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田范文网 - www.zymmds.cn 2024年05月20日 22:18 星期一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规章制度 >

    所长接待日制度9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3-07-18 19:45:01

    篇一:所长接待日制度

      

      司法所各项规章制度

      【篇一:司法所各项规章制度】

      司法所各项规章制度

      司法所长岗位职责

      一、全面负责司法所各项工作,认真制定和精心实施司法所年度和阶段性工作计划,按质按量全面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二、自觉服从司法局和乡政府的领导,模范遵守、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作风民主、求真务实,团结和带领全所人员,勇于探索、大胆开拓,优质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为维护一方平安做出积极努力;

      三、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执行县司法局关于警车管理的规定,对所内人员明确分工、职责分明,对基层调解委员会进行业务指导并实施工作考核,对有关的信息、统计、资料收集等工作做到台帐齐全,档案完整;

      四、重视抓好全所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全所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确保全所人员胜任本职工作,并且无违法犯罪和违纪行为,无因素质低下、工作不力而造成工作上的重大失误;

      五、增强民主管理意识,所内重大事务通过所务会集体讨论决定,集思广益,防止工作失误。

      司法所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一、按照岗位分工,爱岗敬业,认真履行和胜任本职工作;

      二、自觉遵守所内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各项工作程序;

      三、树立公仆意识,热情接待来访群众,并经常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四、对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信息、重大事项以及需要协调有关部门联合处理的问题,应及时向所领导或上级分管领导请示汇报;

      五、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司法所廉洁自律制度

      一、按照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相关规定执行回避制度;

      二、清正廉明,不得接受当事人馈赠请吃;

      三、秉公处理各类事务,不得徇私舞弊;

      四、不得侮辱、处罚当事人,不泄漏当事人的隐私;

      五、不得引诱、胁迫当事人接受他人的意愿;

      六、不得限制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七、对群众的申请事项不推诿、不敷衍,及时受理,及时答复,不得以冷漠、生硬、蛮横、推脱或拖延的态度对待当事人。

      司法所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

      一、每月向县司法局和乡分管领导汇报工作情况;

      二、定期开展纠纷排查、预防工作,对本辖区排查出的易激化纠纷和群体性纠纷,要进行情况分析并落实相应措施,同时按照要求及时上报;

      三、对本辖区已发生或即将发生的群体性纠纷和易激化纠纷,在第一时间向县司法局和乡领导汇报;

      四、对本辖区有重大影响、本部门难以解决的疑难复杂纠纷以及重大群体性纠纷,由司法所长向乡分管领导请示,并报告县司法局;

      五、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有失控、脱管、下落不明、重新违法犯罪嫌疑以及其他重要情况的,及时向县司法局和乡分管领导报告;

      六、刑释解教人员在安置帮教期间下落不明、有重新违法犯罪嫌疑以及其他重要情况的,及时向县司法局和乡分管领导报告。

      司法所业务工作登记检查制度

      一、建立接待来访登记簿、所务会议记录簿、法制宣传工作台帐、纠纷调解登记簿和政治业务学习登记簿;

      二、建立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台帐;

      三、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要做到一人一档;

      四、全面掌握基层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现状,建立有关花名册;

      五、加强基层调委会规范化建设,定期对调委会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总结。

      司法所统计制度

      一、有专人负责每项工作数据统计,做到准确、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和领导;

      二、对各种统计数据按性质、内容进行分类;

      三、注意收集典型资料,用于指导日常工作;

      四、针对统计数据所反映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寻求解决对策;

      五、对各种统计报表进行归档保存。

      司法所档案管理制度

      一、司法所指定专人负责资料档案的管理;

      二、所内档案按法制宣传、法律服务、人民调解、依法治理、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内容分类;

      三、活动中形成的重要文书材料须完整无缺(办文单、印章齐全),重大活动建立专门文书档案;

      四、归档文书中,不得采用圆珠笔、铅笔、红墨水等不符合档案保存要求的各种笔、墨水书写;

      五、档案要求收集齐全,分类清楚,内容规范,存放有序;

      六、每年6月前,将上年度必须上交归档的文书材料,不留存、不遗漏,按规定分别交县司法局或乡档案室保管。

      司法所网络管理制度

      一、政法网专项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相连接。

      二、涉及国家和本部门、单位的秘密信息,不得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递、发布。

      三、使用电子函件进行网上信息交流,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不得利用电子函件传递、转发或抄送国家秘密信息。

      四、所长定期对上网信息进行检查,发现失泄密、虚假、黄色等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查清来源渠道和原因,根据情况

      逐级上报;其他人员发现涉密、虚假、黄色等信息后,应及时告知网管人员,采取补救措施。

      五、加强保密教育和管理,提高保密观念,增强防范意识,明确责任,落实制度,自觉执行有关规定。

      六、因个人责任造成失泄密、虚假、黄色等信息,将视情节追究责任,司法所长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七、政法网在工作日时间内,始终保持联接,保持自动化办公系统畅通。

      司法所网络信息发布收集制度

      一、司法所网管人员负责全区司法行政系统信息采集、加工、审核和发布工作,对信息发布负主要责任。

      二、向政法网发布信息,要经过所长审核,重大信息要经过区司法局审批。

      三、向互联网发布信息,要经过司法局审核,重要信息要经过局长审批,由区局网管人员负责发布。

      四、各信息审核、审批均需书面形式,归类存档。

      以上2个内容做一块80*120的牌子

      【篇二:司法所各项制度】

      目

      录

      司法所制度、职责....................................3(一)、司法所所长职责...............................3(二)、学习例会制度.................................4(三)、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4(四)、值班接待咨询登记制度..........................5(五)、请示汇报制度.................................6(六)、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制度..........................6(七)、业务公开、公示制度...........................6(八)、定期考评奖惩制度.............................(九)、档案管理制度.................................(十)、勤政廉政建设制度.............................(十一)、财务管理制度...............................(十二)、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制度......................△岗位目标责任...................................△纠纷登记制度...................................△统计制度.......................................△文书、档案管理制度............................1△回访制度......................................1△纠纷排查和信息反馈制度.........................11△工作例会制度..................................11△工作台帐制度..................................12(十三)、法律服务工作者守则.........................12(十四)镇三调联动工作领导小组职责..................12(十五)镇三调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13(十六)镇三调联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职责.......13(十七)“流动调解庭”工作制度......................14(十八)安臵帮教工作制度...........................14(十九)法律援助工作制度...........................16(二十)普法学习制度...............................1司法所制度、职责

      1、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参与调解疑难、复杂的民间纠纷。

      2、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组织开展对不良青少年和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帮助。

      3、指导管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4、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臵帮教工作;

      5、组织实施普法教育工作,积极开展法律宣传。

      6、组织开展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为全县司法行政系统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

      7、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8、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交办的所有工作。

      9、协助当地党委、政府调处社会矛盾纠纷。

      (一)、司法所所长职责

      司法所实行所长负责制,所长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l、负责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交办的所有工作,协助当地党委、政府调处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工作。

      2、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司法所的年度工作计划和长远规划。

      3、负责组织召开所务会议(每月召开一次),研究涉及本所的重大问题,并组织实施所务会议的决定。

      4、负责组织全所人员的政治和业务学习。

      5、负责组织或动员全所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完成工作任务。

      6、负责全所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考评奖惩工作。

      7、负责司法所的财务管理,检查督促财务人员遵守财务管理制度。

      8、负责向局机关和当地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工作。

      (二)、学习例会制度

      1、每周星期五上午为集体学习日,由所长或所长指定的人员组织学习。

      2、学习内容为政治理论、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局机关的有关批示和工作安排等。

      3、严格遵守学习纪律。集体学习日原则上不准迟到、早退或请假,由所长或所长指

      定的人员打考勤,考勤作为年终考评奖惩的依据。

      4、学习采取自学或集中学习方式进行,全所人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集中学习和自学要做好记录和读书笔记,记录和读书笔记由所长每半月检查一次。

      5、每周一,所长要组织召开一次业务会,总结上周工作,安排布臵本周工作,通报工作情况和重要事项处臵情况。

      6、每月所长要组织召开一次所务会议,研究涉及司法所的重要问题,所务会议的决定由所长负责组织实施。

      7、每月所长要组织村(居)民调委会主任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会议,排查调处辖区内的矛盾纠纷。

      8、所长要指定专人做好学习、业务、所务会议、纠纷排查会议记录。

      (三)、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

      1、司法所每月要组织村(居)调委会主任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会议。排查辖区内的矛盾纠纷,要及时与县局和本地乡(镇)党委、政府汇报排查情况,并组织人员耐心细致做好疏导化解工作,严防矛盾纠纷的激化。

      2、司法所要督促指导村(居)调委会每月进行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要在3个工作日调处完毕,不能调处或重大的矛盾纠纷要及时上报,并做好相应的稳控措施。要把矛盾纠纷解决于萌芽,化解于基层。

      3、司法所要充分发挥扎根基层,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每周要安排2天以上的时间深入村(居),了解村情民意,全力化解矛盾纠纷。

      4、司法所要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挂钩制度,全所人员均要挂钩至村(居)调委会,协助指导调委会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不断探索预防和调处矛盾纠纷的特点和规律,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来指导排查调处工作。

      5、司法所全体人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重大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坚决杜绝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

      6、每月要将排查、调处的社会热点、难点和群体性事件情况,整理上报县司法局和当地党委、政府。

      (四)、值班接待咨询登记制度

      1、正常工作时间必须指定一人负责值班。

      2、每周一作为所长接待日,由所长值班。

      3、值班人员接待群众来访要热情大方,用语文明,有问必答,准确解答。坚决杜绝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现象。对来访信件,按程序认真做好登记,专人落实,注意保护当事人的隐私。

      4、接待群众集体来访,要耐心细致地做接访和疏导工作,必要时要及时向局机关和当地党委、政府。

      5、接待人员要有事业心、责任心、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了解村情民意,及时发现问题,全力疏导化解,及时请示汇报。

      6、接待群众来访要认真做好登记记录,要注意保护来访群众的隐私,每周要将来访记录进行认真的整理,形成书面材料上报。

      【篇三:司法所各项规章制度汇编】

      司法所各项规章制度汇编

      一、所务管理部分.........................................................................................................................................4(一)司法所工作职能.................................................................................................................................4(二)司法所服务社会承诺.........................................................................................................................4(三)岗位目标责任制度.............................................................................................................................4(四)司法所长工作职责.............................................................................................................................5(五)司法所工作人员守则.........................................................................................................................5(六)司法所工作人员行为规范.................................................................................................................6(七)内部管理制度.....................................................................................................................................(八)诚信制度.............................................................................................................................................(九)廉洁自律制度.....................................................................................................................................(十)请示报告制度.....................................................................................................................................(十一)群众监督制度.................................................................................................................................(十二)登记、统计、检查和档案管理制度.............................................................................................二、业务管理部分.........................................................................................................................................(一)政治业务学习制度.............................................................................................................................(二)业务考核评比制度.............................................................................................................................(三)业务例会制度.....................................................................................................................................(四)人民调解...........................................................................................................................................11、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职责.....................................................................................................................12、人民调解委员会纪律.............................................................................................................................13、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岗位职责.............................................................................................................14、人民调解员岗位职责.............................................................................................................................115、人民调解员工作纪律.............................................................................................................................116、调解人员守则.........................................................................................................................................117、调解民间纠纷应遵守的原则.................................................................................................................128、目标管理制度.........................................................................................................................................129、民间纠纷调处回避制度.........................................................................................................................1210、人民调解员岗位责任制度...................................................................................................................1211、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1312、工作会议制度.......................................................................................................................................1413、业务学习制度.......................................................................................................................................1414、调解纠纷登记制度...............................................................................................................................1415、报表统计、报送制度...........................................................................................................................1516、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报告制度...............................................................................................................1517、人民调解回访制度...............................................................................................................................1518、档案管理制度.......................................................................................................................................1619、考核奖惩制度.......................................................................................................................................1620、信息反馈制度.......................................................................................................................................1621、检查考核制度.......................................................................................................................................122、分析研判制度.......................................................................................................................................123、人民调解案卷定期评比和“一案一补”制度...................................................................................1(五)社区矫正...........................................................................................................................................11、工作例会制度.........................................................................................................................................12、学习培训制度.........................................................................................................................................13、信息报送制度.........................................................................................................................................15、社区矫正工作考核奖惩制度.................................................................................................................16、档案管理制度.........................................................................................................................................17、执法考评制度.........................................................................................................................................18、执法公开制度.........................................................................................................................................19、监督检查制度.........................................................................................................................................110、社会保障制度.......................................................................................................................................211、请示报告制度.......................................................................................................................................212、保密制度...............................................................................................................................................2113、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度.......................................................................................................................2214、走访制度...............................................................................................................................................2215、个案矫正制度.......................................................................................................................................2316、解矫制度...............................................................................................................................................2317、联席会议制度.......................................................................................................................................2318、衔接制度...............................................................................................................................................2419、责任追究制度.......................................................................................................................................2420、报到制度...............................................................................................................................................2421、宣告制度...............................................................................................................................................2422、监护制度...............................................................................................................................................2523、教育学习制度.......................................................................................................................................2524、公益劳动制度.......................................................................................................................................2525、定期汇报制度.......................................................................................................................................2626、迁居制度...............................................................................................................................................2627、外出请销假制度...................................................................................................................................228、社区服刑人员考核制度.......................................................................................................................2(六)安置帮教工作...................................................................................................................................21、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22、安置帮教工作纪律.................................................................................................................................23、例会制度.................................................................................................................................................24、学习制度.................................................................................................................................................25、信息反馈制度.........................................................................................................................................26、检查考核制度.........................................................................................................................................37、协调配合制度.........................................................................................................................................38、统计报告制度.........................................................................................................................................319、报到登记制度.........................................................................................................................................3110、帮教责任制度.......................................................................................................................................3111、定期考察回访制度...............................................................................................................................3212、谈心谈话制度.......................................................................................................................................3213、档案管理制度.......................................................................................................................................3214、回访制度...............................................................................................................................................3315、帮教管理制度.......................................................................................................................................3316、解除帮教制度.......................................................................................................................................34(七)基层法律服务...................................................................................................................................341、法律服务所的业务范围.........................................................................................................................342、法律服务所主任岗位责任制.................................................................................................................353、基层法律工作者守则.............................................................................................................................354、法律服务所工作纪律.............................................................................................................................365、法律服务工作者纪律.............................................................................................................................366、法律服务所工作原则和纪律.................................................................................................................367、基层法律工作者文明公约.....................................................................................................................38、政治业务学习制度.................................................................................................................................310、法律服务所承诺制度...........................................................................................................................311、法律服务所政务公开制度...................................................................................................................312、法律服务所首问负责制度...................................................................................................................313、过错赔偿制度.......................................................................................................................................314、利益冲突审查制度...............................................................................................................................415、档案管理制度.......................................................................................................................................4116、收费管理监督制度...............................................................................................................................4217、财务管理制度.......................................................................................................................................43附件:...........................................................................................................................................................44乡镇法律服务所章程...................................................................................................................................44基层法律服务所财务管理规定...................................................................................................................4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镇法律服务收费办法》的通知...........................................................4一、所务管理部分

      (一)司法所工作职能

      1、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组织培训调解人员,参与调解重大、疑难、复杂民间纠纷;

      2、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组织开展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和帮助;

      3、指导和管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参与法律援助工作;

      4、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5、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6、组织开展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和建议;

      7、协助基层人民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

      8、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9、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乡镇(街道办事处)交给的其它任务

      (二)司法所服务社会承诺

      1、接待当事人使用文明用语,做到态度和蔼、热情周到,耐心解答当事人提出的法律疑难,热心搞好法律服务。

      2、坚持依法办案、办证,严禁诱使当事人、证人或相关人员制造、提供伪证、作虚假陈述或改变、毁坏、隐藏证据等行为发生,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

      3、实行办事制度和服务收费标准两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4、不无故托廷、玩忽职守或草率处理所受理的法律事务,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负相应的赔偿责任。

      5、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严守职业道德,严禁泄漏国家机密,严格为当事人保守案件中有关个人隐私或不公开的事项。

      (三)岗位目标责任制度

      1、司法所要在县(市)司法局和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围绕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

      2、司法所实行所长负责制,组织搞好所在党委、政府、综治办交办的各项工作。

      3、司法所要通过履行法律保障、法律服务、法律教育三大职能,运用法律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等方法,维护基层稳定、保障市场经济发展、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进程。

      4、司法所要把各项业务指标和其他主要工作,逐项分解落实到人,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责任制。

      5、司法所要定期组织岗位练兵,不断提高干警业务素质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6、司法所干警要按照上级要求,实行岗位责任制,尽职尽责,积极工作,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7、对岗位责任制要定期检查评比,实行奖优罚劣。

      (四)司法所长工作职责

      1、所长对司法所工作全面负责。搞好规范化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及时完成上级部署的各项任务。工作人员各负其责,配合所长做好各项工作。

      2、指导人员调解工作。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全部组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委会要达到“六统一”、“五有”和“四落实”,调解纠纷成功率达到95%以上。

      3、指导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基层法律服务在农村的覆盖面达到90%以上,法律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做到无违纪、无投诉。

      4、积极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刑释解教、社区服刑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5、抓好调解中心日常工作。认真组织开展民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参与调解疑难纠纷,接受、处理有关人民调解工作的来信、来访。

      6、推进基层依法治理,积极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当好法律顾问,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依法参与信访工作。

      7、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以“民主法制示范村”和“法律进社区”活动为载体,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8、按照司法所在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应承担的职责,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五)司法所工作人员守则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地在政治、思想上与党中

    篇二:所长接待日制度

      

      戒毒所年终工作总结报告三篇

      【篇一】

      我作为一名基层警察,面对劳教工作不断发展,劳教体制不断改革,新的戒毒制度不断完善,作为戒毒场所的民警,只有想方设法提高自身在工作岗位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有所有作为。

      一、心态要平稳

      作为戒毒场所的普通民警,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用人机制灵活多样、工作方式复杂多变、场所地域差别明显,岗位分配参差不齐、单位经济收入差距带来的思想影响,将直接制约自身发展。如不具备平抑、消除来自社会以及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压力,其思想波动必然影响工作质量与效率,甚至丢失工作岗位。所以,具备成熟稳健的性格心理,是合格民警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好高骛远,妄自菲薄往往滋生烦恼。只有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少一些浮躁,才能在劳教事业中找到适合扮演的角色。需之起点不同,差距必然客观存在;能力不同,发展必有快慢之分;业绩不同,待遇必有高低之别。境况好时,不以物喜,境况不好时,不以己悲,始终以常人心态面对荣辱得失,这才是合格民警追求的心理品质。知识改变命运。一般地说,“能力恐慌”越大,填充知识的意识就越强,业务优势就越明显,生存压力就越小,心态就越平稳。

      二、目标要明确

      人生没有目标,就像航船迷失了方向,俗话说得好:“英雄不问出处”。所以,劳教民警的发展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在倡导能力胜于资历的年代,平庸无为的人必将面临淘汰。要树立“以作为求地位”的思想,对人生的某个时段,或一定的工作期限内,为自己设计一个明确的目标。当然,这个目标要切合实际,特别是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并随情况变化适时修正调整。目标太高,实现不了,容易挫伤锐气;目标太低,出不了成绩,影响个人发展。那么,制订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才既符合岗位要求又切合自身实际呢?一般来说,要依据劳教场所对各层次岗位人员的考核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在什么层次就拟定

      这个层次的发展目标。概括起来就是“跳起来摘桃子”。通常情况下,个人工作目标应包含工作态度、业务技能、服从意识、团队精神、遵章守纪、工作业绩等内容,有量化考核要求的还应有奋斗指标。同时,目标一旦确定,就必须处理好说与做的问题。那种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喊在嘴上,落实不到行动上的目标尤如形同虚设,对自身没有任何意义。只有不畏艰难险阻,为实现目标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的人,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三、工作要争先

      在人才需求供大于求的时代,如何保持自己在工作岗位的核心竞争力,维护好既得利益,追求更好的发展,是摆在每个民警面前且不得不引起思考的现实问题。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应该是以不变应万变,即:不变的永远是工作的高标准。工作标准高,工作态度就会发生转变,自身要求就会更严,也就容易一次就把工作做好。工作高标准谈起来易,做起来却很难。首先是工作思路要清。思路决定出路。缺乏对工作性质、特点以及岗位要求的分析,工作主次不分,四处用力,就难有高标准。比如,针对劳教工作政策性强和场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两个显著特点,要求劳教民警必须十分熟悉劳教业务方面的政策及法律法规,具备很强的服务意识和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才能有效避免说错话,办错事的现象发生。其次是要有一流的工作业绩。工作业绩最能检验民警工作是否高标准。要以始于岗位所需、终于群众满意为标准,围绕单位和自身工作目标,在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办公秩序、注重信息反馈、保持良好关系和业务技能、工作效果等方面出成绩,达到办一件,成一件,不留遗留问题的最低目标,努力争当让领导放心地“交任务、压担子”的优秀民警。

      四、责己不责人

      面对劳教工作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和思想相互交织的实际,单枪匹马、单打独斗的时代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优化人力配置,整合资源优势,形成强势群体,增强团体竞争能力。这就要求民警必须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以诚待人,通过把展示能力与人格魅力相结合,以理服人。首先,硬件要“硬”。所谓“硬件”,是指在业务技能,独立工作,解决棘手问题等方面要技高一筹。在遇到矛盾和问题时,要多从自身查找原因,责己不责人。其次是软件不“软”。所谓“软件”,是指自身性格、心理、思想素质以及工作风格等,是民警历练的终身课题。尊重别人性格,承认别人领导风格、工作方法,有助于融洽人际关系,为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再次是正确把握团结协作的度。能否正确理解并处理好领导与被领导、指导与被指导、同事间相互配合等问题,往往成为制约民警发展的瓶颈。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在熟悉单位流程、岗位规则以及工作模式的基础上,经常反思有没有超越法规、规定以及日常工作、生活习惯,出现有损形象和同事自尊等方面的言行,才能真正做一名合格的民警。

      【篇二】

      我所在省厅、局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严格按照司法部党组提出的“三个绝对不能、四个绝对不允许”和厅党委提出的“正、实、严、快、高、六字要求,保”认真落实省局各项工作部署,坚持以创建为统揽,以提高教育挽救质量为目标,以安全稳定为首要,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强化场所管理,深化教育工作,加强后勤保障,推动了我所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实现了连续5年争创“安全所”奋斗目标,场所工作实现新跨跃。

      一、实践“三个代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我所坚持“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的思路,以党建为龙头,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学习教育活动,认真领会精神实质,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保持政治上的先进性。

      二是严格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认真落实党委议事制度,规范议事程序;进一步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亲合力,努力提高班子执政水平。三是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按照省局《劳教所中队建设纲要》要求和所党委提出的“支部建在中队上”的目标,今年我

      所又增设了老干部党支部和星光铝材装璜厂党支部,并对全所7个党支部进行了换届选举,同时,配齐配强了5个中队的政治指导员,进一步强化了中队的党建工作。四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新路子。今年8月,我所顺利完成了所党委、纪委的换届选举工作。为了充分发挥新当选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各支部委员的作用,举办了为期2天的党务干部培训班,提高了他们的履职能力。

      同时,各党支部在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以实施《党支部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党员管理考核办法》和为抓手,充分利用各种时节(五一、七一、国庆节等),组织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今年6月,在所党委的倡议下,全所民警捐款9600多元,建立了劳教人员教育基金,此举受到了省局领导的肯定,南平市人民广播电台为此也作了报道。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既增强了党委对基层党支部的领导,又强化了党支部和党员民警的“标杆”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

      二、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按照今年省厅、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工作的部署,我所狠抓了三项工作六项机制的落实,强化内部监督机制,以从严治长带从严治警,正党风促警风,促进了场所安全稳定和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是抓教育。

      以开展牢固树立权力观教育活动和执法执纪专项检查活动为载体,组织民警学习中纪委、省纪委和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批示及有关材料、文章,举办专题讲座,观看反腐警示教育片等,增强民警的反腐倡廉和公正文明执法意识,构筑廉政防线。

      二是抓监督。

      主动介入敏感工作环节,做好“三大阳光工程”的监督,强化行政监察力度,保证所务政务工作的公开、公正、透明。三是抓查处。坚持“所长接待日”制度、劳教人员无记名“问卷调查”制度、劳教人员解教前谈话制度、执法监督员联席会制度,搞好信访、案件的查处工作。今年民警中无发生违法违纪案件。年初,我所查证核实了1起劳教人员捏造事实,诬告民警受贿的案件。4月19日,我所对诬告民警受贿的2名劳教人员进行了公开处理,维护了民警的合法权益。

      三、以人为本,全面提高队伍素质我所坚持从严治警、依法管警、素质强警、切实保障的方针,以提高民警整体素质为重点,不断改革创新,大力加强队伍的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建设。一是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今年4月,我所引入竞争机制,民主选拔任用领导干部。通过个人自荐、民主推荐、竞职演说、民主测评、民主考评、党委集体研究、任前公示等方式,选拔任用了12名年纪较轻、素质较高的中层领导干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打造了起飞平台。二是狠抓民警队伍作风建设。按照上级的部署,4月1日至6月30日,我所开展了作风建设专项教育活动,组织民警学习《反对自由主义》等13篇必读材料文章,举办4个专题讲座,开展“六查六摆”活动,通过“自己找、群众提、组织点、互相帮”的形式,每位民警根据自查自摆情况写出个人书面材料,各科队根据自查自摆存在的问题拿出书面整改意见。通过作风整肃,促进了场所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机关作风的形成。三是认真开展民警基本技能培训。今年5月,我所在全体民警中开展了警察实用基本技能培训工作,培训以《警察实用技能训练提要》为内容,分3批,每期20天,采取集中封闭训练的形式,并聘请了驻地武警担任教官进行严格训练。8月,经省局考核一次性达标率为%。六是开展执法执纪专项检查活动。以提高民警的法律观、纪律观为重点,通过学习、对照检查、整顿治理等三个阶段,采取听、查、问、谈的方式,实行自查、普查和抽查相结合,对省局确定的7个重点内容进行逐项对照检查,对在专项检查中查摆出的问题,坚持边整边改的原则,进行重点整治,进一步强化了全体民警的公正文明执法意识,促进了场所安全稳定。五是抓好依法行政和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劳教工作实际,以多种形式组织民警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三线”教育(依法行政生命线、“四防”工作高压线、执法执纪警示线),把依法行政教育和民警的职业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依法治所与以德治所同步推进、协调发展。六是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我所认

      真执行省局《关于加强老干部工作的意见》,今年专门成立了老干部党支部,由所政治处主任兼任支部书记,强化对老干工作的领导。同时坚持慰问、探望制度,及时帮助老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尽可能地为他们办实事(如替离退休同志代办免费乘车证等)。

      四、坚持主业,围绕重点,推动所政管理工作协调发展我所坚持以创建为统揽,以提高教育挽救质量为目标,以场所安全稳定为首要,强化场所管理,深化教育工作,加强后勤保障,推动了所政管理工作协调发展。

      (一)在管理上,我们主要抓了5项工作:一是狠抓三项制度的落实。

      即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排查制度、劳教人员月动态分析会制度。

      年初,各科队主管即与所签订了部门安全稳定工作责任状,落实了“一把手”责任制度。全所各科队民警也以责任区划为要求,层层签订安全承包责任制,做到包干到人,责任到位;严格落实安全排查制度,细化责任目标,实行目标管理。中队每月?次组织安全检查,遇重大节日、重要时段,由所统一进行安全大排查,彻底清理各种违禁品,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特别是新组建的警戒护卫队,强化夜间巡逻,建立值班勤务日志,并实行夜间值班定时打卡制度,增强了民警的责任意识;同时我所坚持劳教人员月动态分析会制度,定期对全所稳定工作进行研究,制定措施,做到超前防范与制度创新相结合,提高了“四防”工作的针对性。二是抓载体,保安全。以开展季度安全竞赛为主线,以“百安”活动为重点,以“人防、物防、技防”为手段,筑牢三道防线,聚精会神抓安全,使安全工作处于严密有序的运作状态。三是加强“三重”管理。加强重大节日、重要会议、敏感时期的安全保卫工作,制定紧急预案,加强值班警力,确保场所安全稳定;加强重点人员管理,各中队将摸排出的重点人员,全都纳入民警管理视线,确定专人夹控,专人管理;加强重点部位及物品管理,主要是加强对会见和同居室的管理,严格执行制度,严防违禁品流入场所。

      存在问题

      (一)警戒护卫队的建设,离上级要求还有差距。我所现有的警戒护卫人员主要负责两道门的值班工作和日常劳教人员的会见管理,警力

      有待尽快加强。

      (二)由于受区位的影响,生产项目效益普遍不高,加上今年劳教人员人数持续下降(靠调教维持运作),劳教生产发展缓慢。

      (三)今年上级开展的各项活动较多(如作风建设专项教育活动、执法执纪专项教育活动、民警警体基本技能培训活动等),且相互交织,加上所里正常的管教、生产任务,基层民警压力大,因精力顾不过来,产生了埋怨、厌战情绪。

      (四)办公现代化手段虽有所提高,但民警专业技能偏低,不能完全胜任工作需要,加强技能培训是我所今后民警队伍培训的一个重点。

      【篇三】

      一年来在总所党委,分所党总支,大队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本人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我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始终以做一名合格的劳教(戒毒)工作人民警察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工作的职责。

      一、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一年以来,我不断加强学习“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和《禁毒法》,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与政治素质。

      “双在大”活动中,能够按照司法部及省司法厅要求,认真学习刚性要求和应知应会及相关重点内容,对照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执法水平。

      二、立足本职,做好生卫工作

      作为生活卫生干事,负责工作较为琐碎,就像保姆加管家,从小到一个灯泡,大到病重学员,每件事情都要管。我队做为我所窗口单位,担负检查多,任务重这个特点。整个院区卫生要求高,从草地到办公区,从走廊到学员宿舍,每个点每个面都要去检查并且要定期消毒。平时我经常组织宿长开现场会,自己动手叠被子、铺床单、摆鞋子等做示范,让宿长学习,带领全宿学员按要求去做,全队统一标准;每间宿舍阳台一个样子,每张床铺一个样,每个保管箱一个样。因为学员是群体生活,对疾病传播控制要求必须严格,每当有流感发生,我就安排每天加多消毒次数,保证学员不被传染,并且配合医院做好

      学员定期体检。平时对待学员自己做到像父母、像医生、像老师,特别是在病号学员上,更要让他感受到党和政府给予他们的温暧,提高他们改造的积极性。对学员的关怀,就是让学员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教育、感化、挽救他们,让他们重新做一名合格的公民,这也是我们劳教警察的神圣使命。对学员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定期向学员发放凉茶、糖水;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对年老体弱学员多发衣服多加冬被。伙食上配合司务长,让学员吃暧、吃饱、吃得卫生,餐后都把学员用过的饭兜、匙羹洗净消毒。按月向劳教学员发放零用钱及劳动报酬,及时准确的将包裹、信件发放到学员手中,科学合理安排学员加菜、购物,有效满足每个学员日常生活需求,只有把后勤工作做好,学员们才能安心改造。我队生卫工作基本做到“管理规范化,生活制度化,卫生经常化。”

      三、严于律己,公正文明执法

      文明执法在组织纪律方面,本人严格遵守场所的各项,忠于职守,恪守职业道德。尊敬领导,听从指挥,对人真诚,团结同志,维护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自己时刻不忘党的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认真学习和落实“十个严禁”“十不让”“六条禁令”“五个坚决、杜绝”,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法工作理念,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执纪,维护劳教(戒毒)工作人民警察的“执法为民、服务为民”的新形象。自己时刻保持着为警清廉,高度警惕,坚守原则,正确行使手中的职权,从不接受劳教(戒毒)人员的贿赂,从不侵害人民群众的权益。自觉接受领导、同事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

      一年来,在戒毒工作的第一线,我服从大队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同事们做好大队的各项工作。在学习和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我自己清醒的认识到自身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工作不够细心,创新意识不足,理论水平有待提高等。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虚心向领导和同事们学习,继续努力工作,为党和国家的戒毒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篇三:所长接待日制度

      

      公安部关于印发《拘留所等级评定办法(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公安部

      【公布日期】2006.01.27?

      【文

      号】公通字[2006]19号

      【施行日期】2006.01.2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监所管理

      正文

      公安部关于印发《拘留所等级评定办法(试行)》的通知

      (公通字[2006]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

      为加强拘留所正规化建设,公安部决定对拘留所实行等级化管理。现将《拘留所等级评定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报部。

      公安部

      二00六年一月二十七日

      拘留所等级评定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拘留所工作,促进拘留所正规化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拘留所实行等级化管理,拘留所的等级评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拘留所等级评定坚持实事求是、日常检查与考核评定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标准进行。

      第四条

      拘留所等级分为标兵级、一级、二级、三级和不达标级。一级以下拘留所评定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标兵级拘留所评定工作不定期进行。

      公安部评定一级拘留所,并适时从连续被评定为一级的拘留所中择优评选若干个年度标兵拘留所。各省级公安机关评定二级、三级和不达标级拘留所。

      公安部负责对全国拘留所等级评定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

      拘留所等级依据必备条件和考核性标准评定。必备条件是拘留所达标晋级必须具备的条件,实行一票否决;考核性标准包括九个方面的单项工作,实行计分考核制,总分为100分。

      具备三级拘留所必备条件且考核性标准得分在60分以上的,评定为三级拘留所;具备二级拘留所必备条件且考核性标准得分在80分以上的,评定为二级拘留所;具备一级拘留所必备条件且考核性标准得分在90分以上的,评定为一级拘留所。达不到三级拘留所标准,或者不按本办法规定申报的,为不达标拘留所。

      第六条

      公安部适时从连续不达标的拘留所中确定若干个全国后进拘留所进行挂牌治理。

      第二章

      评定标准

      第一节

      必备条件

      第七条

      三级拘留所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本年度小型所未发生责任事故;中型所发生一般责任事故不超过1起;大型所发生一般责任事故不超过2起;特大型所发生一般责任事故不超过3起。

      (二)严格依法凭决定拘留的法律文书收拘被拘留人员,按期解除拘留。

      (三)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24小时双人值班巡视制度。

      (四)建立并严格实行被拘留人员一日生活制度。

      (五)严格执行被拘留人员行为规范,监管秩序良好。

      (六)对被拘留人员实行普管和严管的分级管理制度。对于违法行为轻微且在所期间表现良好的被拘留人员实行普管;对有可能转为逮捕、刑事拘留、劳动教养、收容教育、强制戒毒等其他强制措施或者处理的以及不服从管理的被拘留人员实行严管。

      (七)尊重被拘留人员人格,无打骂、体罚、虐待被拘留人员现象。

      (八)无被拘留人员与其他被监管人员混关混管现象。

      (九)财务制度健全,专款专用,账目清楚。被拘留人员伙食达到规定标准。无非法收取保证金和乱收费现象。

      (十)单设所应当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管理教育、医务、技术、财会等民警和工勤人员。

      合设所必须确定专职负责拘留所工作的所领导和民警。

      配备女民警管理女性被拘留人员。

      (十一)领导班子健全,团结协作,正确执行国家法律、法规。

      (十二)民警掌握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50%以上民警熟练掌握计算机实用技术。

      (十三)民警实行岗位责任制,建立并实行考核奖惩机制。

      (十四)本年度民警在监管活动中无违法违纪行为。中型所因发生1起一般责任事故,大型所因发生2起一般责任事故,特大型所因发生3起一般责任事故而使民警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除外。

      (十五)本年度民警无违反“五条禁令”行为。

      (十六)拘留所设置规范。与其他监管场所合设的,必须单独设置拘留区,其中与看守所合设的,拘留区必须设置在警戒围墙以外。

      中型以上拘留所单独设置。

      (十七)拘留所应当设置值班室、管教室、教室、询问室、图书室、文体活动室、会见室、医务室、浴室等功能用房。

      单设所应当划分拘留区、办公区、劳动区。

      (十八)基础设施无安全隐患。

      (十九)拘室采光通风状况良好,人均使用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

      (二十)普管拘室实行床位制。

      (二十一)应当配备电话、医疗器材、监控设备、电教设备、应急照明设备、被拘留人员报告装置、应急警报装置、消防器材、工作用车、生活用车等。

      (二十二)被拘留人员信息实行计算机管理。

      (二十三)本级公安机关每半年至少研究1次拘留所工作;局(处)长每半年、分管局(处)长每月至少深入拘留所检查工作1次。

      (二十四)所容所貌清洁整齐,环境绿化优美。

      (二十五)拘留所公务费纳入所属公安机关预算统一保障。

      (二十六)考核评定中无弄虚作假现象。

      第八条

      二级拘留所除达到第七条规定标准外,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连续2年被评定为三级所。

      (二)本年度中型所未发生责任事故,大型所发生一般责任事故不超过1起,特大型所发生一般责任事故不超过2起。

      (三)所长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所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不超过45周岁;45周岁以下民警不少于民警总数的二分之一。

      (四)本年度民警无违法违纪行为。大型所因发生1起、特大型所因发生2起一般责任事故而使民警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除外。

      (五)三分之二以上民警熟练掌握计算机实用技术。

      (六)每周对被拘留人员集体教育时间不少于10课时,组织被拘留人员开展文

      体活动不少于2次。

      (七)被拘留人员每周室外活动时间不少于10小时。

      (八)拘留区设有餐厅,除严管人员外,其余被拘留人员实行集体就餐。

      设有可供被拘留人员集体训练、活动的操场。

      (九)基础设施完善,达到拘留所建设标准要求。

      (十)近3年受过地市级以上党委、政府或公安机关表彰。

      第九条

      一级拘留所除达到第七条、第八条标准外,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连续2年被评定为二级所。

      (二)本年度未发生责任事故。

      (三)领导班子坚强有力,政绩突出,全部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民警对所长工作满意率不低于80%;45周岁以下民警不少于民警总数的三分之二。

      (四)民警全部熟练掌握网上办公技能。

      (五)拘留所计算机接入公安网,中型以上拘留所建立所内计算机局域网,对被拘留人员实行计算机辅助管理。

      (六)注重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每年有研讨文章发表。中型以上拘留所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经验交流和理论研讨活动。

      (七)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教育模式,有可资其他拘留所借鉴的经验,并被省级以上公安机关推广。

      (八)本年度业务工作完成情况处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前列。

      (九)近3年受过省级以上党委、政府或公安机关表彰。

      第二节

      考核性标准

      第十条

      安全工作(10分,每项2分)

      (一)严格实行拘留区出入制度。

      (二)安全检查和所情分析会每周不少于1次,掌握不安全因素和被拘留人员思

      想动态,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三)制定处置突发事件预案,每半年至少演练一次,民警熟练掌握预案内容。

      (四)充分发挥监控系统的作用,形成值班、监控、周界控制系统有机结合的安全防范体系。

      (五)严格执行事故报告制度。

      第十一条

      执法工作(21分,每项3分)

      (一)按照有关规定对入所被拘留人员进行健康和人身、物品安全检查。

      (二)对新入所的被拘留人员及时告知其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必须遵守的规定。

      (三)依法保障被拘留人员合法权益,对被拘留人员提出的检举、揭发、控告、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材料,及时转送有关部门处理。

      (四)办理请假、出所治疗等手续齐全、规范。

      (五)依法严格执行被拘留人员奖惩制度。

      (六)严格执行询问制度。

      (七)按照规定管理、使用武器和警械。

      第十二条

      管理工作(21分,每项3分)

      (一)对新入所的被拘留人员应当在24小时内进行第一次谈话。

      (二)标牌标识及物品摆放统一规范。

      (三)被拘留人员举止规范,文明礼貌,精神状态良好。

      (四)学习、用餐、文体活动组织良好,秩序井然。

      (五)严格执行会见规定。

      (六)被拘留人员档案规范,工作台账齐全。

      (七)建立健全并严格实行被拘留人员财物保管制度。

      第十三条

      教育工作(14分,每项2分)

      (一)制定教育计划,教育内容以法律、道德、行为养成为重点,时间安排合

      理,效果明显。

      (二)对被拘留人员个别谈话教育每人不少于2次。

      (三)针对被拘留人员的性别、年龄、违法行为等开展分类教育。

      (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活跃被拘留人员生活。

      (五)图书室资料丰富,内容健康。

      (六)建立社会帮教制度,借助社会力量对被拘留人员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并有文字记录。

      (七)注重所内文化建设,具有积极向上的教育转化氛围。

      第十四条

      队伍建设(12分,每项2分)

      (一)所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秉公办事、清正廉洁。

      (二)所长必须经过省级以上监管业务培训,具有相应的法律和专业知识。

      (三)民警按照岗位职责分工,熟悉本职工作,直接负责管理教育被拘留人员的民警不得少于民警总数的85%。

      (四)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民警业务考试成绩全部在及格以上。

      (五)民警着装上岗,佩带证件,警容严整,举止端庄。

      (六)民警办公室、值班室、管教室、备勤室干净整齐、内务卫生良好。

      第十五条

      生活卫生(8分,每项1分)

      (一)被拘留人员个人卫生良好,拘室无异味。

      (二)被拘留人员统一着识别服。

      (三)拘室、厨房、餐厅等场所经常消毒,防疫防病。

      (四)炊事员持有卫生主管部门核发的健康证。

      (五)尊重少数民族和外国籍被拘留人员的饮食习惯。对生病的被拘留人员在生活上给予适当照顾。

      (六)合理调剂被拘留人员伙食,每周制订食谱。

      (七)对被拘留人员现金实行记账式管理,不使用代金券。为被拘留人员代购的日常生活用品价格不高于市场零售价。

      (八)制定并执行被拘留人员就医制度,对患病被拘留人员及时治疗。

      第十六条

      设施装备后勤(6分,每项1.5分)

      (一)设有民警文化室、健身房、食堂、浴室、洗衣房等生活娱乐设施。

      (二)装备配备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三)有组织被拘留人员开展文体活动必须的设施、器材。

      (四)制定并严格执行装备管理、使用、维护制度。

      第十七条

      社会监督(5分,每项1分)

      (一)建立执法监督制度。实行警务公开,设置警务公开栏。

      (二)建立并严格执行所长接待日制度,并有详细接待记录。

      (三)每年至少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所视察工作1次。

      (四)聘请执法监督员,定期评议拘留所工作。对提出的意见及时整改,及时反馈。

      (五)采取多种形式征求被拘留人员家属对拘留所工作的意见。

      第十八条

      深挖犯罪(3分,每项1分)

      (一)建立深挖犯罪工作机制。

      (二)本年度有通过深挖线索破获刑事案件的战果。

      (三)深挖破案后及时兑现奖励。

      第三章

      考核评定

      第十九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成立由主管领导负责,监管、政工、纪检、法制、装财等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等级评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拘留所等级评定工作。

      第二十条

      等级评定程序

      (一)每年初,各级公安机关对照等级评定标准,结合拘留所工作实绩和发展潜力,制定本年度本级公安机关拘留所等级申请计划,层报省级公安机关。各省级公安机关于3月底前将计划申报一级拘留所的名单报公安部。

      (二)本级公安机关在评定前提出拘留所等级申报意见,填写拘留所等级申报、审批表(式样附后),报送上一级公安机关审核。未纳入年初等级申报计划的,不能申报相应等级。

      各省级公安机关于11月15日前将一级拘留所等级申报、审批表报送公安部。

      (三)公安部于次年1月15日前考核评定一级拘留所并通报结果。各省级公安机关于次年1月底前考核评定二级、三级拘留所并通报结果,同时报公安部备案。

      (四)等级评定后,实行挂牌(式样附后)公布,由省级公安机关统一制作颁发。

      按照等级评定权限,由公安部向一级拘留所颁发等级证书,由省级公安机关向二级、三级拘留所颁发等级证书。

      第二十一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对拘留所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认真做好日常检查记录。地市级公安机关对所辖拘留所的日常检查每季度不少于1次,省级公安机关对属辖拘留所的日常检查每半年不少于1次。

      对检查中发现管理工作达不到必备条件并且未及时整改的,年底不能按照等级申报计划申报相应等级;对不符合考核性标准且年底考核仍存在同一问题的,此项工作加倍扣分。

      第二十二条

      二级以上拘留所因多发生1起一般责任事故而达不到原等级标准的,当年评定时至少降低一个等级。

      第二十三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根据管理权限和等级评定审批权限,对所辖拘留所等级评定质量负总责。地市级公安机关弄虚作假的,该地区本年度不得新申报二级以上等级拘留所,累计2次的,不得申报二级以上等级拘留所;省级公安机

      关弄虚作假的,该地区本年度不得新申报一级拘留所,累计2次的,不得申报一级拘留所。出现上述情况,上级公安机关可视情予以通报。

      第四章

      奖惩

      第二十四条

      拘留所等级评定结束后,对符合奖励条件的拘留所及有关人员,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申报奖励。

      第二十五条

      拘留所未达标的,取消其评先受奖资格,连续2年未达标的,同时取消其所属公安机关及其主要领导、主管领导评先受奖资格;因管理混乱连续3年未达标的,应当追究公安机关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拘留所按本年度内日均在所人数分为小、中、大、特大型所。日均在所人数不足50人的为小型所;50人以上不足150人的为中型所;150人以上不足300人的为大型所;300人以上的为特大型所。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民警违法违纪行为”是指民警因违法违纪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党纪、政纪处分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中“专职技术民警”指专门负责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监控技术设备的民警。“以上”、“以下”含本数。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拘留所等级申报、审批表

      申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拘留所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报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制

      ┌────────┬─────────────────────┬─────┬─────┐

      │

      拘留所名称

      │

      │

      建成时间│

      │

      ├────────┼─────────────────────┼─────┼─────┤

      │

      日均拘留人数

      │

      等级│

      │

      ├────────┼────┬────────────────┼─────┼─────┤

      │

      设置形式

      │

      单

      设│

      设

      │

      │

      ├──┬─────┼────┼────┬─────┬─────┼─────┼─────┤

      │

      │

      │

      │

      │

      │

      │从事拘留所│

      │上年度

      │

      合

      │

      │

      │

      姓

      名

      │

      职

      务│

      性

      别│

      年

      龄

      │

      政治面貌│

      文化程度│

      │

      │

      │

      │

      │

      │

      │

      │

      │

      工作时间│

      │领

      │

      │

      │

      │

      │

      │

      │

      │

      ├─────┼────┼────┼─────┼─────┼─────┼─────┤

      │导

      │

      │

      │

      │

      │

      │

      │

      │

      ├─────┼────┼────┼─────┼─────┼─────┼─────┤

      │班

      │

      │

      │

      │

      │

      │

      │

      │子

      │

      │

      │

      │

      │

      │

      │

      │

      ├─────┼────┼────┼─────┼─────┼─────┼─────┤

      │

      │

      │

      │

      │成

      │

      │

      │

      │

      │

      │

      │

      │

      │

      ├─────┼────┼────┼─────┼─────┼─────┼─────┤

      │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

      中

      │45周岁以下│

      文化程度

      │

      │

      │

      民警总数│

      │

      │

      │

      │

      │

      ├────┬────┤

      ├───────┬─────────┤

      │

      │

      │

      男

      │

      女

      │民警人数

      │

      │

      │

      │

      │

      │

      │

      │

      │

      大专以上(人)│

      中专以下(人)

      │

      │

      ├─────┼────┼────┼─────┴───────┼─────────┤

      │

      队│

      │

      │

      │

      │

      │

      伍│

      │

      │

      │

      │

      │

      ├─────┴────┴────┼─────────────┴─────────┤

      │

      │

      技术民警(人)

      │

      医务人员(人)

      │

      │

      情│

      │

      │

      │

      ├─────┬─────────┼─────┬─────────────────┤

      ││

      │

      况│

      │

      其

      中

      │

      │

      其

      中

      │

      │

      │

      总

      数

      │

      │

      总

      数

      │

      │

      │

      │

      ├────┬────┤

      ├───────┬─────────┤

      │

      │

      │

      专

      职│

      兼

      职│

      │

      专

      职

      │

      兼

      职

      │

      │

      ├─────┼────┼────┼─────┼───────┼─────────┤

      │

      │

      │

      │

      │

      │

      │

      │

      ├──┴─────┼────┼────┼─────┼───────┼─────────┤

      │

      │

      │

      专

      职│

      │

      │

      │

      │财会人员(人)

      │

      其

      中│

      │

      │

      工勤人员(人)│

      │

      │

      │

      ├────┼─────┤

      │

      │

      │

      │

      │

      兼

      职│

      │

      │

      │

      ├──┬─────┴────┴────┴─────┴───────┴─────────┤

      │近3│

      │

      │年受│

      │

      │奖励│

      │

      │情况│

      │

      └──┴───────────────────────────────────────┘

      ┌─────┬──────┬───────┬──────┬─────┬────────┐

      │

      拘室人均│

      │

      │本级公安机关│本年度局长│

      本年度主管

      │

      │

      │

      民警无违法│拘留人员每人

      │

      │

      │

      │

      │

      使用面积│

      │

      │本年度研究拘│深入拘留所│局长深入拘留

      │

      │

      │

      违纪年限

      │每天伙食费(元)│

      │

      │

      │

      │

      (㎡)

      │

      │

      │留所工作次数│

      工作次数│

      所工作次数

      │

      ├─────┼──────┼───────┼──────┼─────┼────────┤

      │

      │

      │

      │

      │

      │

      │

      ├─────┴──────┴───────┴──────┴─────┴────────┤

      │

      经验和研讨文章题目、发表时间、刊物名称

      │

      ├──────────────────────────────────────────┤

      │

      │

      │

      │

      │

      │

      ├──────────────────────────────────────────┤

      │

      理论研讨活动时间、内容、参加人员

      │

      ├──────────────────────────────────────────┤

      │

      │

      │

      │

      │

      │

      ├──────────────────────────────────────────┤

      │

      被省级以上公安机关推广的经验及推广时间、推广形式

      │

      ├──────────────────────────────────────────┤

      │

      │

      │

      │

      │

      │

      ├──┬─────┬─────┬───────┬──────┬─────┬──────┤

      │

      │

      工作用车│

      生活用车│

      电

      话

      │

      电教设备

      │

      医疗器材│应急照明设备│

      │

      │

      (辆)

      │

      (辆)

      │

      (部)

      │

      (有/无)

      │

      (有/无)│

      (有/无)

      │

      │

      ├─────┼─────┼───────┼──────┼─────┼──────┤

      │装备│

      │

      │

      │

      │

      │

      │

      │

      │

      │

      │

      │

      │

      │

      │

      │

      ├─────┼─────┼───────┼──────┼─────┼──────┤

      │配备│

      拘留人员│

      消防器材│应急警报装置

      │计算机系统

      │

      监控设备│所内计算机

      │

      │

      │

      报告装置│

      │

      │

      │

      │

      局域网

      │

      │

      │

      (有/无)│

      (有/无)│

      (有/无)

      │

      (有/无)

      │

      (有/无)│

      (有/无)│

      │

      ├─────┼─────┼───────┼──────┼─────┼──────┤

      │

      │

      │

      │

      │

      │

      │

      │

      │

      │

      │

      │

      │

      │

      └──┴─────┴─────┴───────┴──────┴─────┴──────┘

      ┌──────────────────────────────────────────┐

      │

      主

      要

      事

      迹

      │

      │

      │

      │

      │

      │

      │

      │

      │

      │

      │

      │

      │

      └──────────────────────────────────────────┘

      ┌──────┬────────────────────────────────────┐

      │

      本级公安

      │

      │

      │

      机关申报

      │

      │

      │

      意

      见

      │

      (公安机关印)

      │

      │

      │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

      ├──────┼──────────────────┬─────────────────┤

      │

      │

      考评结果

      │

      │

      │

      地市级

      │

      │

      │

      │

      ├─────────┬────────┤

      │

      │

      公安机关

      │

      是否符合全部

      │

      考核性

      │

      │

      │

      考评审核

      │必备条件(是/否)

      │

      标准得分

      │

      │

      │

      意

      见

      │

      │

      │

      (公安机关印)│

      │

      ├─────────┼────────┤

      │

      │

      │

      │

      │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

      ├──────┼─────────┴────────┼─────────────────┤

      │

      │

      考评结果

      │

      │

      │

      省级公安

      │

      │

      │

      │

      ├─────────┬────────┤

      │

      │

      机关考评

      │

      是否符合全部

      │

      考核性

      │

      │

      │

      审核审批

      │必备条件(是/否)

      │

      标准得分

      │

      │

      │

      ├─────────┼────────┤

      │

      │

      意

      见

      │

      │

      │

      (公安机关印)│

      │

      │

      │

      │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

      ├──────┼─────────┴────────┼─────────────────┤

      │

      │

      考评结果

      │

      │

      │

      ├─────────┬────────┤

      │

      │

      公安部

      │

      是否符合全部

      │

      考核性

      │

      │

      │

      审批意见│必备条件(是/否)

      │

      标准得分

      │

      │

      │

      │

      │

      │

      (公安机关印)│

      │

      ├─────────┼────────┤

      │

      │

      │

      │

      │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

      填表说明:

      1.“建成时间”指拘留所最后一次扩建、改建、新建投入使用时间。

      2.“民警总数”填实有民警数,合设所填专职负责拘留所工作民警数。

      3.“设置形式”填单设或者合设(与××所合设)。

      4.主要事迹侧重反映特色经验,不要求面面俱到。该页不够可另附纸。

      5.“以上”、“以下”均含本数。

      6.申报、考评审核、审批机关指本级公安机关,业务部门盖章无效。

      一级拘留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颁

      等级牌说明:等级牌为金属质地。规格为63公分(长)×45公分(高)×3公分(厚)。各等级名称书写于等级牌正中稍往上,隶书字体,规格为7公分(宽)×4.5公分(高);在等级牌的下方居中书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颁”,仿宋字体,规格为2.8公分(宽)×3.3公分(高)。等级牌均为金底红字。

    篇四:所长接待日制度

      

      信访工作制度

      信访工作制度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各种制度频频出现,制度是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体化,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那么制度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访工作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信访工作制度

      篇1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需求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借助信件(或来访来电)询医问药、寻求帮助的情况日趋增多,特制定如下信访工作制度。

      1、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政策和医院各项工作的有关规定,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热情细致地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来电工作。

      2、坚持受访负责制,对来访人员不推诿,弄清来访情况后按业务归口转办,并做好交接工作。

      3、院办室收到人民群众来信。有关医疗咨询的信件,由医务科或有关科室予以回信;有关医疗纠纷的信件,由医患关系办公室、医务科或护理部处理答复;有关职业道德方面的信件,由党委办公室处理答复。

      4、讲究信访工作实效,不拖拉,凡是群众来信,不管是投诉或医疗咨询等,必须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5、原则上所有来信在一周内予以处理,如涉及较复杂的纠纷或特

      殊情况(如当事人外出等),可适当推迟,但不超过两周。

      6、建立来访工作记录,注意收集各种信访信息,对带有倾向性、政策性和直接影响医院声誉的案例应及时上报领导,并提出处理意见。

      信访工作制度

      篇2(一)领导责任制

      1、实行所长直接处理或安排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所长要亲自落实和跟踪核查群众来信来访的调查处理情况。

      2、实行所长接待日制度。正常情况下,每周一和周五为所长信访接待日,集中接待处理辖区内有关信访案件,对涉及面和影响较大的案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信访问题,可实行上门接待。

      3、国土资源所所长是本单位信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其他岗位业务人员协助配合。

      4、对上级交办的重大、复杂、疑难信访事件,由所长负责调查处理。对涉及面较大的信访问题,要与信访人面谈沟通,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化解纠纷矛盾。

      (二)来信来访登记制度

      1、对来信要及时拆启、装订,保证信封、信文、附件完整。

      2、对来信、来访以及电话等形式反映的信访事项,要进行分类登记,予以编号;应登记清楚信访人姓名、住址、反映的事实和理由。

      3、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来信内容,区分不同情况,在15日内予以转送、交办。对重大、疑难信件摘报分局领导批阅后交办、转送;对不予受理、不再受理的信件当面或书面告知当事人;对不属于本部门受理的信件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向有关部门提出。

      4、对有详细通讯地址的、署名的来信,应将来信的办理情况在规定期限内答复来信人,并在记录表中及时记录处理情况。

      (三)来访接待制度

      1、热情接待,不得刁难、歧视、压制信访人。

      2、接到信访事项后,能够当场答复是否受理和如何处理的,应当场书面或口头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

      书面或口头告知信访人。但信访人姓名(名称)、住址不清的除外。

      3、来信来访应当如实记录信访人的投诉请求事项。

      4、正确解答上访人提出的问题,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国务院《信访条例》及有关政策,并告知办理的方法和程序。

      5、接访后应区分不同情况,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15日内予以转送、交办;对有关重要来访问题应摘要报分局领导批阅;对不予受理或不再受理的来访事项,应当面或书面告知上访人。

      6、细心观察来访群众的情绪,及时掌握信访的动态,妥善处置来访事项,如有重大上访苗头,应及时向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并向下级有关部门通报;对重大信访紧急事项和重要信访信息,应及时将接访和处置情况摘报领导批阅。

      (四)复查、复核制度

      1、严格审查信访人提出的复查、复核请求,如不符合有关规定,应告知信访人不予受理;如符合有关规定的,应呈报领导阅批。

      2、复查、复核要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准确、意见建议合理。

      3、对于事实情况、证据材料充分的信访事项,可以书面复查、复核;对于事实不清、证据材料不全或其他需要赴信访事项发生地调查的,应当赴当地进行复查、复核。

      4、复查、复核应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复查、复核结果应书面或口头告知信访人。

      (五)信访工作保密制度

      1、严禁将信访举报材料转给被举报单位或被举报人。

      2、对信访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有关情况及信访内容必须严格保密。

      3、信访材料不得私自摘抄、复印、扣压、销毁。

      4、信访工作人员不得向无关人员出示信访举报材料。因工作需要,确需查阅的,须经领导批准。

      5、对于故意或过失泄漏信访有关内容,造成不良后果的,应追究其责任。

      (六)纠纷排查制度

      对国土资源管理职权范围内的矛盾纠纷采取定期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认真排查。在辖区范围内开展纠纷排查每月不少于2次。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要按照“预防为主、抓早、抓小、抓苗头”的要求,提前介入,及时化解,防患于未然。

      (七)信访情况定期分析、报告制度

      1、信访工作应客观、准确、定期进行信访情况统计、分析。

      2、每季度、半年、年度按要求和规定提交有关信访事项统计报表及情况分析报告,供领导决策。

      3、信访情况分析报告内容:

      ⑴受理信访事项的数据统计,信访量同期对比分析情况。

      ⑵受理信访事项涉及的类别及突出问题。

      ⑶转送、督办情况及采纳改进建议的情况。

      ⑷提出的政策性建议及其他情况。

      (八)信访文书资料归档制度

      1、对信访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资料,按文书立卷规定,逐年整理归档。

      2、信访文书资料归档的内容:

      ⑴来访的登记表及信访人的申诉、举报、控告材料。

      ⑵领导批阅的重要信件,以及重要(紧急)信访摘报等呈报批阅材料。

      ⑶信访件处理的报结材料,本部门处理信访案件中形成的各种文字材料。

      ⑷信访工作计算机管理系统中生成的有效数据的存储介质。

      ⑸涉及信访案件的其他材料。

      3、根据信访案件不同来源,分来访案件档案和领导批示信件档案两大类。归档时要区分信访件所属,按来信和来访时间先后编号,年度结束后分别归档。

      4、信访案件档案应完整、准确,字迹工整,载体和书写材料要符合耐久性要求和有关档案整理、归档标准。

      (九)信访责任追究制度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办理信访事项中,未依法行政、未按程序办理信访事项的,要严格按照《信访条例》、《甘肃省信访工作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和《甘肃省国土资源信访工作责任追究暂行规定》,依照干部管理权限,对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理。

      白银市国土资源局四龙国土资源所

      信访工作制度

      篇3为了进一步规范信访工作程序,保证依法、及时、合理处理信访问题,保护信访人合法权益,根据《信访条例》、《国土资源信访规定》和《湖北省信访条例》等规定,结合我局信访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信访工作指导原则

      1、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

      2、畅通信访渠道,方便信访人;

      3、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4、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

      5、坚持依法行政,从源头上预防导致国土资源信访事项发生的矛盾和纠纷。

      二、信访工作主要职责

      1、严格执行《信访条例》、《国土资源信访规定》、《湖北省信访条例》等规定,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等事项依法进行处理。

      2、局信访室是信访事项的工作机构,按信访规定负责信访事项的接待、登记、受理、呈报、转送、交办、督办、催办、信息报送、档案整理归档工作,参与重大信访事项的调查处理。

      (1)受理、交办、转送国土资源信访事项;

      (2)承办本级人民政府、上级国土资源部门交办、督办和其他单位转送的"国土资源信访事项;

      (3)向信访人宣传国土资源法律和政策,为信访人提供政策咨询

      服务;

      (4)依法督促检查、指导各县(市)区国土资源信访事项的处理,对未按法律规定办理的信访事项及时报告并提出建议;

      (5)研究分析信访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向本部门提出完善政策、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6)做好国土资源信访有关文件的起草工作,做好信访资料的整理、归档、保存、保密工作。

      3、信访事项由局主要领导进行签批,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局机关各科室(直属事业单位)的职能职责,由事涉机构具体承办其职责范围内的信访事项,起草信访答复意见。

      三、信访事项接待制度

      1、信访工作人员应热情接访,不得刁难、歧视、压制信访人。应告知信访人权利、义务和信访的方法、程序,耐心听取信访人反映的情况。

      2、信访工作人员应准确地将来访人反映的情况填写在《人民来访摘录》上,并及时填写《人民来访登记目录》。

      3、信访工作人员要依法解答上访人提出的问题,对于上访人现场咨询涉及政策性、业务性较强的问题,信访室视情况通知相关业务机构配合协调处理。

      4、信访工作人员要及时拆启、装订群众来信,保证信封、信文附件完整,并加盖国土资源信访收件章。

      5、对信访人采用书信、来电、来访、电子邮件、传真等形式提出的信访事项,以及领导批示和上级部门下转的信访函件逐一编号登记。及时填写《人民来信登记目录》和《人民来信登记表》,完整记录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人数、信访时间、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信访事项等内容。复查、复核的信访事项的登记,应当记录原办理机关处理意见及文号。

      四、信访事项受理、办理制度

      1、信访事项登记后,信访室应当及时填写《宜昌市国土资源局信

      访处理签》交信访机构负责人处理,按领导阅示、受理、交办、转送、不予受理、不再受理等提出拟办意见,信访室在2日内报送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签批。其中涉及人事、纪检监察等事项的信访件,在2日内移交人事、纪检监察机构处理。

      2、信访室收到信访事项,能够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应当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在15日内书面告知当事人。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不祥的除外。对不属于本部门受理的信件事项,应告知信访人向有关单位提出。

      3、信访事项受理后,信访室根据领导的批示意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转交相关业务机构或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办理。

      4、领导批示的信访件,信访室应当在2日内送承办机构进行办理。交办、转送的信访件应以交办(转送)单的形式送往相关单位。对交办、转送需要反馈办理结果的信访件,办理单位应在办理期限内向信访室报告办理情况,反馈办理结果,并同时将答复(处理)意见书面告知信访人。如信访人对答复(处理)意见不服,应引导信访人走信访程序,即按“两级处理、三级终结”程序办理。

      5、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所属单位分管领导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6、办理信访件应充分听取信访人意见,信访答复(处理)意见应做到事实清楚、引用依据确切、答复(处理)意见明确。

      7、对案情复杂且涉及多个业务机构的信访事项,领导签批交办时应明确主办和协办机构,组成工作专班,协同办理。主办机构要主动协调,协办机构要全力配合。需要其他政府部门配合落实的事项,要主动报请当地政府信访部门协调解决。

      8、国土资源信访复查、复核事项由局主要领导签批,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办理。

      9、网络举报和投诉中涉及国土资源违法、违规事项,应告知当事

      人通过信访程序办理。

      五、领导干部“四访”制度

      1、建立领导干部“四访”制度,实行经常性地开门接访、主动约访、带案下访、上门回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1)开门接访。制定局领导信访接待值班表,每周安排一位党组成员协调处理信访问题。每半年安排一次局党组成员面对面接待来访群众,接待地点设在信访室。

      (2)主动约访。信访室对上级限时办结的信访事项,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信访事项,群体性上访及在社会造成较大影响的信访事项进行排查后提出领导约访建议,由局领导主动约请信访人进行接谈,并协调解决信访问题。

      (3)带案下访。由局领导带领相关机构负责人到事发地现场,深入到矛盾突出、解决难度大的地方,听取群众意见,剖析问题症结,研究解决办法,将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

      (4)上门回访。局领导对已经接待并有明确处理意见的信访问题,进行事后回访,看处理意见是否落实,上访群众是否满意。

      2、局领导接访群众时,信访室安排专人做好接访记录,详细记载领导接访情况,并通知相关机构负责人参加领导接访工作,协助接访领导解答和处理群众信访事项。

      3、信访室应建立包括问题发生地、责任单位、产生原因、接待处理意见、办理结果等内容的工作台帐,以便督办落实和回复来访群众。

      办理。没有明确意见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办理。没有明确意见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信访工作机构配合事涉机构依法及时办理。对领导接访的信访问题要做到案情不查清不放过,矛盾未化解不放过,群众未息访不放过。

      5、对纳入领导干部“四访”的信访事项,实行领导包案,并落实包掌握情况、包思想教育、包矛盾化解、包息诉息访的“四包”责任制。

      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分析报告制度

      1、信访室、各业务机构应定期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对发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不稳定因素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将排查情况报信访室登记。要落实属地管理和包案制度,将办结息访落实到人。

      2、信访室和各业务机构对群体性上访及在社会造成较大影响,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信访事项要随时报告,不得迟报、漏报、瞒报。凡发现有可能发生重大集体上访、异常上访等突发性事件的必须立即上报。若发生重大集体上访、越级集体上访或异常上访,事发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要尽快赶到现场,妥善处理,避免事态扩大和发生事件。

      3、信访室应客观、准确、全面进行信访事项统计、分析,每半年和年终前及时填报全市国土资源信访事项统计报表,通过对信访统计数据、情况分类、转办与督办情况、突出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提出建设性意见,供领导决策。

      七、信访工作纪律

      1、信访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文明接访,秉公办事,不得以权谋私;

      2、信访工作人员要认真处理人民来信,热情接待群众来访,依法解答信访人提出的问题,耐心做好疏导工作,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

      3、信访工作应严格执行信访工作的时间、程序规定,依法办事;

      4、对信访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有关情况及信访内容必须严格保密。

      5、信访材料不得私自摘抄、复印、扣押、销毁。保护信访人的隐私权利,严禁将信访举报材料转给被举报单位或被举报人。

      6、信访工作人员不得向无关人员出示信访举报材料,因工作需要,确需查阅的,须经本部门领导批准。对于故意或者过失泄露信访有关内容、造成不良后果的,应追究其违纪、违规责任。

      八、信访事项督办制度

      1、信访室对承办单位呈报的答复(处理)意见要认真进行审查,如发现事实不清,定性不准确,处理不当的,可以责成承办单位予以纠正或重新办理。

      2、信访室对未办结的信访事项,在其期限届满前3天向办理单位发出催办预告;对超过期限尚未办结的信访事项,向办理单位发出督办通知。经过2次催办仍未办结,或者经过2次退办仍不符合要求的信访事项,信访室可视情况提出通报批评等处理建议。

      3、对交办的信访事项要纳入目标管理,建档建册并跟踪督办。对建档跟踪的重点案件,实行领导包案,专班负责,一抓到底,限期结案。

      九、责任追究制度

      1、依据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信访工作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节轻重进行责任追究:

      (1)滥用职权,作风粗暴,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导致发生信访恶性案件或重大事件的;

      (2)领导不力,行政不作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符合政策法规,且有条件解决的信访事项,而未及时解决造成群众反复越级上访的或者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合理诉求敷衍塞责、导致矛盾激化,引发大规模集体上访的;

      (3)不认真贯彻执行信访工作法规、政策和工作部署,不按规定受理、办理信访事项,信访工作基础建设不适应,工作机制不健全,责任制不落实,信访问题突出,造成不良影响的;

      (4)对涉及可能引发大规模集体上访和事件苗头的重大、紧急信访问题,未按规定及时上报并超前做好矛盾化解工作,导致事态扩大,引发越级上访的;

      (5)在规定期限内没有给予信访答复,造成群众集体越级上访,影响较大的;

      (6)对交办、转送的信访事项,推诿、敷衍、拖延、不按要求处理和按期上报结果,造成信访问题久拖不决的;

      (7)对上级机关有关信访事项依法作出的处理决定拒不执行或者推诿、拖延执行,导致信访人重复越级上访的;

      (8)在处理群体性上访事件时,行动迟缓,借故推诿或无故不到现场,贻误处理时机,造成工作被动和不良影响的。

      2、责任追究的形式包括:责成说明情况,通报批评,责令书面检查,诫勉谈话,按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十、信访文书资料归档制度

      1、信访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资料,应按照文书资料的归档要求保管,逐年整理归档。承办机构应在办结后30日内将纸质文件(包括电子文档)送交信访室。信访室校验、签收后立卷归档,并于次年年初统一移交局档案室。办理机构需要留存备查的信访件,可以复印保留。

      2、信访文书资料归档的内容:

      (1)来信来访登记表及信访人的原始申诉、举报、控告材料。

      (2)局领导批阅的重要信件,以及重要(紧急)信访摘报等呈报批阅材料。

      (3)信访事项的答复(处理)意见及相关调查材料,本部门处理信访案件中形成的各种文字材料。

      (4)信访工作计算机管理系统中生成的有效数据的存储介质。

      (5)涉及信访案件的其他材料。

      3、信访件归档时要区分信访件所属地区,按来信和来访时间先后编号,年度结束后按县(市)区分别归档。信访件档案应完整、准确,字迹工整,载体和书写材料要符合档案整理、归档标准。

      4、借阅信访档案,须凭单位介绍信,经领导批准并办理登记。借阅信访档案应限期归还。

    篇五:所长接待日制度

      

      车管处便民利民措施

      1、坚持按时效办公,在规定的办理时限内办结相关业务。

      2、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建立了所长接待日制度和值日警官制度,解答群众咨询的问题,处理群众投诉和举报,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办事群众的业务咨询不推诿,及时解答或指引至办理部门或岗位。

      3、设立有无障碍通道和绿色窗口,并在该窗口设置了明显标志,安排专职人员为军人、老人、孕妇、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专门服务。

      4、严格落实业务退办制度当日办结制及延时服务,做到资料和手续在内部传递。对申请资料、证明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在退办单上详细注明退办的原因和应当补充的资料、证明,使群众在补齐后能一次性办理;对群众申请办理的业务在当日内能办结的,延长办公时间当日办结。

      5、全处各办公场所均实行一站式服务,并为税务、保险和邮政等相关部门提供办理业务的场所;设立有导办咨询台,为办事群众提供导办服务;设置有专门的公告栏,公布办理业务的法律依据、凭证、证明、程序和收费项目及标准,以及车辆管理所的民警和工作人员的照片、警(编)号和办公时间;设置有意见箱、举报箱,公布咨询、监督、举报电话;设置有交通安全宣传挂图、展板,播放交通安全宣传光盘或录像,在办理机动车、驾驶人业务等环节上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6、除南区外分所和车辆注册大厅外,全处其他办证窗口均设置了低柜台、一米线及触摸式计算机查询设备,实行开放式办公,所有办证区域均设置有足够数量的座椅且布置合理,供群众等候时使用,提供了由群众填写申请表格所需的桌椅、笔墨、剪刀、胶水和书表样表,设置有公用电话、饮水机等便民设施。

      7、实行业务下放,在西区分所、北区分所开展车辆挂牌业务的基础上,从5月10日起,在东区分所开展国产小型汽车注册登记业务,方便群众就近办理挂牌业务。

      8、坚持对辖区内的大型企业、专业运输单位提供车辆管理上门服务,对公益性单位、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一次性购买5辆以上机动车办理注册登记时实行预约上门检车服务(预约电话:85612816)。

      9、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车辆管理信息网站(页),开通了机动车/驾驶人语音电话查询系统。群众能够在网上查阅办理车辆牌证的有关规定,下载考试模拟题库及有关申请表格及填写式样内容。

      10、建立了机动车/驾驶人业务中介代理制度,制定了机动车/驾驶人业务中介代理规范,允许合法的中介机构在我处代办机动车牌证、驾驶证业务,并做到中介机构的代办人员持证上岗。

      11、在鱼化、五龙两个二手车交易市场设置了车辆转移登记预登记窗口,为机动车交易市场提供车辆登记信息和盗抢车信息查询。

      12、机动车号牌号码的选取全部实行计算机公开选取,选取方式为五选一,并实行人性化管理,做到号牌个位、十位不含“4”。

      13、每周一至周四9:00—17:00、周五9:00—12:00,全处四个驾驶人科目一考场(即总所考场、东区分所考场、西区分所考场、北区分所考场)均正常受理考试业务。

      14、与邮政部门联合,在原驾驶证速递业务的基础上,从即日起开展补办机动车号牌邮政速递业务(办事群众可自愿选择),将过去补办机动车号牌需15个工作日改为5个工作日,由邮政部门直接将补发的号牌送到车主手中,以减少群众补办号牌往返车管所的次数。

      二○○七年九月二十四日

    篇六:所长接待日制度

      

      ××供电公司

      营业场所领导接待日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供电优质服务和行风建设工作,畅通与用户的联系和沟通渠道,加强营业场所领导与用户面对面、一对一的零距离的联系,及时解决用户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服务意识,提高分公司的供电质量和服务质量,保证承诺的兑现,及时了解社会和电力客户对我分公司供电的需求、建议和要求,实事求是的解决客户用电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供电所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每月固定一天(建议选择为收费高峰例日)早:8:30至11:30由供电所所长接待来访客户,接待地点设在营业厅。

      二、领导接待日就客户提出有关用电咨询、电费、电价、电力法规、服务承诺等政策性问题进行咨询时,给以必要的答复,并做好记录。

      三、如遇疑难咨询及投诉案件,应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及有关人员提出处理意见,并监督处理意见的落实工作,做到每个问题,十日内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客户代表。

      四、对于重大、紧急、难以协调的问题,做好记录并进行上会讨论,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处理方案后及时进行解决。

      五、对于需要上级主管部门批复解决的问题,由分公司整理上报,并督促解决。

      六、对每个接待日所有客户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好的建议和意见要及时落实,对需要长时间解决的问题,要制定方案分步骤解决。

      七、建立领导接待日信息公示制度,对客户提出表扬的人或事树立典型,给予表扬,号召全体人员学习。对客户投诉或举报的问题,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并在全分公司通报。

      ×××供电公司

      二0××年一月一日

    篇七:所长接待日制度

      

      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乡镇财政所(办)工作规则(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财政局

      【公布日期】2009.09.08?

      【字

      号】渝财基[2009]2号

      【施行日期】2009.09.0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乡镇财政所(办)工作规则(试行)》的通知

      (渝财基〔2009〕2号)

      各区县(自治县)财政局:

      为进一步指导乡镇财政管理,促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形成行为规范、运作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工作机制,我们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重庆市乡镇财政所工作规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

      附件:重庆市乡镇财政所工作规则(试行)

      二OO九年九月八日

      附件:

      重庆市乡镇财政所工作规则(试行)

      第一章

      总则

      一、为进一步指导乡镇财政管理,促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形成行为规范、运作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工作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

      算法》和有关规定,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二、本规则适用于经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乡镇的财政所,各区县(自治县)街道财政办参照执行。

      三、财政所工作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履行财政职能,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努力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

      四、财政所工作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健全监督制度,加强廉政建设。

      第二章

      工作职责

      五、财政所全体工作人员要树立“依法理财,为民服务”的财政工作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职守,求真务实,勇于奉献,勤政廉洁。

      六、财政所基本职责:科学合理地编制乡镇年度财政收支预算、决算草案,定期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依法组织收入,保障乡镇党政机构和社会管理等基本运转的支出需要,严格规范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做好直补政策的落实工作,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加强“村财民理乡代管”工作,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推进信息化建设。

      七、财政所要定员定岗定责。按照基本职责,结合实际工作任务,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全体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相应岗位须持证上岗。

      八、财政所实行所长负责制。所长主持财政所的工作,副所长协助所长工作,全体工作人员按照分工负责处理日常工作,或承担所长委托负责的专项工作。重要工作事项由所长负责协调,工作人员相互配合。

      九、探索管理与服务的工作新机制,严格首接首问责任制,积极开辟“公开服务办事窗口”,对财政惠民政策咨询、直补资金发放和社会公共服务等事项,明确办事流程,实行规范化办理,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第三章

      决策程序

      十、财政所工作实行科学民主决策。要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程序、规则和机制。

      十一、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必须经财政所办公会议讨论决定。需提请乡镇党委、政府或区县(自治县)财政部门讨论决定的重大决策建议,必须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研究其必要性、可行性和合法性;涉及其他相关部门的重大公共事项,应充分征求其意见;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应采取各种形式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

      十二、及时跟踪和反馈各项决策的执行情况,并加强监督检查。

      第四章

      依法行政

      十三、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行政权力。各项工作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

      十四、乡镇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涉及财政措施、财政管理等规范性文件,原则上都要公布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

      十五、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提出本级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编制本级预算调整方案,由财政所办公会议讨论后,按《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关于推进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的意见的通知》(渝办发〔2005〕163号)等有关要求执行。

      十六、加强乡镇政府性债务管理,禁止举借新债或为债务行为提供担保。对历史形成的债务,要按照上级政府债务管理部门的要求,实事求是地开展登记、核实与化解工作。

      十七、健全资产购买、处置、登记和台账制度,做到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统一,防止资产流失。

      十八、健全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对村级财政补助资金的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村财民理乡代管”工作。

      十九、建立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库管理制度,统筹兼顾,加强项目论证、立项、申报、实施、验收等各环节的监督管理,严禁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

      二十、财政资金分配与使用、财政管理制度,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实施后要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完善。

      二十一、推行行政问责制度,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严格责任追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二十二、加强内部监督,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专项监督和新闻媒体、群众舆论等的社会监督,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查处和整改,并向乡镇党委、政府和区县(自治县)财政部门报告。

      第五章

      会议制度

      二十三、实行办公会议和专题会议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凡属重大事项,都要坚持集体讨论决定。会议可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要确定专人负责会议记录,加大会议议定事项落实的检查督促力度。

      二十四、办公会议由财政所所长或委托副所长召集和主持,全体工作人员参加,必要时可请乡镇党委、政府、区县(自治县)财政部门有关同志列席。主要包括:

      (一)传达学习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的决定及重要指示,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二)讨论各级党委、政府、财政部门有关征求意见稿;

      (三)讨论通过重要的规章制度,确定财政所年度的工作任务,研究工作措施;

      (四)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五)讨论预决算以及预算执行情况等财政工作中的重要事项,研究处理财政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布置阶段性重要工作;

      (六)讨论财政所岗位设置或变动、工作人员分工及考评

      (七)讨论财务计划和年度培训计划;

      (八)其他事项。

      二十五、专题会议由所长或副所长召集和主持,研究或安排专项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参加。

      二十六、乡镇党委、政府、上级财政部门召开的工作会议,财政所要根据工作需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

      第六章

      公文处理

      二十七、财政所公文应当符合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的规定。

      二十八、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印章管理,认真做好公文审核工作,进一步精简公文,提高公文质量。指定专人,负责财政所公文的收发、整理、立卷归档等管理工作。

      二十九、强化督办工作,负责对领导机关的批件、交办件,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议案,乡镇党委、政府(办事处)或区县(自治县)财政部门会议议定事项和交办事项等进行督办,并及时报告办理情况。

      第七章

      政务公开

      三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健全财政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财政工作透明度。

      三十一、除需要保密的、财政所执行的财政政策及制度等规范性文件,应及时公布。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群众广泛知晓的事项,要按有关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便于群众知情、参与和监督。

      三十二、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财政所所长要亲自处理群众来信;推行所长接待日制度。

      第八章

      廉政建设

      三十三、坚持从严治政,对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要严格按程序和时限认真负责办理,对不符合规定的事项,要充分说明理由,坚持原则,拒绝办理。

      三十四、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规范公务接待,不得用公款或变相用公款相互送礼和宴请。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财政。

      三十五、全体工作人员要廉洁从政,严格执行有关廉洁自律的规定,不得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本人或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三十六、对因推诿、拖延等官僚作风及滥用职权、失职渎职造成损失的事件;对越权办事、权钱交易、违反财经纪律、弄虚作假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要坚决严肃查处。

      第九章

      作风纪律

      三十七、要深入基层,了解实情,关心群众;要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并积极向上级机关建言献策。

      三十八、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乡镇党委、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的决策,重要事项必须及时报告,工作保持高度一致。

      三十九、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国家安全法》和国家关于计算机网络(包括国际互联网)安全方面的有关规定,健全有关工作制度,切实做好保卫、保密和安全工作。

      四十、建设学习型财政所。所长要做学习的表率,密切关注国际国内财经、社会、科技等方面发展变化的新趋势,不断充实新知识,丰富新经验。通过参加培训或举办讲座等方式,组织学习财经、科技、法律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知识。

      四十一、建立出差或休假请销假制度。所长出差或休假,应按程序向乡镇党委、政府报告。

      第十章

      附则

      四十二、本《规则》由市财政局负责解释。各区县(自治县)财政部门可依据本《规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乡镇(街道)财政所工作规则,并报市财政局备案。

      四十三、本《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八:所长接待日制度

      

      创建星级供电所提升专业化管理

      摘要:新农村建设以及城镇化脚步的不断加快,农村电力体制深入改革,国家电网不断出台加强基层供电所综合管理的意见和要求。创建星级供电所在基层供电所综合管理中是一项管理创新型举措,在符合供电所各项要求的基础上,实现了供电所的专业化管理。

      关键词:星级供电所;基础管理;创新管理;管理信息化

      创建星级供电所是一项实现供电所专业化管理的综合型举措,它涉及人资管理、安全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技术培训、综合管理等各个方面,注重实效,以创新活动为载体,提高人员素质、现场作业标准化、完善电网、精细生产运作、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等。

      1.创建星级供电所的重要意义

      实践证明,星级供电所为促进供电所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建设星级供电所,能够完善供电所安全管理体系,便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作业水平,为供电所职工的人身安全与供电设备的安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有效提升了供电所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对人力资源结构进行合理优化。建立星级供电所能够将执行力建设为核心,管理者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加强对基层职工的了解,重视供电所的人才建设,贯彻落实各项生产制度,从而全面提高供电所的工作效率和整体作业水平。

      (3)能够加强供电职工的专业素养。星级供电所要求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以确保星级供电所的职工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与先进的操作技术。与此同时,职工专业素养的提升,也有助于星级供电所的制度化发展。

      (4)为供电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制度。星级供电所不但需要配备完善的功能区,而且基础设施也应具备显著的标准化特征,这样才可以为供电所的正常运作与经营提供保障,便于向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

      (5)明显提升业绩指标。星级供电所以电费回收、农网设备运行维护、优质服务、采集客户用电信息以及故障报修等工作为核心,在提升电力管控能力的同时,相对提高同业对标工作水平,普遍提高现场作业工作效率,显著提升业绩指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创建星级供电所提升专业化管理创新工作的措施

      2.1推进星级供电所创新工作,关键是抓好人的工作

      首先要统一人员对星级供电所的思想认知,将星级供电所管理与提高供电所管理质量和水平有机结合,并纳入常规工作考核内容中。将这一管理创新深入民心。实际上,对于企业内部,精简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实现内在部门优化的同时,兼顾提高对外服务水平。分层管理,构建高效率、专业化的班组团队,细化工作范围,成立专门的负责各电压等级事务的班组团队、用户服务小组、后勤管理小组。逐级晋升,将供电所设置为1~5星级,确定个级别的“门槛条件”、评价标准、考评程序和周期,依据考核结果逐级晋升,实施动态考核管理,促进工作开展进程,提高工作实效。

      2.2强化安全管理,狠抓施工作业现场安全

      规范标准化作业程序,以“一票、一卡、现场安全技术交底”为核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日、周报制。严格按要求落实生产。在现场施工作业中,对现场习惯性违规事件发现就处理,确保落实安全制度到实处。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避免违章操作认为是“非常自然”的事的观念,上级要抱有实施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思想上紧迫起来,认识要到位。供电所安全员履行应尽的职责,提高心理抗压能力,工作上积极主动。在保证安全运行前提下全面实施整改和消缺,确保安全工作能控、可控、在控。

      2.3多管齐下、狠抓管理,力求各项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领导是关键,领导是带头人,着力提高领导班子的责任心与管理水平,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起监督作用,勤考核,多了解,真正发挥领导人的主导作用。此外,基层员工要多配合领导工作,积极完成领导分配的每一项任务,高效率,严标准。加大基层供电所工作标准化的力度,健全标准,在标准化或示范供电所标准框架下,制定星级供电所考核办法和评价表,推进供电所规范化、标准化。

      2.4夯实基础管理

      制度健全、流程规范,职责明确,按照深化组织供电所作业专业化要求,明确客户服务为中心,各部室重新梳理修订工作制度,职责、流程、专业化管理、优化人力资源,加强培训,严抓纪律。积极开展供电所“星级晋升”的创建目录、资料模板,坚持月度抽查、季度末考核相统一、加强指导积极落实“双提升”管理要求,建设标准化台区,创建起到标杆引领作用的供电所,提高供电所的整体管理水平。供电所农配网基础薄弱,营销工作受到高度重视,第一重点就是抓营业换卡,组织供电所互查、供电所分片包干进村入户核查,核查供电所信息与SG186系统、基础台账一致,完善营业基础资料。

      2.5抓服务,重客户,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人民是否满意是衡量各项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坚持听取经常性的群众意见,搜集社会各界的回馈,有的放矢地迅速整改,征集群众意见,发放回收意见表,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义务为等特殊群体如烈士军属、残疾人、孤寡老人开展特别服务,坚持便民思想,使这样的特殊群体用上舒心电。聘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镇村干部及社会各界人士担任作风监督员,发挥监督员作用,加大外部监督约束机制。在每个台公共场所公布投诉举报咨询电话,坚持所长接待日制度,把每日按时开启举报箱作为必修功课,做到来信、来访和投诉件件有处理结果,直至客户满意。将严格执行电价政策作为红线管理制度,任何人不得逾越;规范电价变更流程管理,明确管理责任人,强化微机操作“权限”管理,健全彼此制约监督机制。着重抓好营业厅窗口的规范化服务,各项业务的公开办理程序实行一口对外,使优质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3、创建星级供电所设的实施效果

      创建星级供电所工作的顺利开展,使供电所的安全得到了保障,效益大大提高,服务质量得到改善。在经营业绩、安全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突飞猛进的优异成绩。

      3.1全体员工对创建星级供电所工作的认识度有所提升,把创建星级供电所工作的执行和全面改善供电所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领导者实现了粗放式管理到规范式管理的过渡转变,适应了公司对供电所管理的一体化、正规化要求;自觉运用规章制度和创建星级供电所工作的标准来制约指导自己的工作。

      3.2供电所所有员工的服务意识大大提高,服务观念更加深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员工工作目标明确,工作积极热情,高效高质完成任务,精神风貌得到了改善,树立起了良好的对外形象。针对供电所反映新仪器、仪表的使用问题,公司邀请厂方技术人员对公司配备的仪器仪表手把手地培训,帮助供电所员工尽快地掌握新仪器的操作方法,更好地运用到生产施工上,发挥它的实用效率。

      3.3理顺了供电所内各种繁杂的管理隶属关系,严格按照上级制定的标准工作,各管理工作由专人负责、标准明确,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纠纷。并且,设备的管理也做到了规范统一。

      3.4实现了供电所管理创新这一创举。使上级领导到基层员工全面参与现代化管理创新工作的实践,推进了创建星级供电所工作的进程,促进了基层供电所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小军.浅谈县供电公司星级供电所的创建[J].农电管理,2019(01):65-66.

      [2]薛俊峰.一路风雨一路歌——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舞阳县供电公司“星级”供电所创建侧记[J].农电管理,2018(04):62.

      [3]王琳,莫华东.以星级晋阶促进供电所专业化延伸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12):81-83.

    篇九:所长接待日制度

      

      供电所规范化服务标准及办法

      为更好地落实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农村供电营业规范化服务标准》,促使供电所的各项服务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切实提高服务水平,特制定本方法。

      一、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由供电所所长统一负责,各岗位按“规范化服务标准”的岗位要求,做好自身工作。

      二、营业场所的卫生、定置治理、各项便民措施等有专人值班负责。每天进行检查。

      三、严格服务岗位的劳动纪律,由营业厅(室)负责人或所长每天进行检查。

      四、经常学习并熟练把握规范化文明用语,接待客户及与客户交谈时做到热情、礼貌。

      五、供电所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检查农村用电“三公布”、“四到户”、“五统一”的执行情形,及时发觉问题,解决矛盾,不断提高农村用电服务水平。

      六、在归口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用户报装业务,保证客户报装接电方便、快捷。

      七、保证所内24小时有人值班,及时受理用电故障。所内电力抢修工器具保持完好、专门存放,随时备用。

      八、供电所定期组织便民服务活动,并深入客户进行走访活动。

      九、在客户中聘请行风监督员,定期召开座谈会或者进行走访,听取客户的建议和意见。

      十、建立所长接待日制度,并向客户公布。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认真做好记录并按规定程序及时办理

    推荐访问:所长接待日制度 接待日 所长 制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