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田范文网 - www.zymmds.cn 2024年05月21日 01:34 星期二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有血性官兵必备精神特质 四史教育的内容和精神特质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03-21 15:58:20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血性官兵必备精神特质 四史教育的内容和精神特质,供大家参考。

    有血性官兵必备精神特质 四史教育的内容和精神特质

     

     有血性是强军进程中官兵必备的精神特质 要做到英勇顽强、不怕牺牲 前几天,政委围绕“充分认清‘四有’的时代价值、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进行了授课辅导,让我们对“四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今天我就“有血性”这个专题与大家做进一步交流。一说到“有血性”这个词,大家脑海里自然而然会浮现出许多画面,王成大喊“向我开炮”、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毅然扑向敌机枪眼等等,这些都是有血性的典型代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血性成为我军以弱胜强、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和特有的优势。然而处于长期和平环境,从温室中成长起来,我们许多官兵血性不足的表现比较突出,有的看见血就害怕,有的连杀鸡宰羊都下不去手,还有的吃不了一点苦、受不住一点累、受点委屈就打退堂鼓等等。还有许多同志对血性的认识产生了偏差。从前段时间的思想调查看,一个是,搞不清什么是“有血性”。有的战士把为朋友两肋插刀、蛮横冲动当成有血性的表现;另一个是,看不清“有血性”的作用。有的认为在信息化战场,血性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再有血性也敌不过飞机导弹;再一个是,弄不清“有血性”的来源。有的官兵把有血性归结于性格原因,认为血性是与生俱来的,还有的认为血性是在困难危险面前自发产生的。针对一些官兵血性缺失的现象和模糊认识,今天我就以“有血性是强军进程中官兵必备的精神特质,要做到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为题和大家共同交流一下血性这个话题。主要讲三个方面问题。

     一、讲一讲军人“有血性”的内涵 血性,在《辞海》里的解释是“刚强正直的气质”;百度百科给出的答案是“刚强果敢、勇敢无畏、热诚的性格”。这些解释是血性笼统的表述。对于军人来讲,血性有其独特的内涵,历来被兵家所推崇。古代兵法讲“合军聚众、务在激气”,孙武提出“夺气”、“攻心”为上,左宗棠认为“打仗以胆气为贵”, 这个气就是军人的锐气、虎气、豪气、霸气、勇气、胆气,就是军人的血性。对于革命军人来讲,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鲜明的指出“有血性就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血性就是战斗精神,核心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这些论述生动而准确阐述了血性的内涵。具体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理解,也就是把握五个关键词。

     一是求战。能打仗、打胜仗的前提是尚战、敢战,军人的血性首先表现在闻战则喜的使命担当。我们旅被称为先锋部队,就是因为始终有闻战则喜的求战欲望和永不服输的争先劲头。体现在战场就是勇争战机、勇打主攻。红七连红旗插上镇南关就是典型的事例。1949年12月,某部奉命向镇南关发起进攻。战斗中,为了粉碎敌人借助高墙险关稳住阵脚的阴谋,某部战士不吃不喝,一路猛追猛打,连夜逼近镇南关,6小时内急行军75公里。一路上,被追垮了的敌军到处都是,逃窜的散兵跪在路边举枪投降,有的体力消耗殆尽跪都跪不稳,干脆倒在地上举枪投降。12月11日18时30分,经过浴血奋战,红7连首先杀进镇南关,将红旗插上了高高的镇南关城头。体现在平时就是勇敢争先,勇争第一。无论什么任务,拿铜牌不行、拿银牌不行,非拿金牌不可。原警侦连的“特战精兵”阿呷石布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他从一个不识汉字不会讲普能话的彝族青年,靠着勤奋和坚持在部队转了士官入了党。2013年参加全军“砺刃—2013”特战比武选拔,特战课目基础薄弱的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十米基础攀登第一次成绩比合格成绩多了1倍时间,为了迎头赶上,他坚持每天加训,手掌和脚踝被磨得血肉模糊。最终,凭借过人的毅力和执着,最终作为军区代表队的一员参加了全军比武,和队友一起过关斩将,获得3金1银1铜5枚奖牌,并荣立一等功。“行不行”之前,首先面对是“敢不敢”,血性首先就要求我们要具备任务面前当仁不让、两强相争舍我其谁、笑傲沙场有我无敌的决心和勇气。

     二是亮剑。“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电视局《亮剑》中李云龙的这句话,道出了逢敌亮剑这种豪气的内涵。60多年前

     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志愿军让美军心胆俱碎,靠的正是这种狭路相逢、敢于亮剑,有我无敌的豪气。我们旅在集团军编成内,打响痛击美军第一仗就是其中精彩的表现。这一仗,就是首战云山,对手是号称常胜师的骑兵第1师。骑1师组建于华盛顿开国之初,改为步兵师后仍沿用骑兵师的番号,全师汽车、坦克上都有马头标记。该师二战中第一个进驻东京,朝鲜战争第一个侵占平壤,被美军称为“第一军”。就是面对这样装备精良的强敌,前辈们毫不畏缩,发扬近战优势,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赢得了云山战役的重大胜利,歼敌2046人,毙俘美军1840人,遭全歼的美骑8团3营从此撤销了番号,进犯到鸭绿江边的敌人被赶到清川江以南。美国媒体惊呼:这是“自珍珠港以来美国军事上最惨重的失败”。同样面对敌人敢亮剑的还有我们的装步四连。在1947年3月的米沙子战斗中,四连(时为8连)面对敌2个师的围堵,没有畏惧,与敌周旋,3天3夜打4仗,雪地跋涉120公里,打死打伤敌150余人,最后胜利突围,被授予“铁的连队”光荣称号。剑的好坏是客观因素,但敢不敢亮剑却由主观决定。无论对手如何强大,在气势上我们定要压倒他,一支敢于亮剑的军队一定是勇往直前、能够夺取胜利的军队。迎难而上、敢于胜利这才是豪气,这也是军人血性本色的体现。

     三是坚韧。我军诞生那天起,就与艰难困苦相伴,之所以能历经挫折却不断成长壮大,正是有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毛主席对此有过生动的描述,他讲“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长征,这个人类战争史最伟大的壮举,就是军队坚韧的最好例证。长征途中,红军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3到4名官兵献出生命,可就在这样一条路上红军官兵吃着野菜、嚼着草根,一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5条是终年盖雪的,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包围。风雪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靠着这种坚忍的顽强意志,红军最终实现了战略大转移。我们旅更是这样一支部队。1947年冬季攻势,我们部队在沙后所与国民党五大主力的新6军恶战一场,部队在零下40度的雪地里激战一天,直杀得雪白血红,虽然歼敌800余人,但却付出了伤亡900余人的惨重代价,被迫撤出战斗,其中343团损失最大。辽沈战役时,343团在锦州老城又碰了个钉子,士气一度受到影响。然而到了天津城下,全团上下蹩足了一口股劲,喊出了“解放大天津,打好翻身仗,为红军团增光”的响亮口号。战士们说“战后与大家只在两个会上见面,不是庆功会就是追悼会”。为了通过护城河,他们制作了10米多长、2米宽的芦苇浮桥,要20多人才能抬动。战斗打响后,架桥组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前仆后继,将浮桥抬到了河边,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战后有人数过梯子一侧木头上的枪眼,密密麻麻竟有40多个洞。就这样,343团突破一举成功,率先打开天津城防,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为我们旅的光荣历史又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困难面前不低头、失败面前不灰心、牺牲面前不畏惧,始终充满必胜的信心、保持旺盛的斗志,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诠释了的血性精髓。

     四是超越。血性之所以被人推崇,让人敬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血性体现出的是一种超越精神,能忍别人所不能、敢于向自己挑战,挑战心理、生理的极限。原装步九连士官刘一龙,在参加全军狙击手集训期间,每次训练都要活吃蚯蚓,穿越满是粪便的臭水沟,晚上还要泡在没膝深的水坑里宿营,每次都全身浮肿、吐得胃抽筋,在比武潜伏狙击时被金环蛇咬伤,依然冒着生命危险圆满完成狙击任务,荣获“哥伦比亚优秀学员”奖章,他就是在这种险恶环境的历练中增长的本事,被总部评为优秀狙击手,被军区树为爱军精武标兵,荣立一等功。还有炮兵团士官李胜鹏,火炮实弹射击过程中双耳被震得流血,连队干部让他下来,他说自己是基准炮、不能下来,直到61发炮弹全部打完、他才下来,两个耳朵里流的都是血。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血性典型。对于我们每名官兵来讲,能够战胜自己,同样是血性的表现。比如,有的战士因为恐高症,在400米障碍云梯上不敢动,但通过训练能够克服这种心理,获得优异成绩,这就是有血性。世界上最难战胜的人是自己,最难实现的超越是自我超越。血性正是在一次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中迸发出来,这也是血性最鲜明的特征。

     五是必胜。血性追求的是胜利,指向的是打赢。除却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的壮志豪情是血性的最高表现。我们的先辈无数次在战场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必胜的诺言。1949年1月14日,总攻天津的号角开始吹响。某部担任主攻,红9连2班在班长杨印山的带领下,以勇猛迅捷的动作,冒着敌人的炮火仅用3分钟就冲过了护城河。接近城墙时,遭城墙上守敌密集火力封锁和突破口左侧50米处敌暗火力点的侧射。杨印山率领全班从左侧铁丝网缺口处冲出,突破敌城墙下暗堡火力封锁,压得抬不起头来,进攻受阻。杨印山一跃接近暗堡,连投两枚手榴弹,趁着爆炸效果第一个登上了城头,指挥第一组消灭城上守敌,随即冲下城墙,迅速包围反斜面,歼敌10余名。杨印山作战勇敢,指挥灵活,荣立5大功,2班被授予“猛虎班”光荣称号。军人必胜的信念体现的是军人誓死向前的胆气,争取胜利的豪气。“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是所有军人追求胜利共同的回答。

     二、讲一讲军人为什么要“有血性” 习主席强调指出,“威武之师还得威武!革命军人还是要有血性!”“无论什么时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不能丢”。血性永远是军人脊梁,胜利的刀锋。回顾人民军队87年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从南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到井冈山的“黄洋界上炮声隆”,从气势如虹的百团大战到“横扫千军如卷席”的三大战役,从十八军挺进西藏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一代代革命军人用血性谱写出一曲曲雄浑乐章,打造出一个个精神高地。当前,强军兴旅的责任历史地落到我们肩上,要挑起这副担子,就必须传承好革命军人的血性基因。因为有血性,我们才会在困难面前干劲不减,生死面前斗志不移。

     (一)有血性是岗位建功的需要。习主席指出,“要强化战斗队思想,强化‘当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意识,强化部队战斗精神”。我们现在很多官兵危不施训、险不练兵,面对岗位的枯燥,不是默默坚守,而是选择逃避;面对训练的艰苦,不是迎难而上,而是选择装熊,缺少军人的血性。军人本职是打仗,我们就应该在岗位上苦练杀敌本领,最基本的就是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扎根基层,刻苦训练。王富林,入伍5年,坚持每天体能训练多跑两圈,晚上睡觉前做“三个一百”,最终以10分钟做了352个俯卧撑的好成绩,一举打破集团军记录,荣立三等功;下士李硕,始终将岗位当战位,始终朝着目标练,一遍又一遍在障碍上翻越,终于以1分40秒打破集团军400米障碍记录,荣立三等功;下士刘维琛,在岗位练兵、质量排序中曾以10分钟376个仰卧起坐的成绩创破集团军记录,但他并不满足,不断加压加码,超越自我,在今年军体竞技大赛中,又以10分钟413个仰卧起坐的成绩打破自己保持的记录,荣立三等功;四级军事长陈传和当兵16载,七易岗位,岗岗出彩。他参加特战比武,在负重6公里越野考核中,鼻子血流不止,他拿出白毛巾捂住鼻子,以第三名的成绩冲过终点;当驾驶员安全行车从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当司务长农副业生产全团第一,他却两袖清风;即使是当兵最后一年,他也与新兵一样学专业、练技能。先后被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红旗车驾驶员”、“士官标兵”等诸多荣誉,荣获1次三等功。他们正是凭借这种坚忍不拔的底气和舍我其谁的霸气才取得了这样的成绩。

     (二)有血性是激发斗志的利器。军人的职业决定了我们即使一生都看不到战火,也要为硝烟燃起的那一刻枕戈待旦。这封《请战书》是演习前,刚出院不久的战士张理想写的,当时连里安排他留守,但他强烈要求参加演习任务。他写道:“军人因战争而存在,没有战争则没有军人,咱是红军传人,过去打仗死都不怕,现在有点伤又算什么。”演习中,作为连队的红旗手,在冲击发起趟盐池,鞋子被淤泥粘掉后,他硬是光着脚在满是荆棘的山地上冲击了500多米,双脚却被石头、枣刺划出了20多道口子,鲜血淋漓,但他仍然强忍着疼痛,第一个把红旗插上敌人阵地。这就是我们可敬的战士,这就是血性绽放的光芒。1950年11月1日,在朝鲜云山西北的龙头洞战斗中,由于敌工事坚固,部队进攻受挫,为了夺取战斗胜利,红1连3班战士李富不顾身体多处负伤,带上手榴弹直奔敌工事而去。前进中,他左肩又中弹,脚也被弹片划伤,但他忍着剧痛,以迅速的动作接近敌工事,将数枚手榴弹捆在一起,

     塞进工事中,炸掉前进中的障碍,为战斗的胜利开辟了通路。军授予他“独胆英雄”称号。血性激励的是斗志,成就的是打赢。军人的血性是产生力量的催化剂,是激发使命责任的兴奋剂。在长期的和平环境中,只有注燃沸腾的血性,才能像李富那样舍生忘死、英勇无畏,像张理想那样斗志昂扬,勇往无前,像许副主席强调的那样“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

     (三)有血性是立身为民的标识。在人民群众眼里,敢于胜利、勇于牺牲、乐于奉献是军人血性的外在表现,也是军人最显著的形象品质。可以说,血性是军人的脊梁、胜利的基因、力量的源泉,更是人民群众心中的“代言人”。1961年初,排长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发现2个女孩落入桥下深水中,他连棉裤、棉鞋都没顾得上脱掉,就跳进了深达2米多冰冷的河水中,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救出了一个女孩,而此时河水早已浸透棉裤,下身沉重的就像铅块一样,他拼尽最后一点力气将另一个女孩托举上岸,自己却永远沉入了河...

    推荐访问:四史教育的内容和精神特质 血性 官兵 特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