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田范文网 - www.zymmds.cn 2024年03月29日 00:55 星期五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观后感 >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4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03-08 21:22:30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4篇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1

      《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让人感动。他一辈子爱《书》,一家人用生命保护《书》,年老后在山东一带讲《书》,传承《尚书》。倪大红老师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未结束。停留在开场的一句话上。“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

      《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品读典籍,体味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2

      农历牛年大年初一晚黄金档,《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一经亮相,就以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成为现象级爆款,也成功为文化节目树立起了新的标杆。

      3月7日晚8点档,《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在央视综合频道与观众再续“经典之约”,聚焦中国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致敬“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这是《天工开物》首篇《乃粒》中的一句话。节目中,相隔300余年的袁隆平与宋应星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属于科学家的共同梦想:求真务实、造福人民。

      典籍——

      “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节目由“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观众游历于时间的长河。他从1961年湖南安江农业学校的一片试验田里启程,遇见立志让“稻子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每个人都可以在稻穗下乘凉”的袁隆平,而后穿越到300多年前明朝万历年间的江西稻田,拜访同样为了“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朴素梦想跋涉不止的宋应星。

      这期节目,在戏剧呈现上横跨宋应星的青年、中年、老年时期,以他和哥哥宋应昇、友人涂绍煃的珍贵情谊贯穿始终,讲述宋应星如何在六次科考屡次不中的逆境下,靠着兄弟们的支持与鼓励,把多年走访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产方式和工农技术都记载下来,最后写出《天工开物》。

      此外,舞台对《乃粒》《舟车》《乃服》《佳兵》等卷所涉及的明代社会生活、生产景象都做了细腻的呈现。《天工开物》的序言中,写着一句非常有力量的话——“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六次科考落榜的失意里,宋应星没有被打倒,他在数次赶考奔波的所见所闻中,认识到工农业生产的巨大价值。于是他选择回归自然,走出了一条与当时的读书人不同追求的路。

      穿越——

      宋应星和袁隆平“握手”

      你能想象宋应星和袁隆平“握手”吗?跨越多个朝代、发起“古今互穿”模式的第一期节目《尚书》,已然让《典籍里的中国》成为观众眼中的“穿越高手”。

      在《天工开物》这一期里,老年宋应星在“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的带领下,感受300多年后的“天工开物”:他昔日从江西到京城(北京)得花上半年的赶考路,如今坐上中国制造的高铁仅需3个时辰左右,若是坐上中国人自己造的C919飞机,则只要一个多时辰就到了;当听说后世造的大火箭“长征”号可以把月球车载到月亮上,“奋斗者”号深潜器可潜入大海万米之深,尤其是在袁隆平院士的稻田里看到他心心念念的“乃粒”,他既惊讶又欣慰地连呼了不起:“太好了,天下人衣食富足,我无憾了!”

      尝试——

      典籍“知识坚果”

      全新亮相的《典籍里的中国》,将博大精深的厚重典籍作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着力从这些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入手,在钩深致远的求索之中,让年轻人和全世界了解“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以及“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天工开物》全书共18卷,123幅图,初版距今已有近400年。其中,不论是百姓汲水舂米的日常工具,还是制取海盐、炼铁纺织的精巧技术,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的科学态度,迸发着熠熠生辉的智慧光芒。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做客本期节目,在访谈现场为观众精炼讲解《天工开物》的意义和内涵。他们从神农氏、后稷、宋应星讲到袁隆平、屠呦呦等一代又一代矢志不渝的追梦人,从《天工开物》论及先秦时期的《考工记》、东汉科学家张衡的天文学著作《灵宪》、宋代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

      《典籍里的中国》让人们看到,科学精神、创新基因一直以来都刻在我们中华民族的骨子里,继往开来,传承不息。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3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创造了无数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也许中国有了基本的道德准则、和礼仪文化。

      中国从古代以来就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化风俗历史。中国古代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教育我们“不学礼,无以立。”的话语。

      毫无疑问,传统礼仪文化对于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般说来,社会上讲文明礼貌的人越多,这个社会便会越和谐。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建起一片属于自己的文明天空。我们应该以自己祖国的传统文化为荣,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扬和继承下去,而不是让传统文化逐渐地埋没和暗淡下去。

      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一路风尘仆仆走过来,有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文化,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甚至有很多现代的年轻人并不喜欢过中国的传统节日。其实,除了端午节以外,我们国家还有许许多多的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可相反,他们更喜欢过外国人的洋节日。例如白色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丰富多彩的外国人的节日,他们认为过这样的节日更有意思,更能够符合现在的潮流。但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却是意识十分淡薄。

      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遗忘与不屑,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老百姓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和产物。是不能够被人们轻易的轻视和糟蹋掉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应是体现中国人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们还可以使我们的文化内涵发扬光大。

      传统文化毕竟是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将只剩下一个空壳子。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发展,世上没有一个民族是会否定自身的传统文化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过时的,有害的。

      而传承和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每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地大声说:“我是中国人!”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外来文化,应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让它受外来文化所侵略。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4

      《尚书》被称“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诵其以知先贤治政之本,以知朝代兴废之由,以知个人修身之要。当戏幕拉开,伏生带着她向我们走来。

      汉文帝听闻山东的伏生可讲学《尚书》,派晁错前去受教。

      来

      年已九旬的伏生缓缓抬起头。

      他已老了,忆起往事仍泪水纵横,然典籍可传的喜悦与欣慰又使他止哀,说起大禹定九州和牧野誓师的周武王。他眼早已有些花了,可他分明看见甬道前处是有人挥臂高呼的。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这景象他梦里应是见过,这话他也不知传授讲学过多少次了。他记得大禹定九州,哪九州也清楚得很。他是山东人,是九州人,是华夏人。华夏,自古就为一体。他听到来自两千多年后的声音这样说,默默点了点头。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他险些被声势浩大的军队唬了一跳。周武王挟着天意,在电闪雷鸣中浩荡前进。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意不即天意吗?此乃颠扑不破的真理啊。

      他还见到了两千多年后的“藏书秘府”,那的小孩和自己幼时衣服不同,话却是一样。

      年已九旬的伏生缓缓抬起头,掺杂纠纷浑浊的眼中光明明灭灭。一生的颠沛、一生的苦难、一生的尊崇、一生的护佑在干涩的眼眶里凝化成了苦之又苦的泪,泪中包裹着楚人一炬留下的焦土,包裹着故宅的残垣,包裹着荒野的遗骸,包裹着先贤字句与华夏人的根与魂,浸润了历史的扉页,经由千朝万代的笔墨重了又重,晕染到了现在,延展到了未来。

      去

      事实上的伏生并没有见到2000多年后的今天,也不知道后来的《书》经历了什么,他以一生所护的《书》是否能一直执在后人手里心里。那时的他似乎没想那么多,又或许早已决定义无反顾。这个决心沉重,沉重到他的妻与子都被埋葬在重重荒野之下。当他几经辗转流离剖开宅中壁的时候,破碎的是墙壁,是他的家人故宅,袒露的是二十八篇典籍,是经历史淘洗、时代冶炼仍旧熠熠生辉绵绵不断的华夏文化。

      王鼎钧在《碎琉璃》中有言:“时代像筛子,筛得每一个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伏生在被历史洪流冲走时,把《书》还给了天下,他没有被冲走,他的名字与《尚书》与世长存。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伏生来去间,《尚书》也在当今时代破壁而出。

      当晁错离开,戏幕落下—

      他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以蹒跚的步伐走回历史。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5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这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联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齐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她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礼貌礼仪不仅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一样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城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重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谨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余吧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干为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能够使我们的礼仪化发扬光大。

      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发展,世上没有一个民族失否定自身传统礼仪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优秀的传统礼仪是过时的,有害的。而传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每个华夏儿女的职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地大声说:“我是中国人!”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6

      一声惊雷忽至,万千典籍破壁而出,被冠以“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得以舒展,在幽黯中熠熠生辉,隐遁千年的文化密码得以破译,在挣扎沉浮的文学史上汇拢交织。

      《典籍里的中国》首期节目的主角,选取了《尚书》这部文化元典。通过现代读书人撒贝宁与优秀演员倪大红饰演的浮生一角跨越时空的对话,带领观众一同走进尚书。看完这期节目,很难不为之动容,我不知多少文物没能躲过战争、盗窃的毁坏,在寂静无声的岁月里慢慢被人遗忘,多少古籍难以跳出盛极而衰的宿命,荒芜的沙漠里、清冷的殿宇里藏着多少流传千年光华璀璨的中华文明瑰宝,又是否有人听见他们的哭泣。所幸《尚书》遇到了浮生,与其说是浮生不顾一切保《书》,不如说他与尚书相互救赎。幼儿时代的浮生出口成诵:“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对《书》绵延出浓厚的兴趣,后来他在烽烟滚滚战角吹响中,用尽一切护《书》周全。他的儿子因保书,以命拼搏后被乱兵杀死,他的妻子不肯燃书取暖,最终倒在丈夫怀中病亡,永远地留在了那片荒野。“我妻、我儿我全家舍命护《书》,伏生先生发此慨论当之无愧。

      记得在伏生先生听闻汉文帝派晁错前来学习尚书时,只短短几秒钟,先生眼神中流露出来的真情,我却切身的感知到。他听到自己读了一辈子的尚书能够被当今皇帝重拾时,他的心中就盈满了泪水,往昔豪情流涌,踽踽独行于世”的苦恨在刹那间都被化解;当他邂逅当世后人尊崇这部典籍的字字句句时,“不绝如缕,薪火相传”便有了形状,他看得见摸得到历史的厚重。那忧愁一生的心头肉被如此尊奉着,老泪纵横,只扶着鸠杖跪地掩面叹息,颠簸不破的历史压满他的心枝。

      表演结束后,蒙曼女士提出她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什么是中国?我想,中国是五子之歌中咏诵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青石刻经青史永存的坚守与传承;是几经波折离厄重重后“荜路蓝缕,创造文明,开天辟地”的勇气;更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披山通泽决河定州的信念、是周武王“称尔戈,比尔干,立尔戈,予其誓”的为民立命的仁心和浮生先生究其一生让历史脉络,历历重现逆流而行一段文化苦旅的笃定。

      “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朝代兴废之由,个人修身之要。”可“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愿浮生与《书》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7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这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联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齐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她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礼貌礼仪不仅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一样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城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重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谨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余吧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干为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能够使我们的礼仪化发扬光大。

      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发展,世上没有一个民族失否定自身传统礼仪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优秀的传统礼仪是过时的,有害的。而传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每个华夏儿女的职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地大声说:“我是中国人!”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8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在牛年大年初一的晚上八点在中央电视台一台播出,这一弘扬中华文化的重磅节目,可以说是近年来少见的好节目,一开始就被节目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涵深深的吸引住了!节目采用戏剧、影视、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既有演员生动形象的表演,又有专家严谨专业、深入浅出的解读,真正做到了“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使得深奥难懂的中国第一部史书《尚书》的中华文化的精髓得以精准地阐释,使观众受到深深地感染,心潮澎湃。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尚书》是我国的第一部综合性史书,古称《书》,也是儒家经典的五经之一。历来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也可以说是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中华文化体系的源头。它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

      。该集以伏生向晁错传授《尚书》的历史故事为主线,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两千多年,与西汉的伏生交谈,形象传神地阐释了《尚书》的文化内涵。

      例如,《禹贡》篇记载了大禹治水,吸取父亲堵塞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治水的方法取得成功的故事,“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画面演绎惟妙惟肖,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大禹治水的场景,解释了华夏九州从何而来,反映出了中华民族无所畏惧,坚强不屈,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华夏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经六千年而不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而这种精神却是只有不到三百年的“美丽贱”“日已洛”帝国所不能理解的,在当今强大的中国面前,仍然用炮舰来中国家门口炫耀,企图来震慑吓唬中国人民,岂不让人笑掉大牙吗?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周武王牧野誓师,以五万精兵一条心面对殷纣王七十万七十万条心的离散大军,一举胜之,深刻地证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真理。今日中国能够经过改革开放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日益美好,国力强盛,让那些西方列强忌惮,让“美丽贱”帝国极力遏制,不就是“得民心”,“得到多助”的结果吗?所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电视画面以伏生自述的方式,叙说了徐生一家为保护《尚书》舍生忘死,失去亲人的艰难经历,他这种高尚的品格令人震撼垂泪,肃然起敬。后人曾这样评价他的功绩:“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意。”历代学者称其为“尚书再造”。

      一部好的电视片,就应当有这种正能量,让中华文化的精髓植入现代年轻人的心灵,这才是现代传媒的应有之意。在这一点上,中央电视台的这部电视巨作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和示范。希望后面的内容越来越精彩。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9

      面对泛滥不绝的洪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洪水,定九州,保民主;面对纣王惨无人道的暴政统治,武王拢民心,顺天意,英勇作战。这些家喻户晓的历史事迹,在《尚书》中有详细记载。如今,我们捧起《尚书》,了解其背后的故事,是文明力量的代代传递,更是中华精神的深入学习。读《尚书》,了解中华文明,了解任何一份文化的传承都来自于世代坚守,来之不易。

      典籍经典的流传,源于它本身不朽的价值,无法复制的成就,以及难以超越的贡献。读史书让我们明白我们自己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去向何方;读《尚书》,也让我们“知先贤治国之本,知朝代兴衰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的个体由一个个小的个体组成,而本国的民众则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影子。《尚书》中的思想,与我们当今治国理政之路有许多相似之处,不论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还是“敦睦九族,协和万邦”的民族团结,甚至是“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节俭节约,都能为我们当今国家建设所学习。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当我们于一轮皓月下品读典籍之雅韵,于一轮青影中品味典籍之内涵,其自身不朽的文化价值,便不言而喻。

      典籍经典的流传,依赖于从古至今代代人的珍视与守护。孔子删述六经,亲自亲自整理编纂《尚书》内容以便后世解读学习;伏生一生献于《尚书》,年逾九旬仍传《书》授学;孔子后人孔安国视《尚书》如命,用尽其力促使《尚书》的传播。几千年的岁月,几千载的春夏秋冬,多少次的灾难突降,多少次的战火满天,穿越几轮年岁,攻克多少困难,多少人为此坚守付出,《尚书》这部典籍不减此前风韵,还能款款立于我们眼前。不论是精选《书》中精髓的孔子,还是舍命护《尚书》的伏生全家;不论是宣扬《尚书》价值使其广泛流传的孔安国,还是当今仍在研究《尚书》的史学专家们,他们懂瑰宝,敬文化,珍文明,他们视传承全人类的经典为己任,用一己肩膀支起中华文化国库的一隅天空。

      典籍经典的流传,更在于当今人们的学习与肯定。《典籍里的中国》中,当伏生看到,《尚书》在如今明亮的图书馆中展览,听到如今的孩童用稚嫩清澈的声音熟练的诵读“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他一定是震惊、感动又无比欣慰的。如今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典籍于生活中展示自身的智慧与价值;如今高科技的产品,让典籍不在一书难求,《尚书》也可以走进寻常百姓家。青石刻石,青史永存;文明薪火,筚路蓝缕,代代传承。我们学习文化元典,典籍经典,内化于心,实践于行,继续对此的传承与学习,继续构筑辉煌的华夏文明。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尚书·牧誓》中这样描述武王伐纣前的立誓场面。新时代的我们,也应立下传承文化经典,传递文明薪火的誓言。毕竟,有典籍才有中国;毕竟,典籍经典辈辈读,文明薪火才能代代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10

      中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一个有着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纵观当今世界,昔日的四大文明古国已经有三个离我们远去,埃及人不会讲埃及语,印度人不懂得印度文明,巴比伦就连一个统一的国家都没有了,而中华文明,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也似乎岌岌可危.同学们,传统文化的继承需要我们献出一份力。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道家、墨家、法家与儒家的文化。中国古代文化是异常灿烂、无比光辉的。拿青铜器来说,拿陶瓷来说,拿丝绸来说,都居世界的前列。拿创造发明来说,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这“四大发明”更是其他民族所赶不上的。

      再来说说我们苏州,苏州园林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它综合了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给人一种古典的美。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苏州的传统小吃也十分有名,海棠糕、梅花糕、豆腐干等等,这些传统小吃使人垂涎三尺,也是其他民族无与伦比的。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千万不能让它在岁月的车轮中慢慢地消亡。因此,我们要关注传统,继承民族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新的活力。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如何来继承、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呢?

      也许,你会认为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已经过时了。但只要我们宣传、宏扬民族传统中优秀的部分,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然后,根据时代的要求,构建新时代的民族道德标准,便可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

      据说,今年有许多刺绣大师要绣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五福娃,他们巧妙地利用苏绣来宣传奥运,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的将刺绣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前一阶段,苏州评弹“走”进了许多中学的校园,这使我们拓展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也更加了解了苏州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世界的瑰宝,千万不能让它淹没在时代的潮流之中。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同学们,让我们用一颗赤诚的心去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为民族的传统注入新的芬芳。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11

      《典籍里的中国》首期节目中,“护书人”伏生用一生护《书》、讲《书》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这场“古代读书人”与“当代读书人”之间穿越时空的对话,开启了一场兼具艺术熏陶和精神洗礼的文化之旅。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表示,这档历史文化类节目,用典籍破译文化密码,在知识普及的同时也进行了思想阐释,并增强了文化自信。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是《典籍里的中国》一大破题点,《尚书》这期便将“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这一理念演活了,不仅展现出主流价值的一脉相承,也照应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代主题。

      对于节目诠释“典籍”的叙事手法,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谈道,《典籍里的中国》将远古拉到当代,把文字变成了形象,将典籍中的思想精粹和今天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节目还拓宽了叙事场域,既有《书》中的故事,也有护《书》人的故事,还有其他与《书》相关的人和事。“这是一个中国故事系列,在一部典籍、一个人、一个主线的严谨构架体系里,用故事化、戏剧化的方式来识读经典,引导今天的年轻人能够读懂经典,读懂今日之中国。”

      节目首期便选择将《尚书》作为展示对象,把其中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与独到的电视综艺形态结合起来,让这部文辞古奥、和当下有着相当距离的典籍活在了二十一世纪的电视屏幕上,让典籍获得了一种学术研究之外的独到观照。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表示,节目为电视文艺表现中华文明提供了独到的方式和路径。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说,“《典籍里的中国》核心是用形象阐释典籍。形象是有生命的,有了形象典籍就活起来了。其价值、内涵、深度,不仅是讲好中国故事,也是向世界讲好中华文明的故事。”

      这与节目创作初衷不谋而合,“中国人讲文化传承,我们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在传播文化。而电视节目,能够让更多老百姓看到中国文化的回潮。”《典籍里的中国》艺术总监、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的田沁鑫说。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12

      农历牛年大年初一晚黄金档,《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一经亮相,就以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成为现象级爆款,也成功为文化节目树立起了新的标杆。

      3月7日晚8点档,《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在央视综合频道与观众再续“经典之约”,聚焦中国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致敬“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这是《天工开物》首篇《乃粒》中的一句话。节目中,相隔300余年的袁隆平与宋应星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属于科学家的共同梦想:求真务实、造福人民。

      典籍——

      “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节目由“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观众游历于时间的长河。他从1961年湖南安江农业学校的一片试验田里启程,遇见立志让“稻子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每个人都可以在稻穗下乘凉”的袁隆平,而后穿越到300多年前明朝万历年间的江西稻田,拜访同样为了“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朴素梦想跋涉不止的宋应星。

      这期节目,在戏剧呈现上横跨宋应星的青年、中年、老年时期,以他和哥哥宋应昇、友人涂绍煃的珍贵情谊贯穿始终,讲述宋应星如何在六次科考屡次不中的逆境下,靠着兄弟们的支持与鼓励,把多年走访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产方式和工农技术都记载下来,最后写出《天工开物》。

      此外,舞台对《乃粒》《舟车》《乃服》《佳兵》等卷所涉及的明代社会生活、生产景象都做了细腻的呈现。《天工开物》的序言中,写着一句非常有力量的话——“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六次科考落榜的失意里,宋应星没有被打倒,他在数次赶考奔波的所见所闻中,认识到工农业生产的巨大价值。于是他选择回归自然,走出了一条与当时的读书人不同追求的路。

      穿越——

      宋应星和袁隆平“握手”

      你能想象宋应星和袁隆平“握手”吗?跨越多个朝代、发起“古今互穿”模式的第一期节目《尚书》,已然让《典籍里的中国》成为观众眼中的“穿越高手”。

      在《天工开物》这一期里,老年宋应星在“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的带领下,感受300多年后的“天工开物”:他昔日从江西到京城(北京)得花上半年的赶考路,如今坐上中国制造的高铁仅需3个时辰左右,若是坐上中国人自己造的C919飞机,则只要一个多时辰就到了;当听说后世造的大火箭“长征”号可以把月球车载到月亮上,“奋斗者”号深潜器可潜入大海万米之深,尤其是在袁隆平院士的稻田里看到他心心念念的“乃粒”,他既惊讶又欣慰地连呼了不起:“太好了,天下人衣食富足,我无憾了!”

      尝试——

      典籍“知识坚果”

      全新亮相的《典籍里的中国》,将博大精深的厚重典籍作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着力从这些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入手,在钩深致远的求索之中,让年轻人和全世界了解“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以及“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天工开物》全书共18卷,123幅图,初版距今已有近400年。其中,不论是百姓汲水舂米的日常工具,还是制取海盐、炼铁纺织的精巧技术,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的科学态度,迸发着熠熠生辉的智慧光芒。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做客本期节目,在访谈现场为观众精炼讲解《天工开物》的意义和内涵。他们从神农氏、后稷、宋应星讲到袁隆平、屠呦呦等一代又一代矢志不渝的追梦人,从《天工开物》论及先秦时期的《考工记》、东汉科学家张衡的天文学著作《灵宪》、宋代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

      《典籍里的中国》让人们看到,科学精神、创新基因一直以来都刻在我们中华民族的骨子里,继往开来,传承不息。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13

      【国学丰厚知识、滋养心灵】

      ——我看“典籍里的中国”

      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央视继由戏剧总导演田沁鑫导演的《故事里的中国》几期展播之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和观众喜爱。昨晚也就是中国传统的大年初一之夜,央视一套又推出了由戏剧总导演田沁鑫担任艺术总监的《典籍里的中国》,让人耳目一新,成为一档“用国学丰厚知识、滋养心灵”的好节目,走进千家万户,以提高对于博大精深的国学的普及。

      第一课讲的是《尚书》,说句不怕丢人的话,我对《尚书》尽管也学过、听过,但是随着流失的岁月,水漫大堤过后,把知识还给了学校和老师。我有一位要好的文友,网名和微信公众号叫“尚书”,一直叫着很顺口,还有在我国不断更替的朝代中,有的朝代的官职就叫“尚书”记得比较清楚。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浩瀚中华留下典籍万千,或许在图书馆偶遇过它们,或许在课堂上与它们的碎片有过交集,但可曾了解过它们的身世流转,看到它们的熠熠光华?真的很难梳理精细?

      《典籍里的中国》是由中国话剧院的资深演员倪大红饰演了90多岁的爱书、护书、讲书伏生,并且讲述自己为了护书,孩子被敌兵杀戮,妻子被冻死的悲惨经历。自己将尚书藏在墙壁,得以保存。

      后来汉帝为了弘扬中国文化和典籍邀请家住在青州的伏生去西安讲学,但是路途遥遥,伏生年迈,皇帝只好派晁错前去听伏生讲学,最后整理出《尚书》28卷,留给了后人。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热衷于翻译《尚书》的英国汉学家彭马田就曾说过:“除非你读《尚书》,否则我不认为你能理解今天的中国”。

      伏生还讲述了大禹治理九州水灾的泛滥,“九州”最早出现于“尚书”的《禹贡》,相传大禹治水时将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翼州和兖州。从此以后,九州便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沿用了至今,成为大一统中华民族。“华夏为何是一体?自古就是一体。

      《尚书》"德治"主张深刻影响了后世。汉代儒家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主张德、力并重。既要重视道德,也要重视国家的实力。如王充总结说:治国之道,一曰养德,二曰养力,要"文武张设,德力具足","外以德自立,内以力自备,慕德者不战而服,犯德者畏兵而却"。(《论衡·非韩》)历史上儒家和法家任德与任力之争提供给我们这样一条历史启示: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应继承和弘扬"协和万邦"的优良传统,在国际关系上树立道德大国的形象,同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捍卫国家的主权,也要注意发展相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中国的典籍博大精神,熟读、熟知中国先人的典籍,让我们知道从哪里来,到那里去,不忘初心,走好未来的路,把我国建设的更加强大与美丽和谐!

      中国的典籍,有不少知识和学问,学习会后,让我们开阔视野,了解更多的知识,如九州:

      豫州:今河南省大部,山东西部和安徽北部等。

      青州:山东半岛,黄河以南,泰山及其向东到大海。

      徐州:泰山以南,淮河以北的江淮平原。

      扬州:淮河以南,长江下游及其岭南。

      荆州:湖北省及其长江中游。

      梁州:秦岭以南和四川盆地。

      雍州:甘肃和陕西省一带。

      翼州: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和辽河平原。

      兖州:黄河与济水之间。

      ‘中国’这个词,在文献中最早出现在《尚书》里。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孔夫子、伏生也是中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和万邦”也是中国……

      《尚书》是中国的典籍,无人讲解很难读懂。《典籍里的中国》摄制组让古人和现代隔空对话是一大亮点,也是别具匠心。“古代护书人”伏生是讲述书中故事、解读书中思想要义的串联人物。镜头一转,主持人撒贝宁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伏生对谈,陪伴他“穿越”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今人如何读《尚书》、学《尚书》、传《尚书》。撒贝宁和伏生一问一答,回答了不少观众的难题,豁然开朗,喜欢这样鲜活的教育方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好了中国典籍,不但丰厚知识、还可以滋养心灵,成为更加完美的人!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14

      面对泛滥不绝的洪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洪水,定九州,保民主;面对纣王惨无人道的暴政统治,武王拢民心,顺天意,英勇作战。这些家喻户晓的历史事迹,在《尚书》中有详细记载。如今,我们捧起《尚书》,了解其背后的故事,是文明力量的代代传递,更是中华精神的深入学习。读《尚书》,了解中华文明,了解任何一份文化的传承都来自于世代坚守,来之不易。

      典籍经典的流传,源于它本身不朽的价值,无法复制的成就,以及难以超越的贡献。读史书让我们明白我们自己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去向何方;读《尚书》,也让我们“知先贤治国之本,知朝代兴衰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的个体由一个个小的个体组成,而本国的民众则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影子。《尚书》中的思想,与我们当今治国理政之路有许多相似之处,不论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还是“敦睦九族,协和万邦”的民族团结,甚至是“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节俭节约,都能为我们当今国家建设所学习。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当我们于一轮皓月下品读典籍之雅韵,于一轮青影中品味典籍之内涵,其自身不朽的文化价值,便不言而喻。

      典籍经典的流传,依赖于从古至今代代人的珍视与守护。孔子删述六经,亲自亲自整理编纂《尚书》内容以便后世解读学习;伏生一生献于《尚书》,年逾九旬仍传《书》授学;孔子后人孔安国视《尚书》如命,用尽其力促使《尚书》的传播。几千年的岁月,几千载的春夏秋冬,多少次的灾难突降,多少次的战火满天,穿越几轮年岁,攻克多少困难,多少人为此坚守付出,《尚书》这部典籍不减此前风韵,还能款款立于我们眼前。不论是精选《书》中精髓的孔子,还是舍命护《尚书》的伏生全家;不论是宣扬《尚书》价值使其广泛流传的孔安国,还是当今仍在研究《尚书》的史学专家们,他们懂瑰宝,敬文化,珍文明,他们视传承全人类的经典为己任,用一己肩膀支起中华文化国库的一隅天空。

      典籍经典的流传,更在于当今人们的学习与肯定。《典籍里的中国》中,当伏生看到,《尚书》在如今明亮的图书馆中展览,听到如今的孩童用稚嫩清澈的声音熟练的诵读“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他一定是震惊、感动又无比欣慰的。如今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典籍于生活中展示自身的智慧与价值;如今高科技的产品,让典籍不在一书难求,《尚书》也可以走进寻常百姓家。青石刻石,青史永存;文明薪火,筚路蓝缕,代代传承。我们学习文化元典,典籍经典,内化于心,实践于行,继续对此的传承与学习,继续构筑辉煌的华夏文明。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尚书·牧誓》中这样描述武王伐纣前的立誓场面。新时代的我们,也应立下传承文化经典,传递文明薪火的誓言。毕竟,有典籍才有中国;毕竟,典籍经典辈辈读,文明薪火才能代代传。

    推荐访问:观后感 典籍 中国 中国文化典籍导读笔记 中国古代经典读后感 读了关于中国历史书的观后感 看得见的中国史读后感 一本书读懂中国史读后感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 读中国史的读后感 中国古代文化史读后感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读后感 读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

    Top