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整体规划和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规划和审查科技创新课题的开展、资金的使用等管理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各系部抽调文化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组成,主要负责研究本校大学生科技活动发展的方向,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进行甄别与推荐,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技术指导,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果进行评估等指导工作。

      2、建立24小时开放的创新实验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综合性高、应用性强的学术研究活动,从而对实验场地、设备等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固定的实验场地和必要的仪器设备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因此,我校开放所有本科实验室,建成了实验室网络化管理系统,统一协调管理实验资源的使用。此外,在整合现有设备资源的基础上,建成了一个24小时开放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除了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外,还采用了门禁、监控等安全防范装置,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固定、便利、安全的场所。

      创新实验室坚持开放性和自主性原则,开放性是指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开放、实验仪器等资源全部开放,由专职实验员负责实验室的资产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等;自主性是指学生处于创新实验的中心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组队、选择课题、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分析结果等。创新实验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解决必要的经费支出。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设立,解决了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必须的经费支

      出,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用于支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基金的使用以课题为导向,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按照“理论结合实际、鼓励技术创新、突出研究重点、注重应用实效”的原则选择课题,打破平均分配的传统思想观念,按照课题的实际需要,对立意新颖、实用性强的课题适当增加经费额度支持,所批准的资助经费将按项目立项、中期检查合格、结题答辩三个阶段分别划拨50%、30%、20%。

      近年来,随着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都有较大的增幅,但与学生人数和活动数量增加相比,远不能满足深入开展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因此,我校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邀请企业参与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提供了又一资金来源,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广泛的研究课题,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社会资源,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4、设立综合教育学分,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氛围。

      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为了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我校结合本科教育教学发展实际制定了《综合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包括教育管理、科技文化创新、社会实践、职业技能及自选活动等五个方面,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综合教育学分方可毕业。综合教育学分每学年审定一次,由所在系的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定审核,院学生工作委员会最终审核确定,并记入学生本人档案。综合教育学分是推荐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定奖学金等大学生评优活动的重要依据之一,未修满当学年综合教育学分者,取消该学年各种评优、评奖资格。综合教育学分的设立,使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创新活动,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要求。

      5、结语。

      我校通过上述几项强有力的举措,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科技创新教育取得了优异的成果。2010年,我校有近千人次参加了科技创新训练,在各级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11项、省级奖励59项,相比以往,参与学生人数、获奖层次和数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更令人可喜的是,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层次有了明显的提高,与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紧密。2010年,我校大学生独立研制开发的“51单片机试验箱”、“PLC教学试验台”、“通用电工电子实验室成套设备”等实验设备已经在教学中投入使用,累计为我校节约设备资金10余万元。通过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看出,改变传统观念,开拓多种途径,建立长效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对于加速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邓春岩,陈芳,陈攀峰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106—108。

      [2]罗家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及其培养。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1,22,(6):88—90。

      第二篇:科技创新论文

      从冷战看军事科技与民用科技的平衡重要性

      赵旭2010011237科技,作为影响人类历史文明的重要因素,象征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科学技术伴随着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在浩瀚如烟的历史往事中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演出。我们几乎在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发展中都能看到科技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以一个普通人的眼光来审视科技,那我们对科技的理解往往就只停留在它给我们日常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但是如果我们放眼国家的兴衰民族的振兴,那么科技无疑就是决定性力量。军事,作为一个国家振兴的重要保证,与科技的依赖关系随着当今新军事浪潮的推进变得愈发紧密。这自然就带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军事科技与民用科技的关系到底应该怎样协调。

      首先,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军事科技与民用科技的特点。

      军事,是军队事务的简称,是与一个国家(或者政权、集体)生死存亡有关的重要事务以及法则,其独一无二的目的性造就了其独一无二的特殊性。其形式也由远古时代的肉体对抗发展到了现在的信息对抗。

      从人类漫长的军事历史来看,军事形式的军事理念的重大改变都无一不与当时的重大科技发展有关,比如说火药的成熟运用使人类进入了热兵器时代,飞机的发明使人类的战争空间发展至三维立体,核武器的发明使人类的战争威力达到了令人恐怖的程度。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以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为代表的高科技不对称战争的爆发和进行,我们越来越发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军事上的另一轮技术革命、观念革新,制信息权已经成为了超越制空间权的首要战争获胜准则。

      所以我们首先可以得出军事科技的特点,也就是影响力巨大成效显著,进而我们可以自然而然的得出结论,军事科技的技术含量非常高,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也是非常大。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最前沿军事科技、具体来说是军事武器所涉及的领域不是很广,往往就是比较单一的领域。

      而相比于军事科技,民用科技由于其面向对象以及应用环境的不同,其要求就会相对较低,但是所涉及领域就要大很多。另外,民用科技与军事科技不同,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易于产业化、商品化、易于带来经济效益。

      正如前文所述,军事科技和民用科技作为科学技术的两大应用领域,分别具有其独特之处,而同等重要。所以,如何依据一个国家现有的科技力量和现实情况去平衡两者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成为现在及以后科技发展的重要考虑因素。

      在近现代历史上,有很多国家或主动或被动地接触到了这个问题,在特定的历史背景环境中,他们又是怎样寻求一种平衡二者的方法的呢?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的十分不平凡的时期,人类的政治、科技、文化、战争、思想都在这短短的一百年发生了重大变革。而该世纪的后半叶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国际舞台被两大阵营的铁幕所笼罩,美国、苏联两大超级大国在二战过后不可避免地由并肩战斗的战友走向了针锋相对的敌人。

      而冷战时期,人类的科技发展又是达到了历史的顶峰,那么作为国家力量竞争的重要因素的科技无疑会被两国而过充分利用用作国际竞争的筹码。

      实际上,回顾整个冷战的历史,我们似乎不难发现,美苏两国的争霸实际仿佛就是科技的竞争。

      没有哪位政治家、军事家不感慨于广岛长崎原子弹的巨大威力,在恐怖的高科技武器面

      前,国家间的较量似乎变得那么简单,谁拥有了更先进的武器谁就占据主动。于是,美苏两国就展开了一场持续达半个世纪的科技上的较量,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而最精彩的莫过于两国在军事科技上的竞赛,更准确来说是军备竞赛。

      1945年-1957年第一阶段军备竞赛主要是在研制核武器领域。

      1945年7月,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49年8月,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国在战后的核垄断地位。

      1952年10月,美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次年8月,苏联氢弹试验成功。随后两国均在核武器的实战化、高质量、小型化方面展开竞赛。据统计,1945年至1985年,全世界共进行了1570次核爆炸试验,美苏两国分别进行了80次、562次核爆炸试验,占世界总数的80%以上,两国拥有的核弹头总数达4.5万上,占全世界的90%以上。

      军备竞赛的第二阶段为1957年至1983年,双方以研制核弹头的运载工具以及新型核弹头展开竞赛。

      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发射上天空,1958年美国也成功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东方1号”宇宙飞船在加加林的操作下首次绕地球飞行并返回地面。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

      飞船登上了月球。同时,美苏又进行了多次的洲际导中短核导弹发射试验。从1957年至1984年,全世界发射的3000多颗人造卫星中,两国总数占到了90%以上,且70%是军用卫星。到1986年,洲际导弹、潜射导弹、重型轰炸三种战略武器合计数:美国1989件,苏联2594件,核弹拥有量,美国为1.3万余枚,苏联为9640枚。

      第三阶段,在80年代初90年代末,以研制建立战略系统为主要内容,如1981年4月,美国进行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实验,此后又多次进行了同类的飞行,苏联在1983年进行了首次小型航天飞机的试验,此后两次试飞成功。在这个领域中,美国在航天飞机方面领先苏联,苏联在范围性武器系统和建立航天站方面领先美国。

      在常规武器发展方面的竞赛也相当激烈,美苏两国的飞机、舰船、坦克、装甲车、火炮、导弹等更新3-5代,而且性能不断提高。

      可以看到,美国苏联都将科技尤其是军事科技作为各自发展竞争的重中之重。从以上数据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整个美苏军备竞赛、军事科技竞争的过程中,两国整体实力接近、在具体的不同领域各有千秋,互有攻守。

      但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内外交困最终克里姆林宫的镰刀旗落下,美国在整个冷战的漫长过程中终于笑到了最后。我们或许会发问,在两国军事科技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为什么美国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当然,这其中包括了诸多因素,是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科技、国际形势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如果我们能仔细分析,从科技的角度入手,一定能发现两者同样显赫的军事科技背后的不同,进而可以理解最终两国的胜败之道。

      苏联,这个诞生于1917年十月革命的新兴国家,与欧美等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性质和体制上就有着巨大的不同,这一点从本质上使其科技发展的模式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其鲜明的国家特色烙印。

      “十月革命”前,沙皇俄国的军工基础十分落后,只有兵器和造船工业,“十月革命”前夕开始创建飞机工业。“十月革命”后,恢复军工生产成为当务之急,苏维埃政权采取了多方面措施,使军工产

      品的质量和产量得到很快提高。三年国内战争时期,直接从事武器生产的231个工厂保证了作战的基本需要。国内战争结束后的新经济政策时期(1921—1927年),国家重点发展国民经济,军工生产主要是对已有武器改进,一些新产品只限于试制,很少投

      入批量生产。火炮和弹药产量很少,坦克和军舰制造几乎没有,军工基础仍较薄弱。苏联从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开始进入大规模工业化时期,其重点之一就是建立庞大的军事工业,目标是使飞机、坦克、火炮三种最重要的武器生产达到自给。随后,国家对军事工业的投资以及军工产值都增长很快,超过了整个工业的平均水平。1939年—1941年间建成了2000个新企业,集中力量生产坦克和飞机。从20年代末到40年代初,苏联的国防科研体系逐步形成,相继成立了一批研究所和设计局,并研制出了一系列先进武器。还成立了一批军事技术学院。随着国际形势的恶化,1938年开始的第三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国防工业,国家的国防预算拨款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5.4%猛增到26.4%,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兵器的大量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卫国战争爆发前夕,苏联已经拥有比较强大的军事工业和军事技术,为战争开始后大量生产先进武器装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卫国战争期间,苏联的军事工业发展非但没有被摧毁,反而经受住了考验,大大的以此为契机发展。最终到了二战结束后,成为了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军事科技强国。

      可以看到,由于苏联本身国家的特殊性以及处于较为特殊的历史背景,所以前期的苏联在科技发展上偏重于重工业,偏重于军事科技,这一点有效地保证了其国家安全,并且使其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可以说在冷战之前的科技发展战略选择上,苏联领导人正确的预判了国际形势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但是这也在一开始就奠定了其科技发展重军轻民的基调,为其日后的种种问题埋下了隐患。

      到了冷战期间,为了与美国进行全球争霸,继续施行优先发展军事科技的战略,大力发展核武器、航天技术、导弹技术等尖端武器以及常规武器,忽视了民用科技的发展,“民用军事化”“经济军事化”。比如说,在人才、经费、设备方而,军事科研一贯受到优先照

      顾。在苏联的科技发展规划中,武器和太空计划始终居首位。与此相对照,工业部门的科研条件要差得多,每100名科学家中就有70人在研究坦克和导弹。

      除了其忽视民用科技的发展的因素外,再加上受其科技体制所限,很多先进的技术不能生产实际化,科研人员普遍脱离生产,企业试制能力有限,所以导致科技无法带来经济效应,其民用科技的生存空间就更加非常狭小。

      到了冷战的中后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民用产品逐渐开始获得了广泛市场,民用科技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大量需求,但是此时的苏联并未能有效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机,依旧排斥挤压民用科技,导致其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上远远落后于其竞争对手,甚至与日本都有很大差距。

      事实上,我们知道,民用科技相比于军事科技,虽然科技水平的要求没有那么高,但是却易于产品化,市场化,其经济效益更加直接更加显著。苏联过度的发展军事科技而忽视民用科技就导致了其经济发展无法有效利用先进的科技水平,无法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再加上其相对死板僵硬的经济发展体制模式和在军事科技上的过度大量投入消耗,最终导致其经济崩溃。

      过度发展军事科技带来了民用与军用的失衡,带来了科技与经济的失衡,带来了致命的缺失。

      反观美国,作为19世纪末崛起的新兴大国,他的发展受到西方传统科技观念的影响,本身就有重视民用科技,鼓励发展民用科技的传统,所以美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在冷战时期尽管同样重视发展军事科技,但是受到其传统的影响,民用科技的发展仍然得到了很大支持,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再加上其无与伦比的经济水平,所以为民用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其整体的科技发展体系较为均衡。

      而且,美国更是把军事科技和民用科技完美地结合起来,将军事科技的成果应用在民用领域,使其获得经济效益以及进行产品的技术试验、更新换代,比如说:

      Intetnet是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

      研究计划局(ARPA)于1968年主持研制的用于支持军事研究的计算机实验网ARPANET。ARPANET建网的初衷旨在帮助那些为美国军方工作的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交换信息,它的设计与实现是基于这样的一种主导思想:网络要能够经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工作,当网络的一部分因受攻击而失去作用时,网络的其它部分仍能维持正常通信。

      1985年在美国政府的帮助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组建了第一个网命名为NFSnet,伴着TCP/IP协议的成长,这样使NSFNET在1986年建成后取代ARPANET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他们把最后的使用TCP/IP支持的NFSnet网叫做Internet网,即当今世界最大的计算机互连网

      此外,GPS起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1964年投入使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了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GPS。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现在已经广泛运用在了日常的生活中,堪称军事科技与民用科技相结合的典范。

      因此,我们就显而易见地知道在漫长的冷战军备竞争中,美国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基础,综合发展各个领域的科技,把军事科技和民用科技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先进军事科技的优势,广泛运用于民用,最终在经济、科技、军事上都取得了成功。苏联过度发展军事科技,尽管一时取得辉煌,但是最终导致其科技发展失衡,没有能挽回其先天的劣势,宣告失败。

      或许有人会反驳,苏联的在科技发展上的失衡是有原因的,的确,任何客观的历史事件都有其背后的背景,苏联之前所处的特殊历史背景也对其在冷战时期的科技发展造成影响,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军事科技民用科技相结合才能使科技发展协调,才能使科技发展长远,才能使科技发展有效和全局的经济发展相适应。

      如果冷战期间,苏联能够有效地兼顾其民用科技的发展能够兼顾经济的发展,那么无疑其在于美国的竞争中就能最大限度地弥补其在

      先天条件上的不足之处。

      随着时间的发展,人类的科技仍在飞速地发展,而军事科技的发展也必将经历一个高速发展期,最为尚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们,怎样寻找到一条适合我们的结合军事科技民用科技的道路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过,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唯有将军事科技民用科技相结合才能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美国、俄国和冷战1945-2006》(美)沃尔特.拉菲博尔著北京那个世界图书出版社

      《冷战前期的大国关系》徐天新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冷战后美国核威慑政策与国际战略稳定》孙逊

      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

      第三篇:科技创新论文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施计划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对于肩负振兴中华历史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必须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培养高度的科技创新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大胆创新,才能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我认为创新就是要走出课本、结合实际教学,这样才能学到创新的本领。大学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习与创造相结合的过程,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可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在学好课内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和合理安排时间,使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创新实施计划来培养创新能力:

      一、积极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等,通过参加这些竞赛我们可以从中学到许多书本和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实践能力。此外,我们还可以从中开拓自己的思维,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我们在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有:我们对开发过程中所用技术不够了解,缺乏实际应用经验;对专业发展方向缺乏准确的判断,对研究方向的把握不够准确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有指导教师。因此,只有博士生导师或教授对各专业方向及前沿技术进行介绍,对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时,我们才能把握研究方向,培养科技创新能力。

      三、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强化青年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当前,大学生创新意识淡薄、竞争意识不强的现象普遍存在。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能力对于他们成人成才的重要性,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级或省级的科技创新比赛和各项学术活动,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从而不断拓宽视野,强化创新意识。

      四、可以建立科技创新基地。因为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而且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学生,所以科技创新活动涉及的问题会有很多,如场地、设备工具、指导老师等,因此建立科技创新基地,可以使我们的活动更易进行。

      当然,开展课外科技活动,能否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关键还在于学校的重视程度。因为:

      1、开展课外科技活动需要经费投入。如果学校不投入经费,没有经费保障,我们的活动显然无法进行。

      2、开展课外科技活动需要提供必要的设施,如实验室、实验设备等。

      3、没有指导教师的积极指导和支持。课外科技活动就没有保障,更难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

      我认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面旗帜,要举好这面旗帜,不仅要上层组织积极引导,更要所有人积极参与,把他们的热情调动起来,有方向地开发创新方面的能力,这样,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

      第四篇:科技创新论文

      科技创新生态化

      摘要:21世纪对未来人才的要求,不仅要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更应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应当成为强化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已成为现在乃至将来教育界讨论的热点问题。

      科技创新的主体主要是指科技创新的(特别是领导层成员)及科技工作者两大类,其生态意识的强弱直接到我国科技创新生态化实践的进程。科技创新会给企业带来很高的附加价值,因而任何有抱负的企业家都不会轻易放弃它。我国现有企业大多经济实力不足,缺乏必要的资源(资金、人力)投入开发,从而抑制了科技创新生态化方向发展的步伐。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能力是指个人提出新理论、新概念或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

      自主创新是一种严肃、严密、严格的创新活动,不能把自主创新简单化、表象化和庸俗化,降低自主创新科学行为内涵上的高远与厚重、严肃与科学,同时,必须脚踏实地,切忌浮躁,更不能滥提口号,而是应结合本地实际量力而行地开展,真正落实到经济发展中去,必须把创新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来落实,作为发展理念来强化,作为重大战略来推进,坚持走创新创业、富国强民之路,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动员各方面的创新力量,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以创新促发展,以创新促和谐,以创新走到世界前列,建立创新型国家。

      科技创新生态化就是运用生态学或系统的整体论原则来看待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运用生态学思想于科技创新全过程之中,对科技创新的构思、设计、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扩散等一系列环节提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目标,即在保证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开发科学技术的生态效益,坚持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

      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相衔接,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技术支撑。

      显然,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唯一价值取向的传统的科技创新观已经与社会发展日益格格不入,让自然生态价值观介入科技创新活动并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愿望,而且也是一个实际的进程。对于科技创新而言,走生态化转向之路正适应了当前的历史发展要求。因此,科

      技创新的生态化转向既是对社会发展战略转向的积极回应,也是价值观嬗变反映到实践中的必然结果。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世界科技革命蓬勃发展,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越来越快,科学技术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的源泉。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才能为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只有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和开辟新的科技产业,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的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哂纳感,才能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重要支撑;只有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开发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突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争取更为有利的贸易地位和竞争优势,才能为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提供重要支撑。而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缺乏已成不争事实,这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一方面,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另一方面,“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模式,只一味热忠搞招商引资的发展思路,使我们受制于人,为他人“做嫁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已经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今天的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中坚力量,他们

      是未来的决策者、建设者,同时又是人类环境的保护者、创造者,因此他们是否能掌握环境知识,具有生态环境意识,是否懂得如何保护环境和解决环境,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关系到“科技创新生态化”的实现。本文限于篇幅,仅将科技创新主体放在大学生层面。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培养年轻一代的知识水平和创造性能力,是继承中国先进知识成果的首要条件,也是不断创造新发现并赶超世界先进生产力的不竭动力。唯有不断发扬创新精神才能保持民族事业的顺利开展,因此,大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参与创新活动,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项艰巨的历史任务,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内就能解决,同时,这项历史任务更是赋予了众多的艰辛和曲折,因此在大学生里面建造起浓郁的创新氛围更不可能是一个人或组织的事情,除了国家和政府能审时度势制定出规范的创新方面的政策和必要的物质投资外,作为这项工程的主体,大学生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来,并与国家的创新体系相配合,形成呼应,拉近互动,最终为创新工程的建构共谱胜利之曲。

      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目标逐步从环境保护转向关照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考虑生态问题的、经济、文化、伦理等因素。由此,国外许多著名高校在教学研究中,把维系生态道德观列入教学的过程中,我国高校的相关教育,目光大多停留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层面和外部层面,即只是关照人类与其环境之间在物质能量方面的交流和转换。因而,总是把生态问题的解决寄托在与此相关的技术手段上,忽视在各学科的教学中灌输生态道德观。这种缺乏人文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的方式是不妥当的。我国科技创新生态化的不断发展,有赖于当代青年大学生生态意识的觉醒,而这种生态意识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它必须通过教育才会进入青年大学生的心灵之中。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人之所以成为人,其所必须的人类固有因素——一种种的知识、技能、能力等等,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客观化、对象化而积累和继承下来的。这些因素绝对不是通过遗传能传递的。

      作为地球上唯一具有理性的自然存在物,人类有权利利用自然,满足自身的生存发展,但也有义务尊重自然,保持生态的稳定性。为此,越来越多的国家以行政、手段限制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然而,尽管环境科学日益发达,环境立法日趋完善,现实生活中却仍旧存在着有法不依、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法律和道德是维系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规范。事实上,科技创新在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我国在校大学生是在以灌输原则为主导的传统教育模式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缺乏独立做出责任选择的能力和习惯。加之,当今是价值选择多样化的时代,学校如果只鼓励自由选择而不加以正面灌输和积极引导,无疑等同于放任自流。这样的结果只会造成大学生思想上的“乱”。对此,学校、教师都应当积极引导,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创新情感,发挥学生专业上的创新潜能。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全方位地保护大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为学生禀赋和潜力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当然,发展学生个性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当然不是让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自在、我行我素,如果这样,学生的个性发展就会误入歧途。

      让学生学会自己走路。应该看到我们的工作在这方面却做得很不够,所谓学生的选择其实只是师长替学生做出的,从而取消了学生的责任。这种教育表面上看来是“成功”的,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服从于规则。但是,这种缺乏主体自由意志的“服从”根本不具有真正的道德意义。青年学生的创新是一个主动自为的积极过程,是一个与学生主体的活动息

      息相关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任由外力压制和被动接受的过程。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并培养其选择的能力,才能真正培养出富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第五篇:科技创新人才强国

      科技创新人才强国

      【背景材料】

      2009年6月15日,从北京曙光科技园搬入上海超算中心“新家”

      的我国首款超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曙光5000A,完成硬件安装及调试,通过中科院及上海超算中心的检测,于当日正式开通启用。本次开通的曙光5000A是目前世界排名第十,亚洲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被称为“中国速度”。曙光5000A具有以下特点:⑴高性能、⑵高效能(高生产率)、⑶高密度、⑷高可靠性、⑸低能耗、⑹低价格、⑺自主知识产权、⑻高可应用性。中国速度的正式启用,对一系列国家级重大工程和基础研究项目,对提高我国的创新研发能力具有战略性意义。

      2009年10月29日,我国第一台国产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在湖南长沙亮相。该超级计算机系统每秒钟1206万亿次的峰值速度和每秒563、1万亿次的Linpack实测性能,它位居同日公布的中国超级计算机前100强之首,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自主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这个速度意味着,如果用“天河一号”计算一秒,则相当于全国13亿人连续计算88年。如果用“天河一号”计算一天,一台当前主流微机得算160年。“天河一号”的存储量,则相当于4个国家图书馆藏书量之和。

      2010年1月11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谷超豪、孙家栋荣获2009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强调,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始终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紧密跟踪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队伍,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学科知识链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当今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只有不断增强自主创

      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使我们的民族、国家具有前进的动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提高整个中华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

      4、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5、弘扬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等等。

      6、合作是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

      7、青少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善于观察、开发想象力、敢于质疑。

      8、创新的希望在于青年人。只有提高青年人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新一代青年人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9、我国科技的现状: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中考命题预测】

      一、单项选择题

      1、2009年2月20日新华社报道,目前,我国新支线飞机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ARJ-700飞机是我国第一个外销欧美发达国家的飞机产品,目前国内外订单为208架,其中美国最大的飞机租赁公司——通用电气金融航空服务有限公司订购25架。新支线飞机外销欧美发达国家

      A、标志着我国已成为民用飞机制造大国

      B、改变了我国科技落后的局面

      C、展现了我国不断增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D、带来的仅仅是经济效益2、2009年1月9日《人民日报》报道,从“神七”航天员太

      空漫步,到新支线飞机翱翔蓝天;从曙光5000A跻身世界超级计算机前十,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完工……2008年,全世界都感受到中国科技铿锵的脚步。上述这些成绩

      A、表明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居世界前列

      B、应完全归功于科技人员的贡献

      C、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结果

      D、保证了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3、2010年1月11日,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颁发了2009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为孙家栋、谷超豪两位院士。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党和国家重视人才、鼓励创新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C、我国正在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D、人才是指受到国家奖励的人

      4、2009年7月17日,我国重大科学工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在北京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通过国家验收,BEPCII的性能已比改造前提高了30多倍,是这个能量区域里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加速器CESR曾创下的世界纪录的5倍。这表明

      ①我国在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我国整体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有了很大提高

      ④我国已建设成创新型国家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5、我们中学生要想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创新型人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

      B、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

      C、放下学习,潜心搞发明创造

      D、积极参与实践,锻炼实践能力

      二、简答题

      1、国家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说明了什么?

      说明国家高度重视人才、重视科技、重视创新;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2、目前我国科技和人才国情(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依据)

      我国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民族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在某些科技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行列;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技

      术和民族素质还不够高,人才短缺,自主创新能力弱,面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压力,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我国什么要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前国际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科技和教育上。科技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优先发展的目标;我国在技术进步和创新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距离,面对西方发达的科技经济的压力,更需大力发展科学技术。4、2009年10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他指出,中国的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科学技术是推动这场变革的重要动力。请问:为什么说科技是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重要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历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决定民族兴衰和国家命运。我们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依靠科学技术加快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

      5、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原因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人才是第一资源,实现现代化关键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2)当今国际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科技、教育和人才的竞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还不够高,人才短缺,自主创新能力弱,面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压力,如果一味靠技术引进,就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制约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6、怎样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或人才强国战略?(我国应如何提

      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1)必须深化教育和科技改革,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2)继续加大教育和科技的投入。(3)尊重知识,培养、重奖科学人才。(4)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技术,不断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5)加强中小学基础教育,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7、超级计算机“魔方”曙光5000A和“天河一号”的研制成功靠的是自主创新。请结合国情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此认识、体会

      答: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③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④当今国际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科技、教育和人才的竞争。⑤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⑥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还不够高,人才短缺,自主创新能力弱。

      8、国家为什么鼓励、倡导增强自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历史,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和未来。(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户。提高民族创新意识,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4)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没有创新,总是步人后尘,经济上会永远受制于人,更不可能缩短差距。(5)目前,我国的科技、经济发展,总体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们更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

      9、为什么说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系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过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创新,就失去

      了前进的动力,就难以兴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说,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10、青少年学生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或:青少年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符合新世纪要求的人才?

      ①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的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②要刻苦学习,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于动脑,勤于动手的好习惯。③敢于向传统挑战,向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④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等。

      三、探究实践题

      1、2009年9月24日是全国第四个科普日活动日,某校准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假设你是该校学生,也请你参与这项活动。

      (1)出一期科普墙报。如果你来组织本期墙报的举办,你将选用哪些知识作为墙报的内容?

      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我国古代和现代的重要科技发明;国家对科学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大举措等。(2)你认为中学生应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青少年要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争取早日成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

      2、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科技的载体,任何科技的研究、发明、利用,都离不开人才。科技知识只有与人才结合起来,才能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

      (1)请你给上述材料拟定一个标题。

      “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或“人才是第一资源”或“人才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等。(2)若以该标题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请你设计出该主题班会的活动步骤。(要求:围绕主题,鼓励参与,讲究实效)

      第一步,请当地有名的科技专家讲话,谈人才在当代科技发展中

      的作用;第二步,看投影《科学技术发展的辉煌时代》;第三步,请学校的小发明、小创造获奖者交流经验;第四步,请学生代表谈感想;第五步,教师总结评价学生的发言,并对学生提出成才的希望和要求。

      (3)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来宣传人才强国战略。或: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宣传口号或公益广告。

      (1)人才是第一资源。(2)小康大业,人才为本。(3)自主创新,以人为本。(4)勇于开拓进取,争做创新人才。(5)创新——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6)走自主创新之路,创中华民族辉煌。(7)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

      (4)假如你要参与发言,请写一篇发言提纲。

      ①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②谈科技、人才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③谈如何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④谈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为祖国建设需要的有用人才。

      3、阅读材料,分析说明

      材料

      一、2010年1月12日《北京晨报》报道:中国汽车在2009年的最终产销数字迈进1350万辆,居世界第一位。而其中汽车产量中的55%——约740万辆汽车并非“中国创造”,而仅仅是在中国制造而已,中国的汽车工业目前主要还是在给国外品牌打工。即便是剩下的45%仍然处于中国汽车行业的中下层。

      材料

      二、下面是权威部门的一组统计数据:第一组——我国的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仅占8%,而发达国家占40%;第二组——我国几乎全部的光纤制造装备,85%的集成电路制造装备,80%的石油化工制造装备,70%的数控机床,95%的医疗装备等许多大型装备依赖进口;第三组——我国的国际论文产出仅占世界的4、38%,论文引用数仅排在世界第20位。

      材料

      三、2010年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

      克强在主持2009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时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说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已被提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较差(或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2)结合材料谈谈我们为什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世界突飞猛进的科技革命,我们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②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我国目前的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竞争力,就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步伐,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因此,国家对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度重视是极其正确的。(3)科教兴国是国家的责任,也是个人的责任。你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应如何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你准备如何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①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完善科技创新奖励制度,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等。②我们青少年学生要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责任意识和创新思维,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等。

    篇三:人才强国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

      

      中国梦教育梦论文

      《中国梦·教育梦》

      摘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信心。作为一个日渐走红的官方词汇,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主线,中华儿女一直为之奋斗的光荣梦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中国梦是中国气派的人间正道。放眼梦想,直面中国,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是中国的重大决策。在实现中国梦的冲刺中,实现教育梦是必然要求和历史使命,教育梦就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字:中国梦;教育梦

      《德佑二年岁旦二首》之一

      南宋?郑思肖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

      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700多年前,也就是在南宋德佑二年1276年正月,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面对元兵压境杭州,国破家亡之际,写了前面的《德佑二年岁旦二首》之一。这是目前诗考证中最早提到“中国梦”的记录,在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诗人心系强国之梦,向往太平盛世。当然,古人的中国梦与近现代中国梦在历史时空转换中已迥然不同。今天我们所指的中国梦,是近现代每个中国人的理想集聚和浓缩。

      一、中国梦

      中国梦,这是中华民族的梦想,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为之奋斗的目标,是全球视野下中国发展道路的抉择理想。梦想一直都在,梦想无处不在。

      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一直居于世界先进民族行列。在绝大部分时期,相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殷实。中华文明长期居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先进行列。然而当世界进入工业文明之后,中国因闭关锁国政策错过了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飞速发展的宝贵时期。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得已经内腐的“天朝上国”轰然坍塌。区区几十年,东、西方列强通过数百个不平等条约疯狂掠夺华夏财富,中国迅速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关头。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才翻开新的一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建设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国的再一次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国民奋力开拓,中国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国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在新世纪,所有中国人发觉,中国梦离自己如此之近。梦想已经照进现实。

      1.中国梦的目标参照

      1两个百年的发展战略。即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一个百年发展战略,中国共产党的报告作了专章阐释。第二个百年发展战

      略就是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此后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在21世纪中叶赶上中等发达国

      家之后,应当是接近、赶上和超过世界最发达的国家。显然,这是一个更长远的目标。

      2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兴盛状况。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早自秦汉就进入盛世。作为其载体的古代中国曾以世界上头号富强大国“独领风骚”达1500年之久。古代中国的盛世有两个重要标识

      :

      一是疆域版图特别辽阔。从汉武帝始,疆域版图就已经很辽阔了。唐朝的盛世疆域版图达1000多万平方千米。元世祖忽必烈开辟的元帝国,其疆域版图逾越汉唐,达到古代中国的最大值,面积约为1500多万平方千米。清康熙年间设立台湾府,使古代中国疆域版图最后定格为1300多万平方千米,包括台湾和南海诸岛。清帝国中央政府对各地的管辖权和控制力达到了封建社会的最大值。

      二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特别巨大。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175项是中国人的发明。正是这些重大的发明包括发现,使中国的农耕、纺织、冶金、手工制造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直到18世纪末期,中国的经济规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相当于刚刚过去的20世纪末期美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上的比重;且对外贸易长期顺差,当时西方国家中最富强的英国销往中国的商品总值,尚不足以

      抵消中国卖给英国的茶叶一项;全世界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当时共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

      2.中国梦的科学含义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般来说,不是要恢复古代中国鼎盛时期的疆域版图。历史过去几百年,疆域沿革变化很大。我国遵守通行的国际法律法规,不可能去改变现在各国的疆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恢复过去的疆域版图。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多次重申,中国永远不称霸,不侵略别国。因此,那种对我们国家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散布“中国威胁论”的言论是没有根据的。

      2我们讲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要使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行列,为人类作出贡献的份额尽量扩大。比如科技水平,当代中国科技的总体水平与当代世界发达国家科技的总体水平相比落后许多,因而对人类贡献的份额比起古代中国来说小了许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对人类的贡献占很大份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不仅仅是复兴历史盛世,更重要的,或者准确地说,是超越历史盛世。[1]

      3.中国梦的时代特征

      1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2021年的宏伟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21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指标体系,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图景。

      2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提升幸福指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物质因素,又要考虑非物质因素,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

      3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但要体现现代文明色彩,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农耕文明形态。

      4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必将极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2]

      4.攻坚克难圆美梦

      1勇于冲破陈旧观念的障碍。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冲破落后思想观念的障碍。当前,思想解放面临着双重历史任务,既要防止已见成效的东西固化为恒定不变的僵死模式,又要防止西方通过话语霸权输出渗透固化人们的思维方式。我们要遵循党的思想路线要求,勇于冲破束缚与禁锢人们头脑的落后思想观念与陈旧思维方式,以及各种不符合实际的主观偏见等,坚定不移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实践发展需要出发,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2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确存在既得利益者不愿意让渡利益的问题。当前,能否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已经成为执政党能否凝聚民心,带领人民群众攻坚克难、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全党同志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精神,敢于涉险滩,通过深化改革,调整利益关系,才能切实保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实现“中国梦”扫清羁绊、打下基础。

      3勇于发扬真抓实干的作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如果空喊口号、不见行动,或者敷衍了事、马虎应付,“中国梦”就可能成为“空想”。我们只有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不等不靠、迎难而上,全力以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把各项建设的目标、要求、责任、措施具体化,把每一项工作都往实里抓、往深里推、往细里做,“中国梦”才能最终实现;只有一步一步跟踪问效,确保各项建设的每一个过程和环节都精益求精,才能扎扎实实铸就精彩的“中国梦”;只有进一步健全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和追究责任的长效机制,及时发现并坚决纠正种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浮夸作风和不切实际的做法,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各地区各部门树立真抓实干的作风,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共圆我们的“中国梦”。

      二、教育梦

      一中国梦催生教育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全面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人力资源保障,教育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根本动力,教育现代化对全面现代化具有引领和支撑的作用。中国梦很宏大,教育梦很重要,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发展,教育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因此,实现中国梦,首先是实现教育梦,教育梦让中国梦真切。

      二教育梦的内涵

      1.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唯有人民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教育为广大人民服务,就是为人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让人民的子女得到最好的教育,让人民放心,其核心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毛泽东的人民教育思想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教

      育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发展道路,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极为辉煌的一章。

      在目前社会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仍然很低,教师职业没有较强的吸引力,教师队伍缺乏应有的稳定性,所有这些都是与党和国家对待知识分子、对待教师的有关政策相违背的,都与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不相称。此外,以高考为指挥棒、为升学率强迫学生学习、赶鸭子上架的教育体制,包办式教育形式已经使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从根本上迷失了教育方向,更谈不上掌握教育规律、认识教育本质了。毛泽东主席教育学生:“不要把分数看重了,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不要只是跟在教员的后面跑,自己没有主动性。”伟人如此精准地切中时弊,实在不得不令人深思,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2.营造公平的素质教育

      只有公平的教育才能造就公平的社会,只有受到公平教育的一代才会是自信的一代、心灵完美的一代。加强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布局,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不断完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进一步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投入,努力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或学习困难而失学。只有这样,教育才够格称得上人民教育。只有人民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的素质教育。人民教育人民办,人民教育为人民,人民教育让全体人民学有所教,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这是人民教育的基本理念。只有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不断促进教育合法公平,保障每一个孩子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赢得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关心和支持,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3.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改革必须坚定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

      育体系,把教育资金重点投向为工人和农民服务中。教育改革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制度设计上,确保教育

      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大力推进教育的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发展,并以此为基础托起整个社会的公平。然而,一系列涉及教育体制机制深层次问题的热点难点依然存在,正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提出的反思:“30多年来我们哪些教育体制臻于成熟,哪些可以基本定型,哪些还没有实质性进展,哪些还没去触动?”教育梦的实现,需要系统的设计和制度的推动,仅仅立足于出台一些应急式的补救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消弭问题并缓解民众的公平焦虑。完成了教育改革的艰巨任务的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切的中国梦。

      4.按教育规律办学

      实现教育梦,落脚点在于尊重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学。这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为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今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按教育规律办学,就是要尊重人的规律来进行教育活动。“回归教育本质,回归学生心灵,回归教育道德。”真正的教育应该彰显人性的温暖、催成生命的成熟;修缮美德,让孩子刚强与柔美并重,深邃与开放共生,让知识与生命达到真正的共鸣。大力提倡教育家办学,切实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大力培育高素质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打造一批作风扎实、业务过硬、思想创新的未来教育家团队来扛教育梦的大旗。[3]

      参考文献:

      [1]石仲泉.光明专论:伟大的中国梦[N].光明日报,2021-01-101.

      [2]赵周贤,刘光明.梦在前方

      路在脚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实现“中国梦”[N].经济日报,2021-01-041.

      [3]鞠维强.筑好教育梦

      助力中国梦[DB/OL].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四:人才强国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

      摘

      要: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成了社会进步发展的潮流。21世纪的大学生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本文阐释了“双创”的内涵和现实意义,明确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对策,以进一步促进和实现创新创业。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对策

      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并逐渐步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务院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大学生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加强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自身素质。

      一、“双创”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重要时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更好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显得尤其重要。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2016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其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和政策,激发大众对创新、创业的热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进一步推动了改革的深化,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平稳的发展。

      1.“双创”的内涵分析

      所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下简称“双创”),即鼓励人人参与创业,人人参与创新,是指通过各种相关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开展各种相关活动,来激发广

      大群众的创新、创业热情,继而推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双创”一方面要通过万众创新来激发公众进行创新的热情,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要通过大众创业,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新企业的创办、新产品的开发、新市场的开拓,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大众创业需要万众创新来支撑,如果创业不以创新的产品、理念和方式来进行开展,那么创业将很难取得突破与成功,也很难取得企业的长足发展。创新需求将推动万众创新的发展,为创新提供动力与资金支持,只有将“双创”有机结合,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我国经济的高效发展。

      2.“双创”的现实意义

      “双创”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创新、创业的热情,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创新创业新风暴,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造成巨大的影响。首先,这场创新创业风暴使得更多的求职者通过创业完成了就业,能有效地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减轻社会负担。“双创”将极大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与积极性,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使经济发展从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竞争力。通过科技创新来创新产品和需求,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推动我国经??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分析

      1.有利于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正面临着一次重要的转型时期,要想顺利完成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就要加快经济发展从“要素驱

      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有赖于创新人才的支撑。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平台,对于培育大学生创新

      创业能力,提高企业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响应国家推动“双创”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我国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它将为我国深化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智力支持,激发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

      2.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由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及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岗位却增长缓慢,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突出强调了要稳定就业,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发挥以创业带动就业、凸显就业倍增效应的有效途径,要想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必须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使更多大学生积极投入创新创业的大潮中来。

      3.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是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在“双创”时代背景下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仅能提高竞争力,而且能自主创业,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就业教育,其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学习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各方面的知识,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换位思考,从决策者的角度看问题,以提高大局观,拓宽眼界,能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施展才华,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三、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对策

      1.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激发创新创业的热情

      大学生要提高对创新创业的认识,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创新创业的了解,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要加强对政府出台的创新创业相关政策的了解,关注当前的经济和就业形势,认真学习创新创业知识,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努力突破现有条件的限制,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扩大自身的交际圈,多途径多方式地获取创新创业的相关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从理论和实践中正确认识创新创业。

      各高校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热情,使其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就业、竞争就业、创业就业观念,做好相应的职业规划,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日后的创业做好准备工作;要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增强创业主动性,积极主动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学生要具有拼搏进取精神,敢闯敢拼,不怕失败;要敢于突破常规,树立创新精神,多观察、多发现、多动脑、多思考,善于发现和把握商机;要在创业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在创业中学习,在创业中成长,激励自己不断前行。2.明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侧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在新形势下,高校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除了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要将传统的培育就业型人才的理念转变为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并帮助学生形成创业就业的新型就业观,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挖掘学生潜能。

      大学生要提高创新创业的知识与技能,可以通过课堂学习、专家讲座、网络学习等方式来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提升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法律等各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积累实践经验;要敢想敢做,勇于将想法付诸实践;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开展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培养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主动了解市场发展、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关注新理论、新技术的革新。

      3.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要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尤为重要。首先,要聘请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来传授创新创业课程。其次,可以聘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投资家及政府相关人员来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支既具有较高理论素质,又具有?S富创新创业经验,了解最新行业动态的师资队伍,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创业。最后,要支持教师挂职锻炼,鼓励教师积极深入企业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高校要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变革,从而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使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要加强课程开发、课程设置和授课形式等方面的建设,课程的开发与设置要符合创新创业发展的需要,革新传统的授课形式,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建新型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弹性学制,从教学制度和教学评价上,使创新创业教育更具专业特色,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进行支持与鼓励,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4.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加大创新创业活动的政策扶持

      政府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加强典型示范作用。要加大对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的宣传,通过交流会、讲座、报告等形式来表彰先进,让更多的大学生认识到榜样在身边,激发大家的创业热情。要让大

      学生知道有哪些优惠政策及优惠政策的具体内容,通过这些优惠政策降低创业风险,并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

      要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加强政府对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制订与完善,在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政放权、税收减免和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让广大大学生创新创业者享受到实质性的政策优惠;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的影响力来进行政策的推广与宣传,加强相关政策的推广,帮助创业者更

      好地实现创新创业。

      四、结语

      “双创”时代背景下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创新创业,这不仅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更是高校教育改革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大学生正面临着宝贵的社会形势机遇,应该全面提高自身能力,从而实现创新创业的梦想。

      参考文献:[1]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J].中国人口年鉴,2011(1):87-89.[2]黄炳超,白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探索:以广州商学院网络创业孵化基地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6(2).[3]肖昊.论创新创业活动的实践特征[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4]黄炳超.斯滕格创造力理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5(1).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立项项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pdjh2016b082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文裕(1995―),女,广东惠州人,广州商学院旅游学院2013级本科生;杨颖仪(1996―),广东清远人,广州商学院会计学院2014级本科生。

    篇五:人才强国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

      

      社会科学论文写作的形式问题分析

      摘

      要

      :本文以研究生入学以来自德育综合课程和课外讲座中所学习的社会科学论文的写作问题及方法做了归纳总结,社会科学论文写作的结构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论文题目和引言问题,论文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的问题以及论文结构和结语问题,为研究生阶段的论文写作形式规范提供理论依据,使论文更具有规范性和逻辑性。

      关键词:社会科学;论文写作;形式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社会科学学术界不断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学术论文的写作和发表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尤其对于刚刚入学的硕士研究生,要真正迈进学术的殿堂正是从学术论文开始。近年来,我国的学术论文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达到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但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学术不端和诚信问题频现,这也引起了广大处于研究生阶段专业人员的高度注意。

      在研究生阶段,写作和发表学术论文是每位专业人员都要做好的基本功课。学术论文是反映个体通过学习理论获得知识和成果的重要载体,学术性是学术论文与其他论文的根本区别。准确理解和把握学术论文的专业性、学术性及其基本特点是写好专业学术论文前提。学术论文的专业性是指论文通过专业名词对学科具体领域的表述,体现了作者的具体研究方向;学术性是指论文体现出的对学科问题研究有创新、有价值的特性。因此,学术论文具有学科性、创新性、科学性三个特点。对于社会科学的学术论文而言,选择研究方向和论文题目时,要关注学术研究的前沿,坚持选题的价值性和可行性原则。除此之外,学术论文写作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科科研的最新进展,具有问题意识,善于在阅读中发掘和积累有价值的研究资料,养成怀疑和批判精神,努力学习、掌握论文写作的方法。

      一、社会科学论文的题目和引言问题

      (一)论文题目选择及表述问题

      马克思:“一个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和任何在内容上是正当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有着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1]]因此,在论文题目选择时必须要有问题意识,首先要确定论文研究的方向,其次全面查阅中外文献资料,了解本课题目前研究到何种程度,还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有哪些以及准备研究什么问题,对所查找的资料进行文献综述;最后,在选择方向和领域中进行选题。

      论文题名,又叫题目、标题,是一篇文章的总体概括,是反映文章具体内容最合理简明最有逻辑的词语组合。题名所涉及的内容要能够准确无误地表达论文的中核心观点。题目的好坏对于文章的质量和文章的认可度有很大的影响,一篇文章的水平高低往往是从其题名反映出来,简练、新颖、有逻辑的题名往往更能勾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而啰嗦、繁杂、绕口的题名则难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论文题名不仅要新颖流畅,便于记忆,更要提纲挈领,准确反映文章的核心与特点。因此,论文的题名不宜过长,文章题目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以不超20字为宜。

      (二)论文的引言内容、背景及创新点写作问题

      一篇完整的社会科学论文一般由固定的结构组成,且各组成部分有各自的功能,各部分围绕相同的主题,说明所要论证的问题。引言作为一篇论文的开篇,在体现论文的科学性和创新性的同时,还要指明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在引导读者阅读和领会论文的中心内容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引言一般包括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的学术背景、研究的切入点和创新点、拟解决的问题四部分内容。论文的引言在写作上要求开门见山、言简意赅、突出重点、逻辑分明。若引言部分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论文引言开头虽指明了研究价值和意义,但没有围绕文章主题;在介绍学术背景时,虽有引用前人研究结果,但是引用的前人研究结果与该论文的研究内容不相关或相关性不大;引言在介绍研究的切入点时和创新点时,没有与前人研究进行比较,阐明与前人研究的不同或者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引言在介绍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时,偏离论文主

      题,或者拟解决的问题不明晰。这些都会导致引言不能有效说明研究的科学问题。因此,在撰写引言时,各部分内容都要围绕主题一一展开,有效阐述研究问题。

      论文引言中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不仅是论文写作最主要的意义,也代表专业学术领域在实践中的具体可操作性。因此,在交代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时,要紧密围绕论文主题和研究内容来阐述,不能过于宽泛,不能与主题关系不够紧密。在创作一篇社会科学论文前,一定会进行大量、广泛地阅读文献,从中获取灵感和启发,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不断创新发展,形成自身的研究方向,也就形成论文研究的学术背景。因此,在引言中交代前人的研究背景时,虽然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但引用没有达到学术要求,导致无效引用。

      除此之外,在交代论文研究的切入点和创新点时,要清晰准确,且应与前人研究进行对比,阐明与前人研究的不同或者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若引言没有通过与前人研究的对比,直接提出本研究的切入点或者直接说本研究如何进行,平铺直叙也不能有效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在阐明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即点明研究的目的,提出研究目的的要点时,也要求紧密围绕主题。若论文在引出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时,偏离主题,偏离研究内容,是引言没有起到引导下文,吸引阅读的作用。因此引言的内容必须逻辑清晰,紧扣研究主题。

      二、社会科学论文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的问题

      (一)摘要内容结构及写作结构

      摘要的论题信息主要包括论文的具体研究对象、观点、方法和结论四部分内容,通过摘要,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更为具象化了。由于摘要的字数有限,论题的提出必须开宗明义、抓住要点。具有普遍性的研究概念,或者无关乎文章主旨的枝节,不必放在摘要当中。观点是摘要能向编辑提供的关于论文最重要的信息,事实上是对内容进行摘写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文章的观点进行整理归纳的过程。

      摘要的目的是方便读者能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是简明、确切地记述论文中主要内容的短文,其主要包括论题、论点、方法和结论四部分内容。论题是研究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明确表述研究的对象、目的和任务,使读者具体了解进行该项研究工作和撰写该篇论文的理由和旨意;论点

      是指论文中所围绕论述的基本观点和独到的见解,要突出那些经过严密论证、有价值的新发现,是与以往研究不同的发现,更要突出与前人理论、成说不同的新看法,以及与重大实际问题紧密联系的新见解;方法是指论文研究所运用的手段,其中,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主要的有调查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阶级分析法等表述研究方法,给读者提供可靠的依据证明作者理论的观点的真伪新旧、思路的正及结论的真实性,另外,方法的表述应简洁明确,不可模棱两可;结论是指在对研究结果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所得出的结论性判断、评价、建议、肯定与否定的假设等,结论的表述应考虑与研究的方向或论文的题目相呼应,对事物的分析评价应采取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研究方法,注意量和质的辩证关系,掌握适度,不轻易下结论。

      摘要的书写首先要简要而完整,具有不依赖于正文而存在的独立性,能够自成一体;其次是语言表达要规范,要使用规范性专业术语,不能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不能使用自造的概念术语,不能出现图表、数学公式或符号,不能出现注释性文字;然后,摘要是应直述文章的基本观点,不能出现自我评价性的语言,用第三人称表达,不能采用“本文”“笔者”一类第一人称写法;最后,一般期刊论文,摘要字数在二三百字左右,不超过三百字为宜,硕士论文的摘要以800到1000字为宜。

      (二)关键词写作问题

      关键词是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专业术语及高频信息点,主要功能是被检索,其要求是:首先要切合主题,关键词反映的是文章的中心概念;其次是关键词必须要引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具有公知性;然后,关键词必须是具有名词或名词性的概念,只有实词可以充当,形容词、副词不能充当;再次,关键词应参考各种词表或工具书选取,以保障关键词的规范性,且数量应以3到

      6个为宜;最后,对于不见于各类词表和工具书的新学科、新领域的重要术语,则应能被本专业的学术共同体所认可。

      关键词是传达原文内容的信息点,是揭示和描述论文主题实质性内容的词或词组。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文献信息以极快的速度在增殖,人们要了解本学科领域里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需要大量地浏览和阅读有关的学术论文,为了

      节省时间和精力,学术论文的摘要和关键词,可以为读者提供阅读的重要信息点。关键词就是该论文的重要信息点,可使读者用最短的时间来判断是否需要阅读论文摘要而进一步阅读全文。

      关键词是系统查找专题文献的检索点。由于文献数量庞大且在不断增长,加之学科分支越来越细,许多学科相互交叉又相互融合,因而必须借助检索工具。关键词就是检索工具中最重要的标识,检索工具中的关键词是专业人员标引的,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从期刊论文标引的关键词中选取,后者可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因此,标引关键词对于将学术论文纳入检索工具系统、保证读者能够更系统方便地查找所需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三)参考文献的格式问题

      参考文献也称参考书目,通常置于文末,包含了全文征引的一切资料,是论文著作中所参考的范围与深度的主要标志。参考文献在形式上与引文出版注释大致相似,但两者的性质功能有很大不同。首先,注释是对某一论点、某一资料所作的征引提供论文论证做依据,必须标明资料的确定出处,而参考文献是对某一著作或论文整体的参考或借鉴,是全文注释征引资料的来源。其次,注释根据论文写作的需要对一份文献多次引用,而参考文献仅在文末作一次性注明。参考文献著录项目及次序基本与注释相同,不同处仅在于参考文献一般在文内不编序号,仅在文末按其重要程度或参考内容的先后顺序编码排列。参考文献不注页码,必要时可注明所参考的论著的册、卷、章或起止页。参考文献不仅是对他人著作权的维护和对学术规范的遵守,在一定程度上也表

      明了论文的写作基础和研究起点,展示了论文研究的继承和发展,其是否具有新颖性、代表性和权威性反映出论文的研究视野和学术水平,可以说它代表着论文的履历。

      参考文献包括新颖性、代表性和权威性三个基本的写作原则。参考文献的新颖性,是指文章引用的是最近最新的文献,这可以通过所列参考文献的出版、发表时间体现出来。如果文章所列的多是近年来出版的书目或是发表的论文,一方面可以体现出论题在当前学界研究中的热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体现出作者对该论题进展情况的关注度。参考文献的代表性,是指文章引用的是最能代表该选题研究领域成果的文献。从作者角度,他应该要选择的是对论文最有用、最有代表性

      的著作。如果论文本身的篇幅不长,但是参考文献的数量却很多,那么其代表性仍值得商榷。如果引文

      比例过高,一篇文章的内容有百分之三十以上都是对参考文献的引用,那么不仅是参考文献的代表性,文章本身的创新性也值得怀疑。参考文献的权威性,是指文章引用的是最能得到研究同仁普遍认可的文献,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所引著作的比例和所引论文的期刊权威性体现出来。如果论文所引参考文献大多为期刊

      而非专著成果,那么很可能论文就是在知网上搜集拼凑材料而进行写作,缺乏扎实的研究基础。如果论文所引参考文献大多为硕博士论文或普通学院学报论文而非专业期刊或核心期刊的文章,其所引材料的可信度则打了折扣,研究起点也相对较低。另外,尽管上文说到应重视参考文献的新颖性,但有些文献可能发表时间不是那么新,却是该研究领域所公认的权威著作或典型文本,则也有必要体现在参考文献的条目中。

      三、社会科学论文的整体结构和结语问题

      (一)论文整体的结构问题

      学术论文的结构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层次,体现在文章中即引言、正文、结论三个部分。正文部分的结构适合层次标题相联系在一起的。层次标题取得好,结构也一目了然,可以清楚地看到论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反过来说,层次标题要想取得好,必须以合理的结构划分为前提。合理,一是指的逻辑方面,二是指的篇幅方面。在没有细读论文内容的情况下,单从论文形式角度来看结构是否合理,事实上第一看的是层次标题体现的逻辑线索,第二看的是各部分的篇幅比例。篇幅合理,即各部分指的是正文各部分,引言和结语通常在篇幅上会较短一些

      的字数,在比例上不能过于失调。长短不一既影响论文美观,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结构划分不合理,说明论文在对中心问题的分层次解读上,存在着分论点设立不合理或是论证顾此失彼的可能性。

      (二)论文写作的结语问题

      结语是整篇文章的最后概括。全文的总结不应只包含前文中各段的小结,而是能够准确全面的概括前文内容的精华所在,是在“由表及里”和“去粗取精”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分析而获得的。总结不仅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还要

      精确地提炼出前文中具有创新性、总结性的核心观点,再用有条理、简洁明确客观地表述其主要内容,反应论文的研究价值。由此可见,结语与引言作为文章首尾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前后呼应,照应论文题目主题,共同为读者和后续作者提供理论研究依据。但应注意的是,结语并不仅仅是对前文研究结果的简单复述,而是对研究结果的更深入、更全面、更凝练地总结概括,以从正文的全部内容和主要观点出发,连结涉及引言的部分内容,经过评价、归纳、推理等过程而得出的具有创新性的总观点。

      总结主要一般包括以下内容:首先,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结果。其中论文的研究结果具体说明解决了哪些问题,提出了什么科学理论,得出了什么具有规律性的结论;论文有哪些不同于以往研究的创新点,这些创新点的利用价值等等,除此之外还需注意的是,要对文章的创新内容进行准确严谨的概括,不能用“大概”“也许”“可能是”等模糊不清词语,以免给其他理论学者造成模棱两可的感觉,使人怀疑论文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第二,简单交代文章研究内容或方法上的不足之处或遗留问题,例如,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作者对问题的某方面研究不够深入或不太成熟,或者一些难以解释或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在此提出,以便后人进一步研究。因结语部分相对于正文而言是独立的一部分,因此作者应在结语部分提供具体、明确的结论,尤其是对文章主要理论、主要方法、主要成果必须明确表述,不能语焉不详。最后,结语不能展开论述,避免繁杂重复,其具体研究成果或论文的真正价值是通过具体的结论来体现。

      总结

      本文从研究生一年级学生的角度阐述了社会科学论文写作的一般规范,包括:论文的题目、引言的写作、摘要、关键词的选择、参考文献及结语的写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社科论文写作应注意的问题,以便为今后社会科学论文的写作提供参考,从而使研究生阶段学术论文的写作和发表有所理论依据,避免出现质量参差不齐,规范性不强等问题,为促进自身在论文写作方面更加标准化。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

    推荐访问:人才强国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 强国 参考文献 人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