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田范文网 - www.zymmds.cn 2024年05月20日 11:44 星期一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03-19 09:40:03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有效地注入这一新型的技术力量,是值得广大教师探索的。与传统教学相比,信息化教学不仅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还可以在灵活性、交互性等作用下提升数学教学质量。那么,我们要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呢?这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应用对策;导入
      纵观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内容其明确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双向、共同完成的活动,教师需要借助有效的措施来对学生加以引导,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要想实现这一点,教师需要在传统教学理念转变的基础上,立足教学所需和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情况,恰当地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功能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那么,我们要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呢?
      一、 创新导入,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良好的导入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积极的课堂氛围,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此,我在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活动开展中,往往会利用信息技术精心地设计新颖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
      (一) 巧用课件动画,激发学生兴趣
      在数学导入活动开展中,倘若教师能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呈现生动有趣或者一目了然的图画,不仅可以取得比传统的以语言描述为主的导入更好的效果,还可以将新知内容鲜明而有效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为直接地接触到事物的本质,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易懂。以“10的认识”该内容教学为例,我在导入活动开展中,将一个个数字利用多媒体变换为了一个个直观形象的卡通人物形象。学生在观看多媒体的过程中会看到:标有0—9的卡通人物按照顺序走出来。此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在这10个数字中,哪一个最大?哪一个最小呢?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储备下自然会答出0最小,9最大。此时,我继续播放动画:9看到0的时候,非常傲慢无礼地对它说:你一个什么都没有的0,在这里根本就没有用,谁都比你大,快离开这里。0听到9的话后感到很伤心,1觉得很气愤,于是帮助0将9气走了。那么,1是如何帮助0将9气走的呢?该问题萦绕在学生的心头,自然会激发其对新知的探究兴趣。
      (二) 利用视听效果,激励学生探究
      教材是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同样也是教师组织导入活动的载体。对此,在数学导入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在生活中探寻数学原型,以此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出一个直观形象的生活情境,借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可能性”该内容教学为例,我导入活动开展中,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耳熟能详的《阿凡提的故事》该动画片中的有关片段:阿凡提在给地主打工之后,地主不愿意给阿凡提发放工资。于是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他将阿凡提工作所获得的金币抛向天空,当金币全都正面朝上的时候,阿凡提才可以获得工资,反之则不能获得工资。生动有趣的情境一经呈现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观看之后,我引导其以小组为形式讨论:阿凡提能不能获得工资。小组激烈的讨论可以点燃课堂氛围,同时学生在讨论中谈及了“可能”“不可能”“不一定”等,对新知内容产生了感性的认知,有利于新知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 多样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有着密切的联系。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还驱使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多样化活动开展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 运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大部分教师往往借助照本宣科的方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静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且自控能力不足的小学生而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对此,我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往往会立足信息技术的特点,借助其动态演示功能将静态的数学知识以动态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此使学生在动态演绎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解决问题”该内容教学为例,在进行加法计算的时候,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这样的动态课件:在一棵大树上有三只小鸟,一会又飞过来了一只。此时,我引导学生思考,现在大树上有几只小鸟?在该问题的驱使下,学生会想到用加法来进行计算。那么,什么是加法呢?我再次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大树上原有的小鸟和后来飞来的小鸟“合并”到一起,借此使学生对加法产生感性的认知,明白加法就是将两个部分的内容加起来求和。
      (二) 运用信息技术化难为易
      在每节数学课开展中,学生都会遇到诸多的重难点知识。这些知識不仅是学生的学习难点所在,也是教师的教学难点所在。倘若教师一味地借助语言描述的方式向学生讲述重难点知识,非但无法使学生在其已有的认知能力驱使下对其有深刻的理解,还会使学生在语言理解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困惑,得不偿失。对此,我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往往会发挥信息技术声像并茂、形象具体的优势,实现抽象知识直观化,难点问题简单化,进而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重难点知识。以“平行线”该内容教学为例,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向学生呈现了两条直线构成的不同位置关系,在电子白板移动功能的使用下,我慢慢地拖动远远分离的两条直线,学生会看到这两条直线经历了分离、相交、重合等过程。在这样的动态演示中学生会对平行线产生感性的认知。接着,为了使学生加深对“不相交”的理解,我再次利用电子白板将看似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无限延长。在动态演示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这两条直线相交了。如此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动态演示过程中清晰地验证自己的猜想,自主地建构起正确的知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基础上,使学生在直观、动态的演示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尚景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效运用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3):89-91.
      [2]石翠芸.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7):44-47.
      作者简介:
      赖梁军,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探究 小学数学 优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