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田范文网 - www.zymmds.cn 2024年05月20日 23:40 星期一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优化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建议3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3-06-04 20:15:02

    篇一:优化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建议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及改进策略

      《中国开发区

      》

      摘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健全更加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意义重大。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看,如何有效解决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成为新时代下国有企业发展势必突破的障碍,2022年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三年的收官之年,本文对国有企业存在的治理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进措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在国企改革“1+N”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的主体框架下,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许多改革任务在持续落实中。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主要体现在治理结构上的缺陷,无法针对社会需要及时扩展国有企业规模,同时,企业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实施成效、企业文化特质和属性以及重大管理事项的决策部署,也会制约国有企业的稳健发展。为此需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国有企业的治理问题进行有效研究,并寻找解决策略,从而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提升国有企业治理能力和水平。

      1、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

      1.1内部治理结构问题

      目前很多一些国有企业特别是特大型国有企业经过股份制改革后,股权结构中国有股一股独大,股权高度集中,使得国有股持股主体缺失问题突出。许多国有企业的董事会任免未经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监事会构成内部董事、监事占大多数,没有落实好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在长期单一化和产权封闭下,影响

      了国有企业投资的合理性,进而无法扩展产品市场和国有企业规模,影响国有企业的做优做大做强。

      1.2政企不分

      政企不分是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一大制约因素,产权归属模糊、权责关系不清、内部人控制等问题造成国有资本所有权对企业运作的控制虚化和弱化,导致一些国有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多头职能管理下,使企业难以按照自我发展意愿谋求个性化发展。同时,委托代理链条长,特别是一些SPV公司、合资公司,决策议案需要层层审批,行政审批环节多,一些重要事项久拖不决,导致生产经营效率低下。

      1.3决策机制不健全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复杂、治理主体多元、治理层级复杂,当前仍存在各治理主体治理能力不足、决策机制不完善、“三会一层”不规范等问题。大部分国企为国有独资,股权结构单一,致使股东大会的决策程序流于形式,董事会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建设有待加强,监事会监督作用发挥不充分,经理层在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方面与市场的融合程度不高,不能很好地对接市场需求,并且,决策机制不完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和议事规则不完善、界限不明晰,需进一步明晰各治理主体间的分工和权责,确保决策程序合规,决策透明、科学。

      1.4缺乏市场化激励机制

      人才队伍在国有企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逐步引入职业经理人管企业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如何更好地强化“管、用、育、留”,使人才支撑为企业不断向前发展服务,成为当前国有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缺乏激励机制,便无法有效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难以提高职业经理人的创造性、主动性,进而影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导致了创新能力弱、人才流失多、劳动生产率不高,因此,企业应建立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让市场来优选经营者和管理者,为技术创新、管理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改进的策略

      2.1股权结构适度分离

      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引入非国有企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国有资本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按照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同时,国有企业也通过依法合规程序,与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和资源整合,切实保护各类出资人的合法权益。国有企业需要在经营权和所有权上进行分离,政府以“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提升企业经营效率。

      2.2健全落实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重点是理清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实现规范的公司治理,有效发挥各治理主体的作用。始终坚持将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统一,将提升效益、创造价值、增强抗风险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各治理主体的一致目标、一致行动,科学制定并认真落实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切实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董事会需立足“定战略、作决策、控风险”,全面依法落实各项法定权利,梳理和制定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清单,并切合实际加强动态管理,充分发挥经理层经营管理作用。经理层要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立足主营业务,提高经营业绩和发展质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应健全各专业委员会,规范专业委员会议事制度,扩大外部董事、监事比例,逐步实现董事会监事会中外部董事监事占多数,专职外部董事监事定期报送履职报告并建立履职台账,进行年度述职,为董事会决策提出独立审慎、科学正确的决策建议。

      2.3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在国有企业发展中将职业经理人引入到公司治理结构中后,加强对职业经理人的管理便成为最需要考虑的问题,需要通过建立有力有效的激励机制。在激励手段中可以将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进行结合,从而提高职业经理人工作质量和效率,例如,职业经理人的履职待遇、职业发展、学习教育、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激励。另外,对于职业经理人的工作绩效而言,不仅只有激励还要有对应的约束机制、责任追究机制,从而保证职业经理人的工作可以符合国有企业的发展要求,避免各种职业道德问题的发生,同时在约束机制下也可以对职业经理人的工作进行监督,保证其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2.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直接影响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而影响国有企业的发展,是企业增强竞争力和创新力的重要基石,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选拔任用工作中,需要结合人力市场的渠道完成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的引进工作,经过合理的招聘优选,优化内部人才队伍结构,充实国有企业紧缺急需的专业人才。企业内部应持之以恒推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通过自主培养的方式,在企业内部选择符合信念坚定、专业突出、能力过硬、勇于创新的人员进行系统化、梯队式的培养。在薪酬考核中,需要用好市场化激励手段,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形成全过程管理的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制度体系,形成选人用人市场化、考核激励商务化的用工机制。此外,重点要加强对董监高人员,特别是董事、监事的培训,组织专门的董监事业务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加强对委派到合资公司的关键岗位人员培养,提升董监高队伍整体战略思维和履职水平,从而实现优化母子公司治理。

      3、结语

      综上所述,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国有企业各治理主体深刻认识“十四五”时期的形势任务,认清企业发展中的问题,针对内部治理结构问题、决策机制不健全、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通过股权结构适度分离、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切实加强公司治理,从而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武敏.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探讨[J].财会学习,2019(36):222+224.

      [2]胡海群.中小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5,21(05):34-36+70.

      [3]宋振平.我国民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探析[J].当代经济,2013(15):64-65.

      [4]苏怡彤.浅谈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及改进策略[J].现代商业,2010(05):131.

    篇二:优化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建议

      

      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开展的制度创新策略研究

      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开展的制度创新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今我国大局部企业都存在企业党建和公司治理两种不同的制度,如何有效的结合这两个制度并且使其更加促进企业的管理和开展,不仅是各企业建设的难题,更是我国市场经济开展的大难题。我国政府和各企业管理者都非常重视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和谐开展,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投资了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来促进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开展的制度创新策略研究。

      关键词:企业党建;公司治理;和谐开展;制度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建工作一直处在不断的改革完善中,与此同时,企业的经济开展机制也在不断的改革开展中,但是,由于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导致我国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开展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党建工作的建设完善和社会经济的有效开展,所以,加强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开展非常有必要性,其既是解决企业党建工作现实问题的需要,又是协调企业党建和公司治理制度冲的需要,同时也是研究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理论的需要,下面本文具体介绍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开展的几点必要性。

      一、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开展的必要性

      解决企业党建工作现实问题的需要。由于企业党建工作和公司治理制度存在很多冲突,而且党建工作中的许多弊端都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导致企业的实际管理运行中存在很多问题。如今大局部企业的党组织地位都被虚化,党组织干部在公司中空有其职,没有实权,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后,很多党组织干部对党建工作的必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只要企业法人合理的管理建设,企业就能够有效开展。其实不然,党建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今很多国有企业早已不重视企业的党建工作,更有甚者,有些私营企业的党组织职位早就被撤销,很多企业的党组织干部甚至都成为“地下党〞,暗地里对公司进行调查和管理,还有的公司虽然设有党组织职位,也只是管理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企业党组织作用被弱化,干部形象被矮化的表现,这些现象充分说明党组织干部的工作开展需要一定的保障制度,而这也正是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开展的制度创新所要完成的任务。

      协调企业党建和公司治理制度冲的需要。公司治理实在市场经济的开展体制制约下的企业管理,以盈利为目的,企业开展体制改革之后,优秀的公司治理制度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其有效开展。

      如今国内所有的公司治理制度在西方国家早已应用了一般多年了,这种公司治理制度就是始终保持公司经营者的全部经营权,同时又保持公司所有人对经营人的掌控权,但是西方的这一公司治理制度,没有融入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内容。

      但是,在我国企业不只是一种盈利机构,它同时也是党组织的一个载体,公司既要进行有效的盈利开展,同时也要主动为党组织的党建活动提供有利条件。这样一来,企业党建工作就合法的和公司治理制度联系在一起了,而有的企业党组织不是隶属于企业内部的,而是听命于企业外部另外党组织的一个组织。但是,两种制度体系共存于同一个企业管理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而要解决这些矛盾的存在,促进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和谐开展,对其进行制度创新非常有必要。

      研究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理论的需要。一个党组织如何能够有机的、和谐的应用在企业的管理建设中,党建工作如何有效的运作,这是需要眼前的工作体系和制度的。但我们现有的管理体系和制度根本无法难于党建工作有效开展的实际需要,所以,我们更应该就如何有效的开展党建工作,如何正确发挥党组织在公司管理中的作用,如何让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开展,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采取做出更多的理论研究,建立全面的、普遍性的管理制度。我国企业党建工作与公司治理制度的和谐开展仍处于初步开展阶段,我们的党建工作理论建设需要更多的实践工作,而且国外先进国家的公司治理中几乎都没有融合党建工作,我们无法借鉴,企业党建工作与公司治理制度的和谐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研究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理论提供了实践根底。

      二、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开展的制度创新策略

      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制度创新。首先,标准企业党组织财务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我们应该明确党组织干部参与决策的原那么,建立完善的企业党组织参与决策的制度,并且标准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形式,决策期间,党组织干部提出的每一条建议和意见,都必须保证正式,用书面、文本的形式认真记录。其次,我们要充分实现企业的党组织干部的专业性,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灵活、方便的特征,我们应该及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变化,提高党组织人员的专业素养,或者适当的让企业管理人来领导开展企业的党建工作,既有效防止了党组织人员的不懂行、乱指挥的现象,又可以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企业管理开展都走向正确的开展方向。

      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创新。首先,党组织在人员配置上要有话语权,党组织可推行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做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控股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等掌管公司的职位,这样党组织在具体情况下就可以利用这些职位有效行使话语权。其次,党组织要争取干部和人才配置的主动权,这样,一方面,党组织可以为企业的开展提供人才资源,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接触,掌握到企业管理建设中的人才空缺,从而制定有效的人才配置策略,并且提供适宜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良好的人才配置阶梯效劳体系。

      企业党组织的管理理念和方式要创新。首先,党组织干部应该增强自己的效劳意识,高度为企业管理效劳和负责,将企业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解决,积极主动的帮助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光宣传口号不干实事。其次党组织应该高度负责,对决策失误的后果承当责任,如果企业有些重大问题的决策没有经过党组织的参与就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反响。但是如果党组织参与了重大决策的研究讨论,并且被董事会、管理层实施,造成严重后果,党组织就必须站出来主动承当责任,并做出有效的补偿。再者,企业党组织的奖励以及工资制度要足够明确,党组织干部的公司应该与企业的开展效益联系起来,给予党组织成员适当的奖励和鼓励,充分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对企业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开展企业党建工作。

      结束语:总之,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开展对于企业有效开展和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定要认识到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开展的必要性,认真分析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开展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比方说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制度创新、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创新以及企业党组织的管理理念和方式要创新,从而加强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开展的制度创新,促进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和谐开展,加强企业的建设开展。

      参考文献:

      【1】

      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开展的创新;科技致富向导;2021.

      【2】论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开展的制度创新;社会科学;2007.

    篇三:优化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建议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融入公司治理体系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阶段。面对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推进的新局面,如何将党建工作融入公司治理体系成为国有企业在新时期下必须重视的问题。为此,本文紧扣党建工作与公司治理结构运行存在的问题,具体阐述其改革方向,使国有企业更加贴合市场化、国际化的要求。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公司治理体系;国有企业改革

      引言

      自1978年我国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现代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健全,改革红利持续释放。然而,在实际的生产与经营中,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和公司治理体系依旧存在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党建内容、方式虚化,组织地位边缘化,公司治理体系不完善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有企业需要明确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围绕党建工作和公司治理体系。通过完善领导体制,创新人才引入模式,明确职责边界等多项内容逐步完成国有企业的转型与升级[1]。

      1.将党建工作融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必要性

      为了彰显制度优势,保证国有资产为党所用,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治理体系成为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阶段的重要手段[2]。一方面,党的先进理念既能让国有企业在面临社会变革、行业发展之际依旧坚持正确的方向。又能充分体现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将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相融合。在疫情期间,国有企业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充分发挥行业带动作用组成疫情防控志愿队,投身抗击疫情一线。

      另一方面,充满活力的党支部也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组织上的保障以及不竭的精神源泉。凭借生产环节与党建工作的有机融合,企业能够激起员工的生产热情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将党组织嵌入企业的日常管理旨在从行业发展、国家大政方针的角度提供专业的建议。依托诸多先进理念,党员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先锋带头作用,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与政治素养。在此过程中,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充分融合。

      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逐渐成为各行业发展的领军者。因此,如何建立具有借鉴意义的企业制度成为公司治理体系的改革方向。在此过程中,党组织积极保障企业董事会决策权、监事会监督权和经营层执行权的有效行使。

      2.将党建工作融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困难和挑战

      从实际的企业经营效果来看,将党建工作融入国有企业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经常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首先是党建工作的“四化”问题。目前,部分国有企业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这样一来,企业员工极易产生懈怠、松散的情绪并使生产陷入无序化、杂乱化。除了意识上的淡化,国有企业还经常弱化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将党建工作边缘化,虚化组织建设和工作机制。在日常的领导和决策中,受“四化”问题的影响,党建工作者除了无法参与重大决策外,还不能融入企业核心,这就使党建工作脱离了日常的生产和管理。

      其次是公司结构问题。作为推进国家现代化和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承载着独特的使命。一般来说,国有企业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又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基于上述特点,治理主体需要思考“如何才能让公司成为兼具政治、经济、社会等三种属性的载体?”“如何才能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追求社会效益?”然而,在公司治理体系中,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完全照搬西方公司治理理论,这就使国有企业无法突破治理主体的局限性,无法实现权责对等、协调配合、制约平衡的治理体系。

      1.

      将党建工作融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的措施

      3.1强化党的领导,明确政治核心

      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陷入攻坚区和深水区。针对“四化”问题,治理主体需要明确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坚定党的领导。其具体表现为,引导党组织参与重大事件决策,将党建工作内容与要求加入企业管理章程,实现经营管理层、董事会、监事会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党组织拥有重大事件的决策参与权,生产方向的指导权以及推动实施的监督权。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党建工作在企业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党组织科学建立自己与其他治理主体间的关系,实现权责分明[3]。

      3.2完善领导体制,提高干部质量

      在组织架构上,国有企业要根据原有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继续优化选人、用人制度。随着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逐渐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新三会与党代会、职代会、工会等旧三会并立的情况。在此过程中,国有企业的领导队伍更加丰富,人才来源更加多样,任用方式也各不相同。针对这一特点,治理主体要牢牢把握“党管干部”这一原则,坚持党员的先锋带头模范作用,确保人才选拔的透明化、制度化、体系化。

      此外,管理科学研究成果表明,高管的领导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呈现出授命上任、探索改革、形成风格、全面强化、僵化阻碍五个阶段。因此,决策者的政治素养、专业水平以及管理能力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和质量。在目前的国有企业中,往往只有管理者出现思想问题时才会进行组织调整。基于这一现象,国有企业既要引入多元的人才选拔策略,形成一系列的选拔标准,又要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提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专业水平以及战略眼光。

      3.3优化决策机制,实现权责分明

      重大决策事项是指关系到国有企业发展方向的极为重要的事件。区别于私有制企业,国有企业既具有政治属性又具有经济属性。所以,如何解决党委会与董事会的权责不对等成为治理主体思考的主要问题。此外,部分企业对党组织的领

      导作用存在两个疑问。其一,有的企业将党委会有关重大决策的讨论简单化,即忽略其他治理主体的作用,过于依赖党组织,“眉毛胡子一把抓”。其二,少部分企业将党委会有关重大决策的讨论流程化,即认为,让党委会参与讨论就是走流程。

      为了加强党组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战略引领、风险防控。治理主体需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党建工作与治理体系有效融合。在此过程中,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依托权责分明的、合理的规章制度拟定议事规则,划定议事范围,确保各部门间的协调发展。此外,针对难以抉择或形势紧急的突发事件,各治理主体可以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集体决策。

      3.4完善监督机制,搭建透明平台

      在监督机制上,国有企业可以利用党内监督、监事会监督和职工监督的融合完善传统的监督机制,增设责任追究制度,优化纪律检查监督机制。在此过程中,监事会主席可以由专职纪委书记或者党委副书记兼任,将党组织和监事会相结合,另一方面,企业要重视并支持监事会的独立监督职责。具体体现为赋予相关人员更多的权利,大致包含对高管职务行为的监察,对公司财务审计的监察,对董事会决策的询问以及对公司异常情况的调查。

      4.结束语

      目前,国有企业正面临全面深化改革这一难题。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党组织应恪守政治原则,坚持以党的建设为重心。通过体制运行层面,机制运作层面,制度设计方面以及工作过程的优化,国有企业逐渐将党建工作与公司治理体系相结合。此外,为了让党建工作更加程序化、制度化、组织化和规范化,治理主体需要激发党员的内生动力,从而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环节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徐振轩.党建工作融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J].大陆桥视野.2022,(10)

      [2]汪显东.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融入公司治理体系研究[J].社会科学家.2021,(04)

    推荐访问: 优化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建议 党组织 公司治理 参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