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田范文网 - www.zymmds.cn 2024年05月20日 16:06 星期一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四则混合运算6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3-12-16 18:21:02

    四则混合运算探究过程十分重视形象思维教学和推理思维教学。如我在教《连加、连减》时,在学生看图(左边3只小鸡,中间2只小鸡,右边1只小鸡)讲图意并列式计算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则混合运算6篇,供大家参考。

    四则混合运算6篇

    四则混合运算篇1

    探究过程十分重视形象思维教学和推理思维教学。如我在教《连加、连减》时,在学生看图(左边3只小鸡,中间2只小鸡,右边1只小鸡)讲图意并列式计算后,我让学生观察3+2+1这个式子里有几个运算符号,3、2、1各表示什么?整个式子表示什么?从而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我们用加法计算,而这种加法式子我们叫连加;接着让他们小组讨论3+2+1这个算式应该怎样算,最后让他们思考这个算式还可以怎样列式?在探究教学中,我用思考题启发学生说话,了解学生的思维情况,并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给予肯定、纠正或补讲,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形成探究能力。在教连减时,我让学生观察比较:前面的式子(3+2+1)我们把它叫做连加,那这个式子(8-3-1)叫做什么呢?此时,我紧扣“旧”知识,捕捉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训练点,给学生探究时间,让他们观察、比较、思考、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进而形成初步的探究氛围。

    教学设计综述: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第一册中的“6到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中的一节计算教学课。它是学好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关键。计算是一切数学活动的基础。因而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项最基础性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3点:一、懂得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二、理解并知道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三、会正确口算加减两步计算式题。由于计算教学本身具有的抽象性,学生学习起来显得十分枯燥,以往学生对这类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知识掌握不扎实。基于以上情况,教师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教学:1)情境激趣,引发思维2)网上探究,合作交流3)强化练习,拓展运用4)全班交流,总结评价。信息技术提供的网络资源以其它媒体和手段无法替代的情境再现、超时空交流等功能与优势,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提供了理想的学习环境和操作性平台,为学生呈现了仿真的学习情境,充分激发了学习兴趣,并为他们提供了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氛围,引导他们积极体验,在特定的环境中主动积极地建构自己的学习经验。在多媒体网络环境支撑下的数学基础性课程教学,可以有效地缩短学生认知的过程,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促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得以牢固地掌握,并达到灵活运用。

    教学策略分步阐述(教案模板):

    课    题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学科     年级

    教学目标

    一、懂得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二、理解并知道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会正确口算加减两步计算式题。

    重、难点

    信息环境及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分  步  策  略

    谈话引入:“小朋友,都乘过公共汽车吗?”

    计算机显示屏上出现了一辆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可以清晰地看到车上有8名乘客,随着刹车声响,汽车到站。这时老师问:“汽车到站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教师通过切换、演示功能,把学生操作后的结果进行展示交流:“原来有8个人,到站后,上来×人,下去×人,车上还剩×人”。接着老师请学生们用一个式子表示出刚才交流的结果

    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设置了内容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学会应用。

    选择学生三个板块的练习题上传至教师机进行展示教师帮助引导学生作总结评价。

    有人上车,有人下车

    用鼠标移动电脑图像中的人物上车与下车”。

    把车上的几个人“拉”下来,再把马路边上的若干人“拉”上了车。

    小组同学的合作讨论下,列出了各自的算式,

    学生自主地选择点击相应的板块

    由学生自己介绍进行全班交流

    多媒体技术把生活场景搬进课堂,通过形象、具体的移动变化、静态的图像与音频构成了仿真的学习情景,激发了兴趣,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引发思维。并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学生思维的过程形象地再现出来,使学生在新鲜的操作活动中提高了形象思维能力。

    发挥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的

    运用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经验的重组建构

    通过对经验的唤起,学生在操作和思维活动中理解了加减两步计算式题的原理等意义,通过意义的建构,感悟并理解了加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概念的掌握和巩固,关键在于应用。

    在生动、丰富的情境中进行强化新知识的练习巩固和应用。

    学生在信息技术呈现的图像、声音的激励下,不断体验成功。在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中掌握知识,获得技能。

    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则混合运算篇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第1~2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85-26+7318÷9×8200-17×724×5+12

    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混合运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计算下面各题

    185-(51+49)35×(107-79)819÷(108-99)

    说一说有小括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再次形成新的板书: 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既有乘除法

    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只有乘除法

    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在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教科书例1的情景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我们一共要做200个灯笼”,“每天做20个,照这样计算,做了7天,还剩多少个”。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后,问学生:怎样求还剩多少个,能用原来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指导学生这样想,要求还剩多少个,应该用200个减去做了的个数;要求做了的个数,应该用20×7;算式列成200-20×7。

    教师:200-20×7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应该先算20×7,再用200减去它们的乘积。

    教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决问题的顺序相同。

    同学们能计算出来吗?

    学生解答后,重点就运算顺序再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先算乘,再算减。

    教师: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错。

    下面我们看这个问题要发生什么变化?

    看教科书上的对话框。

    让学生观察后发现,“每天做20个”变成“4天做了80个”。

    教师:题目这样变化以后,又该怎样解答呢?

    指导学生分析出右图的解答过程,在此基础上列出混合运算算式。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200-80÷4×7。

    教师:从做灯笼这幅图的要求来看,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呢?

    学生:从这幅图来看,应该先算每天做多少个,就是80÷4;再算7天做多少个,也就是用80除以4的商去乘7;最后算还剩多少个,用200减去它们的乘积。

    教师:就是说图中要求我们先算除,再算乘,最后算减。

    教师边讲边板书:200-80③÷①4×7②

    教师:按照我们前面学习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要求,这道算式又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呢?

    指导学生对照黑板上复习时板书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思考,根据“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确定这道题要先算80÷4×7,再根据“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运算顺序,确定要先算80÷4,再算乘法。

    教师:这道题的运算顺序与刚才分析的图中的要求一致吗?

    学生:是一致的。

    教师:说明这个算式列对了。

    同学们能按照这个运算顺序算出这个算式的结果吗?(指示计算,两个学生在黑板上计算)

    教师指导:每算一步,要把结果写在原来这步计算相应的位置,比如80÷4这一步的结果是20,这个结果要写在原来80÷4的这个位置上。

    讨论:这道混合运算和原来学习的混合运算有哪些不同?

    学生:原来学习的混合运算只有两步,现在学习的混合运算有三步,比原来学习的混合运算多了一步。

    教师:多一步计算,顺序的分析和计算过程都要复杂一些了,但是有相同的地方吗?(着重发现确定计算顺序的方法是一样的)

    教师:对了,前面掌握确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方法,在三步计算中也同样适用。

    你能用你掌握的计算知识确定下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

    出示:125+75×4-90360÷40+17×8学生分析出运算顺序以后,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然后计算出结果。

    2教学例2

    出示:70×(750-715÷65)。

    教师:和前面的混合运算比,这道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小括号)

    原来我们学过有小括号的算式吗?想一想有小括号的算式应该怎样算?

    学生:原来我们学过有小括号的算式,计算顺序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教师:能应用前面掌握的知识分析出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吗?

    指导学生分析出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70×③(750-715②÷65)①

    教师:能说说为什么要先算除和减,再算加的理由吗?

    学生:因为除和减这两步运算是在括号里的,括号里的算式要先算。

    教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先算除再算减呢?

    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因为除和减都在括号里,按运算顺序,应该先乘除,后加减。

    教师:能把这道题做出来吗?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和第2题。

    三、课堂小结(略)

    四、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一第1~3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第6页例3、例4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景探索并理解含两个小括号或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感受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学习混合运算的价值。

    2.知道中括号的作用,掌握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两个小括号或中括号的混合运算题。

    3.在探索运算顺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成功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含两个小括号或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请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278-(17+195÷65)19+(324×15-129)14×(666÷74×2)

    教师: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说出:有小括号的就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小括号里面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可以再次拿出第一课时的板书)

    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出示例3情景图,把图中师傅和徒弟的对话框合起来改为“我们俩每时一共可以做30个”。

    教师:要求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任务?该怎么想呢?

    学生:用剩下的零件数除以师徒二人每时做的零件个数。

    教师:剩下的个数没有直接告诉,怎么求呢?

    学生:用总的个数减去师傅做了的个数,即用147-27来表示。

    教师:你能根据这种想法写出算式吗?

    学生:(147-27)÷30。

    教师:在这个算式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学生: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用147-27的差除以30。

    教师:根据这幅情景图的意思,我们又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学生:根据情景图的要求,我们应该先算剩下的个数,再用剩下的个数除以师徒二人每时能做的个数。

    教师:看来所列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解决问题的顺序是一致的,说明我们的算式是写对了。

    现在你能根据这个运算顺序算出结果吗?

    学生根据运算顺序算出结果后汇报,重点引导说出运算顺序。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老师把这个题改一改,看看和刚才的题有什么不同?(多媒体课件显示例3原图)

    学生:刚才题里是直接告诉我们师徒二人每时做多少个零件,现在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而是告诉徒弟每时做12个零件,师傅每时做18个零件。

    教师:现在我们要求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任务?应该怎么想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要先算师傅做27个后,还剩下的个数,还要算师徒两人每时共做的个数。

    教师:那我们怎么写算式呢?如果有学生能一下子就想到写有两个小括号的算式来计算,则应加以表扬;如果学生不能想到同时用两个小括号的算式来计算,就可以按以下设计的方式进行引导:例如学生有可能写出这样的算式:(147-27)÷12+18。

    教师:按我们学习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要求,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应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用小括号的差除以12,然后再用这个商加18。

    教师:这幅情景图中的意思要求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学生:这幅情景图中的意思要求我们先算师傅做27个后,还剩下多少个;还要算师徒两人每时共做的个数;然后再用剩下的个数除以师徒两人每时共做的个数。

    教师: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解决问题的顺序一样吗?说明了什么?

    学生: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解决问题的顺序不一样,说明我们的算式写错了。

    教师:错在哪里呢?引导学生分析出:我们应该想办法先算12+18。

    教师:要改变运算顺序我们可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讨论出:加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

    写出算式:(147-27)÷(12+18)

    教师:比较这个算式和以前我们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以前我们学过的算式里只有一个小括号,现在有两个小括号。

    教师:你认为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两个小括号都要先算,也就是说两个小括号要一起算。

    [随学生的回答板书:(147-27)①÷②(12+18)①]

    教师:你能按照这个运算顺序算出结果吗?

    学生算出结果后汇报,重点汇报运算顺序。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有两个小括号的算式,要一起先算出两个小括号的结果,再进行括号外面的计算。

    出示练习:

    说说下列算式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72-18)÷(6×3)(25-10)×(33+19)  (53+19)÷(12×2)(253-195)×(72÷6)

    2.教学例4

    教师:下面我们继续讨论工人师傅做零件的问题。

    出示下面这道题:

    大徒弟每时做15个零件,小徒弟每时做10个零件,师傅每时能做的个数是大徒弟与小徒弟每时加工零件个数的和的3倍,师傅要加工1800个零件需要多长时间?

    教师:师傅要加工1800个零件需要多长时间?

    我们可以怎么想呢?

    学生:用总零件个数除以师傅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

    教师:师傅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怎样求呢?

    学生:用大徒弟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加小徒弟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的和再来乘3。

    (随学生的回答完成如下分析)

    教师:你能根据这个想法写出算式吗?

    学生:能。

    学生写好算式后展示,由于没有学习中括号,估计大多数学生会写出下面的算式:1800÷(15+10)×3

    教师:根据我们前面掌握的运算顺序,你认为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先算小括号里面的15+10,再算1800除以小括号里的结果,最后再乘3。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1800÷②(15+10)①×3③

    教师:为什么要像这样算呢?

    学生:因为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其余的是乘除运算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教师:这和我们解决问题的顺序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

    教师:按照解决问题的要求,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学生:应该先算15+10,再算15加10的和的3倍,也就是再算乘,最后算除法。

    教师:我们现在列出的算式能满足题目的要求吗?

    学生:不能。

    教师:我们就要请一个新朋友来帮忙。

    板书:1800÷[(15+10)×3]。

    教师:(指板书上的中括号)它的名字叫“中括号”,它也能起到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计算有中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你能按照这个运算顺序说说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吗?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1800÷③[(15+10)①×3]②。

    教师:这个运算顺序与题目要求的解决问题的顺序相同吗?

    学生:相同。

    教师:这样我们列出的算式就正确了。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这个运算顺序算出结果。

    学生算出结果后汇报,重点汇报运算顺序。

    3.议一议

    通过上面两个题的学习,说说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学生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教师总结。

    教师:同学们能说一说下列算式的运算顺序吗?

    15×[42÷(3+11)]

    [510-(150+120)]÷16

    15×[107-(35-18)]

    30÷[480÷(24-8)]

    学生汇报后集体订正,再一次强调有中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三、课堂小结(略)

    四、课堂练习

    练习二第1,2题

    四则混合运算篇3

    说课稿

    马学锋

    一、说教材

    这节是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节,这部分三步式题是在学生学过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的三步式题以及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基础上教学的。例1着重说明乘除法连在一起的120÷5×3要先算,这与已学过的 18÷3×4乘除两步混合式题一样,仍然是从左到右进行。在第三册学过了带有一个小括号的两步式题。这里在一个算式里出现两个小括号,要仿照第四册学过的乘加(减)乘的运算顺序,脱括号要同时进行。

    二、说教法

    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相结合,重点要放在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掌握和计算上,在教学过程 中要注意运用启发式和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说重点、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三步式题。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回忆学习了哪些,说出他们的运算顺序。

    2、课件出示::8+2×7   9×3+2×3     50-30+24

    18÷3-4    (440-280)×30     120÷5×3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订正120÷5×3后,教师向学生说明: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看谁能以前学过的知识,学得又对又快。然后,出示课件在120÷5×3前面添上“74+”。并让学生自己想一想,这道题应该怎样算。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并提问:这道题里有手括号吗?这道题里有哪些运算?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

    可让学生适当讨论,教师说明并用课件出示运算的步骤,带领学生一步步进行计算。

    师把“÷5×3”改成“×5÷3”问学生该怎样计算。

    2、教学例2。

    课件出示560-280÷70-30,让学生说出计算顺序后,再课件演示为:(560-280)÷(70-30)让学生说说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师问:这道题应该怎样算呢?应先算什么?

    让学生自己解答,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订正。

    3、练习:

    课件出示:(440-280)×(300-260)把例题改为练习题来做。

    4、引导学生小结:在没有括号的式子里应先算什么?如果乘除连在一起应先算什么?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应先算什么?如果有两个括号应先算什么?

    (四)、巩固反馈,深化练习

    1、我会说!

    课件出示:说说下面各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算出来。

    65-6×4÷2 38+56÷7×3

    2、我会做!

    课件出示:

    (59+21)×(96÷8) (220-100)÷(15×2)

    3、我能行!

    课件出示:

    在下面的算式中,适当地加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1)12×6+8÷4=20

    (2)12×6+8÷4=42

    (3)12×6+8÷4=96

    4、我会改!

    课件出示:判断。(准备“√”“×”)

    (1)48+20÷4×5 (2)320-15×4+40

    =48+20÷20 =320-60+40

    =48+1    =320-100

    =49   =220

    ( ) ( )

    (五)、小结、作业

    练习二十一的1-5题。

    五、说板书设计

    通过简单的板书让学生能一目了然的看到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学生易于掌握和理解,又对学生知识的系统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则混合运算篇4

    三步式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页上的内容,练习二十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带有四则混合以及小括号的三步式题。

    2、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

    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合适的方法整理已学过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 小组汇报各组整理的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孕伏

    二、 探求知识

    1、学习例1(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式题)。

    (1)出示:100÷5×3,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

    (2)教师在“100÷5×3”的前面添上“74+”,然后让学生通过试算,小组研究这类三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3)小组汇报讨论的情况(一个小组汇报时,其他组可以补充或提出意见)。

    (4)教师进行总结概括: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除法,仍然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学习例2,让学生独立试做,并板书自己的算法。会出现下面这两种算法:

    (440-280)×(300-260)              (440-280)×(300-260)

    =160×(300-260)                      =160×40

    =160×40                               =6400

    =6400

    (2)学生观察,总结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

    3、练习

    出示教科书第91页“做一做”中的三步式题,让学生说一说其运算顺序,并独立计算。

    4、课堂小结:通过师生交流,突出的计算方法。

    三、 应用知识,加深认识

    1、基本练习:从练习二十的第1题和第2题中任选两道独立完成,并让学生

    说一说运算顺序。

    2、变式练习:练习二十的第4题,让学生判断对错,弄清三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板书设计 :

    三步式题

    例1:74+100÷5×3       例2:(440-280)×(300-260)

    =74+20×3               =160×40

    =74+60                  =6400

    =134

    四则混合运算篇5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初步掌握括号内含有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够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式题。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及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计算和做事要仔细认真。    ’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美,提高审美意识。二、学法引导    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教学难点:准确计算三步运算式题。四、教具学具准备    卡片、  课件五、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练习:(卡片)    30+30÷3    42×3    80÷16+2    12×5—60÷2    8×5×10    120÷4×5    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同桌各选一题,互相说一说:题中含有哪些运算,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说出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订正并强调: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含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    3,计算:    32+540÷18    100—(32+30)    同桌互说运算顺序,并口算出结果。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观察刚才的两道题,能不能把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式题呢?(教师边提问边用色笔在30和540÷18下面画上线。)    学生组题,老师板书:100—(32+540÷18)    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混合运算的例题1。    板书课题:    混合运算    例1    (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知识迁移类推,学会知识。)    2.对照例1与复习题,讨论:例1与以前我们学习过的混合运算题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结论:例1的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    教师引导:这道题中的小括号内含有除法和加法两级运算,应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学生自己直接试做例题,做完后同桌对照,并互相订正。    4.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过程,形成板书:    例1    100—(32+540÷18)          =100—(32+30)          =100—62          =38    5.讨论: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汇报,进一步明确:    (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学会学习方法。)    6.教师指出:像这样的题目,计算时可以把括号内的两步计算省略一步,直接写出括号内的计算结果即可。教师在“100—(32+30)”外围画上虚框,表示计算时可以省略。    7.反馈练习:第1页  “做一做”。    同桌同学每人选一题,先用铅笔在第一步运算的算式下画横线,再与同桌互相说一下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然后计算。集体订正。    (三)巩固发展    1.完成练习一第2题。(板演订正)    2.判断。    通过订正,强调:在计算时,除要注意运算顺序外,还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3.变式练习;    (通过变式练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强化三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并体会括号具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注意什么问题?六、布置作业练习一第1题,左右两组中任选一组,课堂内完成。七、板书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篇6

    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三步式题。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演示动画】

    出示:

    8+3×7 9×2+4×3 6×(50-46)

    36÷3-5 63÷9×6 (48+32)+5

    教师提问: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使学生明确:当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如果有小括号,先算括号内后算括号外。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1:计算74+100÷5×3

    (1)请学生读题,教师提问:看到题目后你想给同学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①这道题包含哪些运算?

    ②按照以前学习的运算顺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并汇报

    (3)学生动手独立完成例1,全班共同订正:

    教师提问:你能按照这道题的运算顺序读题吗?

    请学生两人一组用数学术语尝试读题。

    教师订正:74加10 0除以5所得的商再乘3的积,和是多少?

    (4)教师将上题变成74+100×3÷5和74—100×3 ÷5两题。

    教师提问:谁能按照运算顺序读出题来?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

    (5)先说出下面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指名板演并订正)

    65-6×4÷2 38+56÷7×3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演算这几道式题,你有什么发现?

    使学生明确: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混合式题里,应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乘除连在一起,或加减连在一起,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出示例2:计算(440-280)×(300—260)

    (1)学生自读题目:440减280的差乘300减260的差,积是多少?

    (2)引导学生思 考:这道题含有哪些运算,与前边的习题比较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计算?

    (3)学生试做。

    可能出现两种不同解法,板贴出来:

    让学生比较评议以上两种解法,哪种解法更简便?

    教师提问:看到这道题的简便解法你联想到什么?这种格式与复习的哪道题相似?

    (4)教师让学生先按照运算顺序用数学用语读题再独立完成。

    (59+21)×(96÷8) (220-100)÷(15×2)

    教师提问:通过计算这三道题,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三、巩固提高。

    1.计算下面各题(试着用术语读出下面各题)

    700-8×5×4 (275-35)÷(17+43)

    480÷(96÷16+6) (15×40—360)÷6

    注意强调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要明确:括号里有两级运算,同样先算乘除法,后做加减法,小括号要照抄下来。

    2.按照各图制定的运算顺序,在□里填上得数。

    填数后,根据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订正。

    四、课堂小结。

    要完成一道,它的计算步骤是:

    ①审题,看清运算符号、数字、有没有小括号,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②计算。

    ③检验,包括运算顺序,计算是否正确。

    五、布置作业 .

    14+16×4-50 74+(96÷6-8)

    72-45+121÷11 2520÷18×(806-799)

    板书设计

    推荐访问:运算 混合 四则混合运算100道题 四则混合运算100道题六年级下册 四则混合运算100道题四年级下册 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则混合运算题50道 四则混合运算法则 四则混合运算100道题带答案 四则混合运算20道题 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